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當手段變成目的」
「本來作為完成某個特定目的,而採納個一種手段,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具備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
「有目的才有手段,但如果目的不存在,手段就獲得了某種自足和獨立性,形成了一種隱秘而強烈的慾望----癮」
「於是到最後,迫使你完成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手段本身成了目的。」
「手機的特定目的是為了讓生活與工作更加方便,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互聯度。但在使用過程中,作為手段的手機的重要性愈來愈凸顯,你愈來愈離不開手機。」
「我們使用任何一個工具,都意味著某種通向自由之路,但反過來也會是通向奴役之路,你會被手段綁架。」
「你與手段之間不斷持續的合作,成為了一個生命體從0到1的生成過程---這個看不見的生命體成為了主體,曾經作為手段的那方,已經成為這個生命體不可替代,甚至是最重要的器官。」
「最初啟動合作的那一方,在整個合作體中,從主動變成了被動。」
這段討論,節錄自吳伯凡老師的認知方法論課程[1],
引發了我對「器官」的重新認知與深度思考。
讀這篇文章的途中,我想起了2012年大學四年級時,
當時參加了中研院數學所舉辦的暑期研習,
主題是訊號處理。當時的研習,
有幸安排了大家到位於台北101的Google 辦公室參訪,
當時聽完演講後,我問了當時演講主持人一個問題:
「Google 有沒有在研究侵入式的穿戴設施?」
我當時想的侵入式的穿戴設施,是例如人造眼球,
人造手臂等等,能夠讓人類變得半人半機器的設施。
而當時主持人的回答我印象相當深刻,他說:
「智慧型手機真的就不算是侵入式的穿戴設施嗎?」
這個回答激起了我的思考。的確,智慧型手機,
替代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看網路上的圖片影片,
比去看這個真實世界的時間多了太多太多。
智慧型手機替代了我們的口舌,
透過打字打電話的方式溝通,逐漸取代了面對面人的溫度。
智慧型手機替代了我們的耳鼻,
餐廳好不好吃不再是親自去品嚐,而是先上網看看評價;
演講有沒有啟發不再是親自去聽去想,
而是先看看知識型Youtuber怎麼評價;
電影好不好看不再是親自去電影院感受,
而是透過「一口氣看完」系列知道個大概,
就覺得這電影沒什麼,導演程度差。
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本身帶來了便利,
我們與各種內容的距離變得無限得小,
於是智慧型手機成為了你的器官,
一種只對他人的感受才有感受的器官,
於是你放棄了你的眼耳鼻喉舌,
成為了半人半機器,或者全身都是機器的怪物。
Reference
[1] 吳伯凡 - 認知方法論 - 认知与异化 1 | 手段和目的之间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