第98擊 在畫布上熱烈燃燒的梵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梵谷顯然知道自己有病,且病得不輕。但重要的是他對瘋狂與創作的看法,在一封信裡,他說:「我並不是嚴格定義裡的瘋狂,因為我的心靈在發作的空檔間是絕對正常的,甚至比以前更正常。」

  梵谷在生命後期,跟尼采有點類似:他最多產、最具原創性的作品,也是出現在他因瘋狂而割下耳朵送給妓女,然後在他所畫的麥田裡舉槍自盡之前。在他到艾爾郡的短短十五個月內,他一共畫了兩百多幅油畫、一百多幅素描及水彩,而且還寫了近兩百封長信,似乎有一股巨大的生命力像火山般從他內心深處爆發而出。

raw-image

  那梵谷到底得了什麼「病」呢?醫學家眾說紛紜,有的說他得了躁鬱症,有的說他罹患精神分裂,有的說他其實是癲癇病人,有的說他是顳葉癲癇伴隨「蓋西溫德症候群」……。而且這些病都和他的創作有關,譬如他在艾爾郡驚人的爆發力可能是狂躁的表現,十九世紀末的醫師常以洋地黃來治療躁鬱症和癲癇,梵谷後期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波動光暈及強烈的黃色調,可能是大量服用洋地黃後所出現的視覺障礙。而蓋西溫德症候群的三個病徵:過度書寫症(一再書寫或繪畫的強迫性衝動)、對宗教的執念、性行為的改變,則與梵谷生命後期的整體表現有相當的吻合性。

raw-image

  但這些多屬臆測之詞。也許我們應該聽聽梵谷自己怎麼說。感謝他在艾爾郡所寫的近兩百封長信,使我們對他個人得以有更深入的瞭解。在不只一封信裡,他說:「我已疲憊得生病了,我無法一個人走路,無法獨處,我不知道我會做出什麼」、「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我的腦袋瘋了,我無法生活,我必須住進腦部醫院」、「我像身處火山上,或像被什麼東西追逐般,覺得不安焦慮」。

  梵谷顯然知道自己有病,且病得不輕。但重要的是他對瘋狂與創作的看法,在一封信裡,他說:「我並不是嚴格定義裡的瘋狂,因為我的心靈在發作的空檔間是絕對正常的,甚至比以前更正常。但當瘋狂來襲時,那真是可怕,我會對一切失去意識。但這些病痛會刺激我更努力工作、更嚴肅生活,就像一個礦工,因置身於危險中而使他更迫切地想完成工作。」

  大部分的精神異常,的確如梵谷的自我觀察,並非「全天候都在發作」,而是還有不少正常的時刻。而梵谷最後的「瘋狂創作」,可能也不是專家所說的「受躁鬱症的擺佈」,而是他自覺時間寶貴,必須珍惜他有限的清醒,焚膏油以繼晷,為他所熱愛的藝術做最熱烈的燃燒、最後的獻身。

  塞內加說:「沒有一個偉大的天才不是瘋狂的混合物」,不是全瘋,而是混有些許瘋狂,對藝術創作似乎有著奇異的幫助。


歡迎光臨王溢嘉在方格子的三個專題:

