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週末創業』閱讀筆記

2024/01/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書名:『大人的周末創業:讓經驗、人脈、興趣變現金的未來獲利術』

原書名:『大人の週末起業』

作者:『藤井孝一』

譯者:『林詠純』


為何大人需要週末創業?


這邊的大人指的是大約四十歲以後的成年人,遇到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公司升遷管道全都卡位卡滿了升不上去,比精神比力氣又比不過年輕人,中年失業的危機隨時找上門來。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說創業跟創立法人可能太沈重,想像成自雇者可能會沒那麼有壓力。假如有能夠成為自雇者賺取收入的能力,就表示不需要只依賴特定組織才能營生,自己也更有自主性與選擇。


但是,要成為自雇者,並不是開間工作室,架個網站,生意就自己會上門,這會需要長時間耐心醞釀與經營,就如同釣魚一般,初期可能會完全沒有收穫,直到魚上鉤了,機會來臨,副業慢慢地上軌道,這過程可能要好幾年的時間。這段時間除非你已經財務自由,不然仍需要正職的收入來源。


所以需要盡可能早點起步,依賴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大人的週末創業』這本書,主要就是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進行大人的週末創業的要點。


成為自雇者以後賺的錢比原來正職少,怎麼辦?


成為自雇者,收入可能不穩定或比原來的正職少,這也是選擇成為自雇者的主要障礙。


假如早期有定期定額被動投資,那到後期會有些被動收入,所以若能持續自己的事業,各種收入加起來若足夠生活所需的話,就算是比正職時收入低,對我來說也是值得,畢竟年紀大受雇的限制越來越多,若還能選擇去做一個自主性高有歸屬感的工作,就能自己決定自己的進退,以及退休的時機。


換言之,各種被動收入+自雇者收入 > 日常生活所需,我個人就會考慮正職方面逐漸退出,書上則是建議副業的收入水平與正職一樣再考慮辭職,這評斷標準見仁見智。


年紀大了風險承受力下降,所以應該避免自己的事業,反而拖累荷包,必須盡可能從事不花大錢的事業。很多人想到創業,就是開店或加盟,例如開咖啡店是不少人的夢想,但是實體店面或實體商品需要比較多金錢的投資,反觀沒有實體的商品,諸如寫文章,網站,或線上課程,這些商品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風險相對小。


維持一人公司的規模,賺足以日常生活使用的收入,不要妄想擴大規模,不要借錢,這樣就只需要承擔相對小的風險,這就是很安定且保險的起步。


週末創業的題材


選擇作為一個專家


人到了四十歲以後,多少已經從本業,職場,生活中累積一些經歷,也就是你的『專業』,這正是是創業的好題材。以成為某領域的『專家』作為創業題材,有許多好理由:


  1. 可以活用資歷:轉換跑道需要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一腳穩定站在安全的地方,另一腳去試探可以落腳的新地點。你原有的資歷及職場經驗,便是探索新方向的重要依靠。
  2. 不需要太多資本:提供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解決方案,以各種數位媒介作為槓桿,可以減少資本的投入。由於需要累積投資被動收入或緊急預備金,讓自己較無後顧之憂,若是把大筆金錢投入創業,反而會增加風險,以及增加心理上的壓力。
  3. 不需要太多體力:比體力是比不過年輕人的,假如你的假日兼差是去做體力活或送外送,終究是取代性高工作。這類工作以賣自己時間為主,無法槓桿,也無法期待能有足夠的獲利,亦較難累積獨特的專業。
  4. 能夠保有成就感:用專業去創業,目標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讓某個圈子的人談到某某事就先想到你,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舉例來說,像我本職是軟體工程師,閒暇就可以寫一些技術文件,在網路上累積出名氣,或許就會有出書或授課的機會,或是做一些自己有興趣的side project,並從中找尋獲利模式與機會。總之就是想辦法在某個特定的領域,比周圍大部分的人都厲害,且讓人只要想到該領域,就會想到你。


摘錄一段書上的描述:『週末創業即是活用長久以來的經驗,已成為專家為目標,譬如接受法人諮詢,幫法人解決問的顧問或教練。』『專家是最適合活用前面列出的大人優勢,彌補大人侷限的職業。既能有效活用本業,也能把風險壓到最低。此外,面對年輕世代時也能佔上風。』


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活到這個年紀,應該會有擅長的技能,想鑽研的領域,或是比他人更優秀的專長,也曾被稱讚過的時刻,也有年輕時代著迷的興趣,這些都可能是創業題材。請先聚焦在自己的內心,淘選出自己現在已經擁有的事物。


為了從自己身上找出擅長與熱愛的事,你需要盤點過往的經歷,用紙筆手寫出來,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從大腦挖掘出埋藏已久的保障。例如:

  1. 做什麼事常讓你進入心流體驗?
  2. 常被人稱讚的地方有哪些?
  3. 現在已經有哪些專長?
  4. 有什麼一直持續保持的興趣?
  5. 經歷過哪些讓你難忘的經驗?
  6. 有什麼工作是你在經濟無虞的狀況下仍想持續的工作?
  7. 有誰是你心目中想成為的對象?
  8. 有什麼事是你覺得自己來處理更好的事?

