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筆記連結,提升碩博士生的研究效率】

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美國創作者 Nick Milo 的 *Linking Your Thinking* 工作坊中,他提出了「連結就是思考(Linking is Thinking)」的概念,強調當你在筆記之間建立連結時,你的思維會產生「思想碰撞(Thought Collisions)」,進而深化理解。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碩博士生的研究與寫作過程中,有效運用筆記連結系統來促進學術進展。

raw-image


▌「連結」代表什麼?

Milo 認為,連結筆記時會建立新的關係,促發新的想法。然而,如果你曾嘗試使用 Obsidian 這類筆記軟體,可能也有過類似我的困惑:筆記之間的連結看似應該能產生魔法般的效果,但實際操作時卻感到不知所措,無法像卡片筆記法的創始人盧曼那樣高效。


經過多次探索後,我發現關鍵在於「連結的根據」。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清楚界定,在自己的筆記庫中,「連結」應該代表什麼樣的資訊關係,才能真正為研究提供助益。


▌三種有效的筆記連結策略

我目前在 Obsidian 上使用三種連結策略,這些策略特別適合碩博士生在研究與論文寫作中的需求:


01 **用筆記標題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這種連結方式適合用於建立概念之間的層級。例如,如果你在研究「量子物理」時,可以將「量子態」「疊加原理」等筆記透過標題連結到「量子理論」的主筆記下,形成從屬結構。這種方式能幫助你在複雜的理論中,釐清每個子概念與主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訊**

研究時常需要引用大量文獻資料,因此在筆記中連結到外部的補充資料非常重要。你可以透過 DOI 鏈接、Google Scholar 的引用資訊,或其他線上資源來建立筆記與外部資料之間的連結。這樣當你在撰寫論文或報告時,能迅速定位並引用這些資料,提升工作效率。


03 **用 Obsidian 內部連結補充筆記庫中的資訊**

當筆記庫中的筆記彼此關聯時,可以透過 Obsidian 的內部連結功能將相關筆記串接起來。例如,如果你在某篇筆記中提到「疊加原理」,可以建立內部連結,讓讀者或未來的自己點擊該詞時,直接跳轉到關於「疊加原理」的詳細筆記。這種連結方式不僅能幫助你組織資料,也能讓你在撰寫論文時快速檢索相關資訊。


▌從筆記到論文,連結是累積的關鍵

在 *Ship 30 for 30* 的培訓中,我學到一個重要的寫作心態:「寫作就是不斷補充資料。」研究寫作並非一次完成,而是透過持續記錄、整理、補充,將零散的筆記逐漸整合為文章,最終成為論文甚至書籍。


因此,筆記的連結只要能達到「補充資料」的效果,就已經足夠成功。每天撰寫短短的筆記,並透過連結將新的思考與舊資料串接起來,你會發現,筆記不僅能幫助你記錄資訊,還能不斷產生新的靈感。這種累積的力量,正是學術研究中最寶貴的資源。


▌結語

對碩博士生而言,筆記連結不僅是整理資料的方式,更是一種思維工具。透過標題連結建立結構、引用外部資源補充內容、以及內部連結組織筆記庫,你能有效提升研究效率。持之以恆地連結筆記,最終能將零散的資料轉化為有深度的學術成果。