《創意100擊》

https://vocus.cc/creativity100/home

《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

https://vocus.cc/mindnotebook/home

《變態心理檔案》

https://vocus.cc/Abnormal-Psychology/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7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30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2021/01/30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2021/01/29
里爾克在寫給佛洛依德的一封信裡說:「我常瀕臨想要與您一談而將自己從深淵中解救出來的關鍵時刻,但只要一個人仍保有一點兒的孤芳,最後總是自我掙扎的決定佔上風。」他寧願自己掙扎、戰鬥,也不願乞求治療,這正是一個有原創力藝術家的「孤芳」——他邀約瘋狂,與之戰鬥;破壞瘋狂,或者被瘋狂所破壞。
Thumbnail
2021/01/29
里爾克在寫給佛洛依德的一封信裡說:「我常瀕臨想要與您一談而將自己從深淵中解救出來的關鍵時刻,但只要一個人仍保有一點兒的孤芳,最後總是自我掙扎的決定佔上風。」他寧願自己掙扎、戰鬥,也不願乞求治療,這正是一個有原創力藝術家的「孤芳」——他邀約瘋狂,與之戰鬥;破壞瘋狂,或者被瘋狂所破壞。
Thumbnail
2021/01/27
盧騷完成了他有名的《懺悔錄》,精神醫學家克雷契摩認為,這本不朽的自傳可以說是「一個妄想症患者對假想敵的辯白書」。克雷契摩覺得盧騷的被害妄想並非實際迫害而生,而是起源於「罪的意識」——在上流社會中過著享樂生活,卻又蔑視它而引起的罪的意識,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取名為《懺悔錄》。
Thumbnail
2021/01/27
盧騷完成了他有名的《懺悔錄》,精神醫學家克雷契摩認為,這本不朽的自傳可以說是「一個妄想症患者對假想敵的辯白書」。克雷契摩覺得盧騷的被害妄想並非實際迫害而生,而是起源於「罪的意識」——在上流社會中過著享樂生活,卻又蔑視它而引起的罪的意識,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才取名為《懺悔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相遇梵谷的《星夜》、與孤獨的靈魂連結。
Thumbnail
相遇梵谷的《星夜》、與孤獨的靈魂連結。
Thumbnail
在youtube上看到一部影片,它像是幾分鐘說電影或影集的類型,我的習慣是看到後,喜歡的會去找看看有沒有地方能看完整版,畢竟很多的電影或影集,並不是幾分鐘之內就能完整的說明它所要傳達的意義。今天看到的是梵谷的故事。
Thumbnail
在youtube上看到一部影片,它像是幾分鐘說電影或影集的類型,我的習慣是看到後,喜歡的會去找看看有沒有地方能看完整版,畢竟很多的電影或影集,並不是幾分鐘之內就能完整的說明它所要傳達的意義。今天看到的是梵谷的故事。
Thumbnail
「我在別人眼裡算什麼?一個可有可無、古怪透頂、令人不快的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也永遠不可能有,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通過我的作品,能夠了解這個古怪而毫無存在感的人。」
Thumbnail
「我在別人眼裡算什麼?一個可有可無、古怪透頂、令人不快的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也永遠不可能有,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通過我的作品,能夠了解這個古怪而毫無存在感的人。」
Thumbnail
「草地滿是非常黃的毛莨,溝渠裡生長著鳶尾花,綠的葉,紫的花,背景是阿萊城,有灰的柳樹——和藍帶般的天空。只要他們不把草地刈去,我還想再習作一次,因為這主題非常美麗,而我在構圖上還有點困難。被鄉野包圍的小城,野地裡長滿黃色和紫色的花朵。這真的像個日本夢,你懂的。」
Thumbnail
「草地滿是非常黃的毛莨,溝渠裡生長著鳶尾花,綠的葉,紫的花,背景是阿萊城,有灰的柳樹——和藍帶般的天空。只要他們不把草地刈去,我還想再習作一次,因為這主題非常美麗,而我在構圖上還有點困難。被鄉野包圍的小城,野地裡長滿黃色和紫色的花朵。這真的像個日本夢,你懂的。」
Thumbnail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為什麼他們能如此傑出而自己卻如此平庸?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異常」的,而在所有的「異常」中,「他們有病」是最能滿足上述矛盾心理的答案。而在所有的「病」中,「瘋子」又是最有魅力的一種情況,它一方面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浪漫主義情懷,一方面也暗中發洩了我們對他們的潛在敵意。
Thumbnail
大部分的精神異常,的確如梵谷的自我觀察,並非「全天候都在發作」,而是還有不少正常的時刻。而梵谷最後的「瘋狂創作」,可能也不是專家所說的「受躁鬱症的擺佈」,而是他自覺時間寶貴,必須珍惜他有限的清醒,焚膏油以繼晷,為他所熱愛的藝術做最熱烈的燃燒、最後的獻身。
Thumbnail
大部分的精神異常,的確如梵谷的自我觀察,並非「全天候都在發作」,而是還有不少正常的時刻。而梵谷最後的「瘋狂創作」,可能也不是專家所說的「受躁鬱症的擺佈」,而是他自覺時間寶貴,必須珍惜他有限的清醒,焚膏油以繼晷,為他所熱愛的藝術做最熱烈的燃燒、最後的獻身。
Thumbnail
四月十號/二零二零年/午後有著不刺熱的陽光帶點微風的週五,終於走訪一直想看的展覽《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帶著十分雀躍的心情前往。
Thumbnail
四月十號/二零二零年/午後有著不刺熱的陽光帶點微風的週五,終於走訪一直想看的展覽《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帶著十分雀躍的心情前往。
Thumbnail
信仰存在,是因為想知道自己在渺渺人世裡,我們是哪一顆星辰。
Thumbnail
信仰存在,是因為想知道自己在渺渺人世裡,我們是哪一顆星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