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607 - 上報四重恩 - 第65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607 - 上報四重恩 - 第65集

人生不能沒有感恩心,想想看,從我們出生以來,呱呱墜地開始,就是不斷在接受,接受到無數的資生之物,讓我們在生活中沒有欠缺,甚至讓我們有很多人,對我們的愛護引導、教育等等。

多少應該感恩的事,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我們是不是一一都應該感恩?何況我們修行,我們能平安長大,甚至又有這個因緣聽聞佛法。在聽聞佛法中,我們可以得到多少道理呢?我們可以透徹人間大乾坤的真理,更能體會生命的奧秘,我們可以知道物理成住壞空,還能知道心理生住異滅,更可以了解生老病死等等。這些道理讓我們能夠瞭解,這應該要感恩佛恩、三寶恩。

學佛者

當以上報四重恩

父母恩、師長恩

眾生恩、三寶恩

為本分事

佛來人間不是一生一世,我常常說無量阿僧祇劫!無法去說多少生滅、滅生,生生滅滅都離不開娑婆世界,因為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化土,他所教化的地方,所以佛陀還是沒有離開。

所以我們今天,還有佛法可以聽、可以學,所以我們現在,第六,我們要好好念報佛恩。

第六念報佛恩者

如來往昔無量劫中

捨頭目髓腦 支節手足

國城妻子 象馬七珍

為我等故修諸苦行

在這段文字,我們應該很清楚了,尤其是我們在阿含部、佛本生經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佛陀在修行,過去無央數劫以前在修行,無論是國城妻子,或是象馬七珍等等,無所不捨、無所不施,修布施行,這在佛經中實在很多。甚至修很多苦行。

佛陀為了要教導眾生、成就一切眾生,不斷來人間付出,所以我們應該要懂得說感恩!

此恩此德 實難酬報

是故經言

若以頂戴 兩肩荷負

於恆沙劫 亦不能報

「此恩此德,實難酬報。」這分恩德,我們到底要怎麼報答?我們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也已經看到這樣的文章:「磨破了肩頭的皮,也無法報答父母恩。」那只是一世的父母恩,我們就已經報答不完了,何況是佛恩?

左肩擔父 右肩擔母

研皮至骨 穿骨至髓

遶須彌山 經百千劫

血流沒踝

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父母恩重難報經》

佛成長我們的慧命,我們不知在多久多久以前,生生世世就與佛同世。因為佛陀沒有離開娑婆世界,他示現和我們一樣的凡夫身,和我們同樣的生活,累生累世地引導教育我們。是我們自己不知覺,無非是要成長我們的慧命。佛陀累生累世,為我們的慧命之母。到底我們要如何回報佛恩?實在是此恩此德實難酬報。

所以佛經中如此說:

若以頂戴 兩肩荷負

於恆沙劫 亦不能報

和報父母恩一樣,「於恆沙劫」,用很長久的時間報父母恩,那一生那樣的擔,磨破肩頭的肉都還無法回報。所以這裡說:

我等欲報如來恩者

當於此世 勇猛精進

捍勞忍苦 不惜身命

建立三寶 弘通大乘

廣化眾生 同入正覺

各位,我們如果看看這段文字,我們就能知道如何報佛恩?我們應該就是要在現在這個時候,這一生中,我們要起勇猛精進的心,絕對不能懈怠。其實我們若是懈怠,這是有損慧命。我們慧命要成長,就要像我們的生命一般,我們的生命不斷在新陳代謝,隨著時光消磨掉。我們要非常努力,從體內真正地調和,運用體內調和、身體健康,我們才能真正幸福地生活。所以我們要好好地記住,慧命也是一樣,慧命必定要有動作。

可曾聽到現在的人說:「要活就要動!」真的要活就要動,活動、活動,我們如果要活要吃不肯動,這個生命一定是不健康,這個生命不健康。所以現在的人勞動較少,就會鼓勵一大早,去活動、去運動,同樣的意思。你就算沒有勞動,也要去運動,這樣身體才會健康。

我們的慧命就更寶貴了,因為慧命只要啟發出來了,我們的慧命就是永住。不分老少,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我們的慧命就是永恆常住,就是那麼活潑、那麼可愛、那麼亮麗。這就是我們的慧命。

我們的慧命沒有生老病死,因為慧命是永住的,慧命是無始無終的,慧命絕對不會變形、不會老化。慧命生起,絕對沒有病態,所以慧命非常亮麗!是永住不變的。不像我們的身體會說已經老化了,其實沒有,我們的慧命是永住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很感恩慧命!

