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創作-臨摹VS內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臨摹和內化哪個好呢?

老師準備了外頁空白的筆記本,讓他們隨意畫自己想要的封面。

這些筆記本在日後都將會是獨一無二的封面。

在上面的畫中歐歐一眼就認出小朋友的畫包含了之前的幾個課程主題~


由此可證之前的上課內容在小朋友身上達到內化並運用。

大朋友發揮了他的擅長,臨摹畫。

一個是照著圖片畫,一個是將腦中的記憶翻出運用。

有時會思考究竟哪個好?

但不論是照著畫或是憑過去的記憶畫出都是歐歐嘗試了無數次還是達不到事,只能做二個作品各有千秋、各有擅長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歐歐的沙龍
8會員
102內容數
歐歐喜歡天馬行空,喜歡美美的東西,希望分享的事物能引起共嗚。
Q歐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用喜餅及新創品牌的理念,讓小朋友發想獨一無二的餅乾禮盒。
Thumbnail
2025/04/12
用喜餅及新創品牌的理念,讓小朋友發想獨一無二的餅乾禮盒。
Thumbnail
2025/03/30
這次的主題是夏天的代表之一,蟬 分為兩個步驟, 先用畫紙當底,用毛線當輪廓,毛線的重點是不能太疆硬會影響到後期呈現出來的線條。
Thumbnail
2025/03/30
這次的主題是夏天的代表之一,蟬 分為兩個步驟, 先用畫紙當底,用毛線當輪廓,毛線的重點是不能太疆硬會影響到後期呈現出來的線條。
Thumbnail
2025/02/02
以噴泉為主延伸的泡泡作畫,
Thumbnail
2025/02/02
以噴泉為主延伸的泡泡作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國語寫作】【比起一板在手,我更喜歡手捧書香】成果建議(0421)
Thumbnail
【國語寫作】【比起一板在手,我更喜歡手捧書香】成果建議(0421)
Thumbnail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Thumbnail
書寫頭腦裡的所有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內觀,觀照自己起心動念。重點在於誠實記錄與觀察,而非給予道德上的好壞對錯的評判。
Thumbnail
各位覺得臨摹和內化哪個好呢?
Thumbnail
各位覺得臨摹和內化哪個好呢?
Thumbnail
「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
Thumbnail
「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
Thumbnail
之前聽說過一些說法,認為做筆記要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才能加深理解,因此會認為直接照抄的筆記不是好的方式 但真的這樣嗎?其實不一定,下面提出幾個看法:
Thumbnail
之前聽說過一些說法,認為做筆記要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才能加深理解,因此會認為直接照抄的筆記不是好的方式 但真的這樣嗎?其實不一定,下面提出幾個看法: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閱讀是用自己的步調走入他人的意念之中、是用獨有的生命體驗揉入另一種生命經驗、是用屬於自己的姿勢躍入一池腦海的暢遊。這種私人的體驗,以一種佇立的方式等著每個獨特的姿態與之共振。我也喜歡它與不同靈魂、心智震盪出的不同結果,既開放、又慈悲,能服貼於各種速度與狀態。
Thumbnail
寫書評同時是自癒的,因為從結論中能看到很多原本啟發你下筆的思緒痕跡,這些飄渺得如幽靈的思緒,最後有賴於文字的媒介來獲得肉身,有了輪廓而變得可理解、可看見。他們終於可以下凡與人互動,不再囚禁在那細小的腦袋,只有你懂他們的好。你的腦袋亦因經歷了一次激烈的整理而變得輕盈。
Thumbnail
寫書評同時是自癒的,因為從結論中能看到很多原本啟發你下筆的思緒痕跡,這些飄渺得如幽靈的思緒,最後有賴於文字的媒介來獲得肉身,有了輪廓而變得可理解、可看見。他們終於可以下凡與人互動,不再囚禁在那細小的腦袋,只有你懂他們的好。你的腦袋亦因經歷了一次激烈的整理而變得輕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