把這些事全都寫出來,越多越好,寫出來以後,很高機率就會發現,想做的事情的輪廓越來越明顯,有幾個詞反覆地出現,把這些詞排列組合串起來,就是你從身上挖掘出來的創業題材。


摘錄一段書上的描述:『人生的下半場,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長久持續。』


如何判斷專業領域的潛力


挖掘出想鑽研的專業領域或解決方案後,就需要透過以下幾個切入點檢驗有沒有機會成為一門生意:

  1. 『市場性』,有客人嗎:沒有人願意付錢就沒辦法成為事業,由於是以自雇者或一人公司為目標,不需要太大量的客戶,但至少要有潛在顧客存在。
  2. 『發展性』,能夠發展到多大:收入來源多樣性,能夠讓事業增加反脆弱的特性。
  3. 『獲利性』,能夠賺多少:能不能支撐起自己的生活所需。
  4. 『持續性』,能夠持續多久:若非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創業題材,很難持續下去。
  5. 『獨特性』,能否打造與眾不同的差異性:例如網頁設計滿街都有人會做,為什麼非找你不可?所以有沒有什麼事是『非你不可』的事?
  6. 『實行的可能性』,週末創業是否可行:這個專業,是否真的能一邊上班一邊經營的事業?


有關市場性,還有幾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能回答得出來。關於你的事業:

  1. 能解決誰的問題:你需要對你的潛在客群非常了解,最好能夠用描述一段消費者故事,拼湊出你的潛在客戶的各種條件與情境。
  2. 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上述消費者故事必須描述出這些潛在客戶,面臨了哪些問題,或想要有所進步的地方?
  3. 如何解決問題:你的專業或服務,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或幫助潛在客戶有所進步?


如何銷售?不要『推銷』,要『吸引』。


既然要成為『專家』,就要表現得像『專家』,而非『推銷員』,所以比起『主動銷售』,『被動銷售』會更適合。『被動銷售』的方法,在目前這個自媒體繁花盛開的時代,再普遍不過了,主要精神就是用各種網路媒介來傳播自己專業領域的相關資訊,傳播資訊並非是打廣告,而是讓大家知道你是個專家,以達到以下目的:

  1. 聚集將來的客戶:用釣魚比喻,傳播資訊就是『撒餌』。
  2. 讓客戶更容易找到自己:只要持續傳播資訊,相關關鍵領域的關鍵字就越來越容易與自己連結。


傳播資訊就是依賴自媒體,但建議還是要有個自己的家,也就是個人網站或部落格,擁有自己的網域,也比較不依賴平台的演算法,網站的佈局與內容也較能隨心所欲。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等則可用來導流至自己的家。


傳播資訊時有幾個要點要放在心上:

  1. 無論如何都要持續下去:剛開始沒有人看是很正常的,但不公開永遠也沒機會有人看得到,不要期待一下就受到一堆關注,持續把心力放在提升內容品質,然後交給時間去讓結果發酵。
  2. 內容要與工作有關:你傳播的資訊,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專長,並鎖定潛在客戶的,那傳播的內容就該盡可能限於專業領域上。
  3. 傳播的內容也能變為事業的一部分:『傳播資訊』本身也能成為專家的事業,也就是收入來源。部落格的廣告收益,Youtuber的流量收入,業配,出書的版稅,訂閱制文章或電子報。


想開始大人的週末創業,有幾個禁忌不能犯。


書中有談到不能犯的禁忌,以下列出幾條比較有代表性者:


  1. 本業不能偷懶:在副業還沒上軌道前,還需要本業的支持,故本業仍需要全力以赴。另外,若是你的副業是與本業相關,本業的技術當然得持續精進。
  2. 盡量不要花錢:大人剩下的時間比年輕人少,若是把本賠光了,要東山再起難度高許多,所以為了降低風險,需要謹慎地花必要的錢,以自己的專業為主要資本。
  3. 不要中途放棄:要有心理準備,副業可能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上軌道,可能會好幾年沒有起色以及獲利,所以雖然辛苦,但請堅持下去。
  4. 不要隨便辭職:如同第一點,既然還需要本業支持,那當然不能貿然辭職,當副業平均收入到達一定的水準再來考慮。
  5. 別太擔憂未來:只要持續進行副業,然後副業又是你喜歡做的事,那就持續行動,總會有開花結果的時刻。


總結


之前在社群媒體上讀過一篇短文,內容描述了一位六十幾歲的公司僱員,覺得自己數百萬的積蓄,恐怕不夠用來退休,於是聽信不明投資群組,把錢都請人代為操作,甚至借錢投入。結果當然是積蓄被騙光,甚至反過來負債三百多萬,直接一夜白髮差點想不開。講這個案例的目的,除了想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小心不要被騙以外,我還想說的是,人生下半場需要儘早並詳盡的規劃,因為生命中大部分的豐厚收穫,是靠複利累積來的。


為何書中強調創業呢?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的話,若是作為受僱者,等於你的客戶只有一位,你為了不想失去這位客戶,就必須迎合這唯一客戶的要求,做一些自己沒那麼喜歡做的事。若是改為把心力放在某件事,這件事被一群人需要,而且你又樂意為這件事付出時間,那你就有機會得到一群客戶。由於有很多客戶需要你的服務,若是其中幾位客戶流失,也還有其他客戶需要你的服務。由上可知,重點其實不是創業,而是把自己當公司來經營,專注於提供你樂意提供的服務,只要這項服務被許多人或組織需要,就可以拿回自主性:想提供什麼服務,何時要休息,何時要退休,可以是自己掌控的。


發掘一份可做到老,又能樂在其中的事業,加上長期進行資產配置的被動收入作為緩衝,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理想的人生下半場。若是對本書內容有興趣,想要試著以自己的專業來找尋新的機會,教育機構『大人學』有兩堂線上課,分別是『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做法』以及『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我自己上過覺得獲益匪淺,蠻推薦去聽看看,裡頭有許多具體策略,可以幫助擁有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建立個人品牌以及學著去經營自己的事業。

6會員
20內容數
本專題用來記錄個人的讀書筆記。閱讀的書籍主要包括個人成長,生產力,以及日常知識等種類書籍,不定期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