慧命由佛陀啟發,因為三寶的恩德,所以佛法永遠流傳下來。今天我們還能在這生中,同樣接受到佛法,而發心修行。所以我們應該要在這一生,可能我們前生也很認真,這一生才能適聞佛法,大家可以發心來修行。過去生也精進過,不過,佛陀說修行不只是一生的事,同樣要無央數劫。我們要趕緊為自己成佛的世界而努力。

之前不是說過為淨佛國土!我們自己未來的國土,等待因緣成熟,同樣我們也可以成佛。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住這一生!

前生我們也很精進,生生世世,這一生我們又適遇佛法,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這一生。所以「勇猛精進」,要很勇敢精進,無論多麼辛苦,我們都要「捍勞忍苦」,要堅持!再怎麼苦我們也應該堅持下去。

把握此生

勇猛精進捍勞忍苦

啟發慧命成就道業

就是上報佛恩

我們也常說「甘願做」!其實誰來世間不辛苦呢?不做事,光是天氣熱,站在哪裡,坐在哪裡,走到哪裡都很辛苦。我們如果怕外面熱不敢出去,那你永遠都是在這個地方,絕對不會進步。覺得自己稍微動一下就流汗了,太辛苦了!工作不要做。那些不做的工作還是存在。

同樣的意思,我們內心如果有煩惱,我們如果不好好用功,我們要如何走入人群?要如何去為人群付出?我們如果都怕辛苦,這分眾生的好緣,絕對是結不到。

就像你怕熱不敢出去,這條路你沒有走,那個地方你就到達不了。所以,你沒有付出,這些眾生的好緣都結不到。我們心中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疑惑,你不肯用功,怕辛苦不肯用功,就好像我們滿心的煩惱,不能開通時,還是一樣囤積著。就像我們該做的工作沒有做好,還是一樣囤積著。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要精進,也要捍勞忍苦。娑婆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堪忍的世界,這種堪忍的世界,我們如果不堪忍耐,做人都難了。何況要做佛?所以我們必定要練就堪忍!要能堪得忍耐,這就叫做「捍勞忍苦」。

「草根菩提」那些老菩薩,每回我看到他們的畫面出來,就是這幾個字浮現在我的心頭,「捍勞忍苦」。你看,那些老菩薩,已經一輩子風霜辛苦走過來,為家庭、為子女操勞,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了,就算行動也變形了,他們還是一樣響應師父的呼籲,愛護地球,呵護著地球去做資源回收。

為了要惜福、為了要響應師父的四大志業,所以賣垃圾變黃金,黃金就回歸回來,點滴匯集,滴滴的水匯入大海,成就四大志業。你看,這是不是捍勞忍苦!

有的人家境很好,子孫很孝順,他可以在家裡享受,看電視、吹冷氣,兒孫孝順,他可以享受。但是他捨不得,捨不得浪費這樣的時間,他還是把握這輩子的人生,他還是勇猛精進。雖然到外面去做回收,是這麼的辛苦,他捍勞忍苦。

所以:

捍勞忍苦 不惜身命

建立三寶 弘通大乘

廣化眾生 同入正覺

各位,我們就是要捍勞忍苦,我們才能真正捨身命。我們如果不敢捨身命,我們絕對無法成就道業。所以我們要不惜身命,不要動不動就是很貪惜生命,很貪惜手腳,那樣如何修行?所以我們要不惜身命、建立三寶!大家的道氣凝聚起來,就是在「弘揚三寶,宏通大乘;廣化眾生,同入正覺」,

