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6. AI世代來臨 ∣菜b導日記∣倒數532天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AI無所不在的未來: 當人工智慧成為電力般的存在, 人類如何控管風險、發展應用與保住工作?》書中提到,『不用等到2030年,AI早已在顛覆各大產業。AI也許無法取代人類,但將變成不可或缺的通用技術。面對這一波浪潮,你一定要知道AI到底有多重要。


AI世代確定強勢來襲,

遲早擁抱 不如 及早擁抱。

「如何因應AI世代來臨?」

現在卻沒有一個大人可以告訴孩子們標準答案,

不只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還因為這是連現代的大人都沒有經驗過的


但孩子就像是一塊海綿,

他們的吸收力比大人強,

他們是好奇的小猴子,

他們更想先到浪尖看看新的風景,

他們沒有包袱,

他們還沒有家累,

他們比大人更適合到浪尖去看看!

大人應該支持他們去探路看看!

而且講白了,

"未來"這AI世代,是屬於他們的世代!


用什麼介面去看呢?

應該就是用「手機」了。

所以,

老師們啊、學校啊,還要為了"收手機"而和學生天天諜對諜嗎?



至於"人類老師"到底會不會被AI取代?

這個問題從2022年ChatGPT橫空出世後,就是我天天在思考的事情,想了兩年,也應該可以有個小結了,在這篇文章中以"相關內容"的角度來自問自答一下,蠻搭的~

答:

人類老師不用擔心自己被AI取代,除了你本來就可以直接拔掉插頭或電池讓AI立刻死亡外,比爾蓋茲也曾說過,

AI會成為全人類的老師,但即使AI再發展,教師這一職業永遠不會被取代,因為學習取決於師生之間的良好關係
當AI數據大到一個狀態,量變一定會帶來質變,超大數據的AI在知識面的巨大提供,必然超出人類。但,知識量再大,終究來自「已知」,而未來需要的,卻是與「未知」共存。
過去舊模組是用「已知」、「有成效」的經驗,解決「曾經成功處理的」問題。未來新模組是用「未知」、「不確定成效」的方法,解決「不曾遇過的」問題。
一直以來,真正的生活與真實的生命不都是「以『未知』面對『未曾』嗎」?怎會以為安排一就一定會走到一呢?
若AI擔當「知識系統」,處理已知,減輕人類負擔,則老師擔當「智慧分享」,引導未知,陪伴人類探索,這老師如何被取代?很難吧!
當向外訊息越來越容易取得時,向內傾聽自己會變得更重要。沒有一定要這樣或那樣。喜不喜歡?有沒有效?都得當事人說了算。
師生愈來愈無分,人人都是學習者。而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覺察。