筆記的力量在於累積,連結的價值在於思考。只要每天堅持寫下新內容,並透過連結不斷豐富既有的筆記庫,你會逐漸感受到思維的碰撞,為你的研究之路帶來無限可能。

avatar-img
527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經濟學家 Richard Thaler 與法律學者 Cass Sunstein 在 *Nudge: The Final Edition* 中提出了「選擇架構師(Choice Architect)」的概念,強調透過設計選項的呈現方式,影響他人做出決策。這讓我開始反思,在輔導碩博士生時,如何透過
「工作成癮是一種成癮症,其特點是非常不健康地過度投入工作。」 「工作成癮者只有工作才能給予他們滿足感,他們把所有時間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忽略自己的身體需要和情感需求。」 「願意少做,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事情的優先等級, 把保持簡單且相對平衡的生活方式, 看成是比賺錢或者獲得殊
1. 忽視寫信的重要性: - 很多研究生誤以為學術討論只要靠面對面溝通或開會就足夠,但其實透過電子郵件將想法具體化,能幫助自己與合作者更清楚地理解雙方的觀點,並記錄討論過程中的細節。電子郵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正式的紀錄,還能讓合作者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深入思考和回應,這對於構建深層的知識和形成具體的
在生成式AI出現之前,PDCA模型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專案管理和工作流程中。這個由計畫、執行、評價、改善組成的循環,讓人們能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達到80分的合格標準。然而,日本作者伊藤羊一和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一書中提出了新思維:如果想要突破80分的瓶頸,達到120分的創造性,就需要用DCPA
【碩博士生如何運用分冊化讀書法,掌握厚重書籍的知識?】 面對大量教科書、文獻和資料,是碩博士生日常的一部分。然而,厚重的書本往往令人感到壓力,不知該從哪裡開始。日本作者 IPUSIRON 和增井敏克在《「技術書」の読書術》中分享了一個特別的讀書方法:將書拆成小冊來讀,稱為「分冊化讀書法」。
堀公俊的創意框架,提供了一種將「田野工作(Field Work)」運用在研究探索的獨特方法。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選擇一個適當的研究題目,常是最具挑戰的部分。這套思維方式不僅能幫助我們清楚觀察世界的變化,還能有效啟發新的研究方向。 田野工作不只是去現場觀察,而是一種帶著目的的深度探索:
美國經濟學家 Richard Thaler 與法律學者 Cass Sunstein 在 *Nudge: The Final Edition* 中提出了「選擇架構師(Choice Architect)」的概念,強調透過設計選項的呈現方式,影響他人做出決策。這讓我開始反思,在輔導碩博士生時,如何透過
「工作成癮是一種成癮症,其特點是非常不健康地過度投入工作。」 「工作成癮者只有工作才能給予他們滿足感,他們把所有時間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忽略自己的身體需要和情感需求。」 「願意少做,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事情的優先等級, 把保持簡單且相對平衡的生活方式, 看成是比賺錢或者獲得殊
1. 忽視寫信的重要性: - 很多研究生誤以為學術討論只要靠面對面溝通或開會就足夠,但其實透過電子郵件將想法具體化,能幫助自己與合作者更清楚地理解雙方的觀點,並記錄討論過程中的細節。電子郵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正式的紀錄,還能讓合作者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深入思考和回應,這對於構建深層的知識和形成具體的
在生成式AI出現之前,PDCA模型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專案管理和工作流程中。這個由計畫、執行、評價、改善組成的循環,讓人們能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達到80分的合格標準。然而,日本作者伊藤羊一和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一書中提出了新思維:如果想要突破80分的瓶頸,達到120分的創造性,就需要用DCPA
【碩博士生如何運用分冊化讀書法,掌握厚重書籍的知識?】 面對大量教科書、文獻和資料,是碩博士生日常的一部分。然而,厚重的書本往往令人感到壓力,不知該從哪裡開始。日本作者 IPUSIRON 和增井敏克在《「技術書」の読書術》中分享了一個特別的讀書方法:將書拆成小冊來讀,稱為「分冊化讀書法」。
堀公俊的創意框架,提供了一種將「田野工作(Field Work)」運用在研究探索的獨特方法。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選擇一個適當的研究題目,常是最具挑戰的部分。這套思維方式不僅能幫助我們清楚觀察世界的變化,還能有效啟發新的研究方向。 田野工作不只是去現場觀察,而是一種帶著目的的深度探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希臘神話裡頭的柯羅諾斯(Chronus),控制著線性且按照順序排列的時間。 每星期留一天,不工作,不看訊息,不為賺錢煩惱。切斷網路、將手機關機,不去注意時間,這一天稱為「關機日」,或稱之為「無柯羅諾斯日」。 利用這一天休息、充電、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會發現這天的效率出奇的好。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原子習慣》這本書相當有名,相信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也多多少少聽過這個名字。簡單粗略的說,這本書就是在告訴你一個扭轉人生的道理,就是「養成正確的好習慣」。 但是我必須說,這很難。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希臘神話裡頭的柯羅諾斯(Chronus),控制著線性且按照順序排列的時間。 每星期留一天,不工作,不看訊息,不為賺錢煩惱。切斷網路、將手機關機,不去注意時間,這一天稱為「關機日」,或稱之為「無柯羅諾斯日」。 利用這一天休息、充電、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會發現這天的效率出奇的好。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原子習慣》這本書相當有名,相信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也多多少少聽過這個名字。簡單粗略的說,這本書就是在告訴你一個扭轉人生的道理,就是「養成正確的好習慣」。 但是我必須說,這很難。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我目前在Obsidian的實踐上,我有三種主要的連結策略: 01 用筆記標題去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料 03 用Obsidian內部連結[4]筆記庫內的補充資料
Nick Milo 的寫作都很隨性, 很難看到他對自己的用字有比較準確的定義, 導致我雖然加入社群很久了, 但總覺得他每次講的東西都跟上次不一樣。 不過Nick Milo 這種不嚴謹的習慣, 也讓他每次都能跑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 每次的工作坊都能學到蠻多有趣的概念。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無論你是內容創作者、學生還是專業工作者, 微論文都能幫助你提升寫作技能,精練思想。 微論文強調從經驗、意見和事件三方面入手, 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多樣性。 在這篇文章中, 我將分享三個關於微論文的重要啟發, 幫助你更好地運用這種寫作方式。 ▋啟發1 - 深入理解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我目前在Obsidian的實踐上,我有三種主要的連結策略: 01 用筆記標題去連結有結構的從屬關係 02 用參考資料連結筆記庫外的補充資料 03 用Obsidian內部連結[4]筆記庫內的補充資料
Nick Milo 的寫作都很隨性, 很難看到他對自己的用字有比較準確的定義, 導致我雖然加入社群很久了, 但總覺得他每次講的東西都跟上次不一樣。 不過Nick Milo 這種不嚴謹的習慣, 也讓他每次都能跑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 每次的工作坊都能學到蠻多有趣的概念。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無論你是內容創作者、學生還是專業工作者, 微論文都能幫助你提升寫作技能,精練思想。 微論文強調從經驗、意見和事件三方面入手, 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多樣性。 在這篇文章中, 我將分享三個關於微論文的重要啟發, 幫助你更好地運用這種寫作方式。 ▋啟發1 - 深入理解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