諸位,報恩很重要,我們如果沒有報恩心,就無法體會慧命從何而起,就無法真正為我們的慧命,完成三寶的志業。

所以肩負如來家業,哪怕是恆沙劫,我們還是無法報佛恩。因為成就佛國,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成就佛的果位,也是我們自己。不過,佛陀的教育,我們若能依教奉行,這就算是報三寶恩、報佛恩。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LrnVtrEv5c&list=PLYfJOvcvKb2T5IjAbV0OKv_0FAtyYAUVc&index=65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0110607 - 上報四重恩 - 第65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lock Chen的沙龍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Sherlock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4
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有這個本性清淨、與佛平等的佛性,但是為甚麼這麼多人會犯錯呢?那就是因為習氣,我們都被後天的習氣所薰染。我們的心地本來一片空,就是因為我們和外面的境界,不斷會合,我們的自性不守,就會慢慢變成習性。所以罪本無自性。
2024/11/04
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有這個本性清淨、與佛平等的佛性,但是為甚麼這麼多人會犯錯呢?那就是因為習氣,我們都被後天的習氣所薰染。我們的心地本來一片空,就是因為我們和外面的境界,不斷會合,我們的自性不守,就會慢慢變成習性。所以罪本無自性。
2024/10/13
這不就是我們執著於有和無,這個觀念己經跳脫出來!面對人間的現實不要去想人間的障礙。尤其是對人人,沒有怨親的分別,自然就沒有煩惱的因緣所以事事提起感恩。 這就是我們平時學佛,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我們化得開、做得到,這就是真功夫。 所以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學在應用,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24/10/13
這不就是我們執著於有和無,這個觀念己經跳脫出來!面對人間的現實不要去想人間的障礙。尤其是對人人,沒有怨親的分別,自然就沒有煩惱的因緣所以事事提起感恩。 這就是我們平時學佛,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我們化得開、做得到,這就是真功夫。 所以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學在應用,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24/10/10
順的增上緣,我們要堅定我們的意志,不要在順境中迷失了。逆的增上緣,我們也同樣要堅持,時時提高警覺。
2024/10/10
順的增上緣,我們要堅定我們的意志,不要在順境中迷失了。逆的增上緣,我們也同樣要堅持,時時提高警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古以來,修行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修道過程中,又以忍辱是難中之難的功課,也是最多修行人,容易做錯,產生倦怠和退轉心,甚至造了惡業的關卡。 我知道,很多學佛或唸佛人,或是真的發願實修的人,都不想因心生嗔恚,而失去清淨心,進而削減功德,加重業障。
Thumbnail
自古以來,修行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修道過程中,又以忍辱是難中之難的功課,也是最多修行人,容易做錯,產生倦怠和退轉心,甚至造了惡業的關卡。 我知道,很多學佛或唸佛人,或是真的發願實修的人,都不想因心生嗔恚,而失去清淨心,進而削減功德,加重業障。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云:「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能得人身又遇佛法,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應當好好珍惜寶貴的修行時光,切莫蹉跎、切莫懶怠,要努力精進地用功,才能漸漸契入佛法,破迷開悟。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提升自己,幫助他人!只要用心修行,就能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女信徒林某某一心一意要上山落髮,以了卻娑婆苦,老和尚明白地對她說:「不要因為對世俗種種的挫折磨難,產生怖畏厭離,以為出家便可以避開這些痛苦,過清淨舒適的生活。事實上,出家更是有各種的挫折與苦難來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會的苦,是生死輪迴的業,再如何奮鬥、吃苦,仍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女信徒林某某一心一意要上山落髮,以了卻娑婆苦,老和尚明白地對她說:「不要因為對世俗種種的挫折磨難,產生怖畏厭離,以為出家便可以避開這些痛苦,過清淨舒適的生活。事實上,出家更是有各種的挫折與苦難來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會的苦,是生死輪迴的業,再如何奮鬥、吃苦,仍
Thumbnail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Thumbnail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Thumbnail
人道順修,天道逆修。個人或環境的條件愈好,人道成就的可能愈高;以修持的觀點來看,卻可能反轉成為障礙。我慢益長,我相愈重,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結果,是既看不見自己,也看不見別人,更別提廣大的眾生。
Thumbnail
人道順修,天道逆修。個人或環境的條件愈好,人道成就的可能愈高;以修持的觀點來看,卻可能反轉成為障礙。我慢益長,我相愈重,眼睛長在頭頂上的結果,是既看不見自己,也看不見別人,更別提廣大的眾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