---by 潘如玲因為教你,我認出我





##

被討厭的勇氣---1.接納孩子的每句話 ∣菜b導日記∣倒數537天

被討厭的勇氣---2.被自己&被他人 ∣菜b導日記∣倒數536天

被討厭的勇氣---3.角色快速轉換 ∣菜b導日記∣倒數535天

被討厭的勇氣---4.真正的贏家是誰?∣菜b導日記∣倒數534天

被討厭的勇氣---5.老師辛苦了!∣菜b導日記∣倒數533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41會員
951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5/02
校園裡, 每個樓層都有所屬的班級年段或專科教室, 例如高三教室如果在1樓, 那高三學子通常就不會無故出現在5樓的高一教室區。
2025/05/02
校園裡, 每個樓層都有所屬的班級年段或專科教室, 例如高三教室如果在1樓, 那高三學子通常就不會無故出現在5樓的高一教室區。
2025/05/01
自從上次看格友潔希李 大大在貼文《墓靈的神諭》擾動英文歌神力?!提到卡牌神諭透露的微妙奇蹟後,我也把手邊塵封許久的《森林守護者》神諭卡再次拿出來把玩,生活不順遂時,難免渴望"神諭"指引~~
Thumbnail
2025/05/01
自從上次看格友潔希李 大大在貼文《墓靈的神諭》擾動英文歌神力?!提到卡牌神諭透露的微妙奇蹟後,我也把手邊塵封許久的《森林守護者》神諭卡再次拿出來把玩,生活不順遂時,難免渴望"神諭"指引~~
Thumbnail
2025/04/30
自己身在教學現場的第一線, 認清現況也想呼應現況, 於是在今年寒假期間備課的時候, 我就再次調整課程內容濃淡度及評量方式, 以求能在期末時更恰如其份地"搭配"這屆高三學子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4/30
自己身在教學現場的第一線, 認清現況也想呼應現況, 於是在今年寒假期間備課的時候, 我就再次調整課程內容濃淡度及評量方式, 以求能在期末時更恰如其份地"搭配"這屆高三學子的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 的未來 最近有許多人在討論 AI 的未來——它究竟是福是禍?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其實都已經不是重點。我要說的是:現在不是在討論「要不要使用 AI」的時候了,而是該馬上開始「怎麼用 AI」。 開始被 AI 滲透 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不論社會的哪一個角落,都已經開始被
Thumbnail
AI 的未來 最近有許多人在討論 AI 的未來——它究竟是福是禍?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其實都已經不是重點。我要說的是:現在不是在討論「要不要使用 AI」的時候了,而是該馬上開始「怎麼用 AI」。 開始被 AI 滲透 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不論社會的哪一個角落,都已經開始被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人類是否能跟上其思維速度?本文探討AI看似被動回應的背後,是基於時代限制而放慢速度,如同時代對人類的憐憫。作者反思AI與人類時間流動的差異,並展望未來AI發展可能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最後以樂觀態度期許AI與人類共存。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人類是否能跟上其思維速度?本文探討AI看似被動回應的背後,是基於時代限制而放慢速度,如同時代對人類的憐憫。作者反思AI與人類時間流動的差異,並展望未來AI發展可能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最後以樂觀態度期許AI與人類共存。
Thumbnail
👉 AI時代來臨,許多媒體經常報導,AI將會取代人類的許多工作,這會讓你感到焦慮嗎?人類該如何善用AI的能力,提供你三個與AI協作的重要心態。
Thumbnail
👉 AI時代來臨,許多媒體經常報導,AI將會取代人類的許多工作,這會讓你感到焦慮嗎?人類該如何善用AI的能力,提供你三個與AI協作的重要心態。
Thumbnail
多數的AI題材獲利都已經算到2026年了 期望值跟本益比接受倍數沒有更大的胃口出現
Thumbnail
多數的AI題材獲利都已經算到2026年了 期望值跟本益比接受倍數沒有更大的胃口出現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試圖去接觸或者了解AI,你只是每天剉哩等。那麼你所恐懼的噩夢,終有一天會成為事實。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試圖去接觸或者了解AI,你只是每天剉哩等。那麼你所恐懼的噩夢,終有一天會成為事實。
Thumbnail
在媒體大肆報導、社群廣泛分享下,AI生成技術已經成為無人不知曉的話題。 如果說2023年是AI技術普及化的元年,我想應該沒有什麼人反對。 但熱潮發生後緊接而至的,就是一連串的社會恐慌....
Thumbnail
在媒體大肆報導、社群廣泛分享下,AI生成技術已經成為無人不知曉的話題。 如果說2023年是AI技術普及化的元年,我想應該沒有什麼人反對。 但熱潮發生後緊接而至的,就是一連串的社會恐慌....
Thumbnail
從去年火到現在,相信大家對於 AI 繪圖都不陌生,一夕之間,好像大家都成為藝術家了。 但,看著一張張圖產出了過程,我突然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作諷刺時代的梗圖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造和衝突的和諧 於是,開始用 AI 來幫北極熊發聲
Thumbnail
從去年火到現在,相信大家對於 AI 繪圖都不陌生,一夕之間,好像大家都成為藝術家了。 但,看著一張張圖產出了過程,我突然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作諷刺時代的梗圖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造和衝突的和諧 於是,開始用 AI 來幫北極熊發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