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類似科普文章,歡迎點愛心或者留言告訴我,感謝支持!
距離新冠疫情已經過去數年,感染症狀也漸漸流感化,不再有人對確診感到恐慌。
疫情開始數個月內,臨床試驗如火如荼進行,除了大家熟知的疫苗,其中最受矚目的研究,莫過於利用奎寧治療新冠。當時政府也投入資源確保奎寧原料充足。然而近期研究奎寧藥治療新冠病毒的原始國際論文遭撤回,該論文在短短四年多左右就被引用超過3,400次,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論文。這篇論文是由法國團隊所發表,其中一位共同作者Didier Raoult (現已退休)被認為多次違反臨床試驗的倫理批准(ethical approval),也就是可能在試驗過程中對受試者造成權益上的損害。
在論文發表時,其中一位共同作者Jean-Marc Rolain身兼該期刊的編輯(大概是球員兼裁判的概念),從投稿到發表只花了一天;一般而言從投稿到發表至少要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因為期刊會進行審核,文章也需要反覆校閱。很明顯該論文在發表過程走了捷徑。也有其他學者批判該論文的方法描述不夠明確,卻得不到作者正面回應。
當時該論文發表後,不僅各國政府紛紛批准使用奎寧藥來治療新冠,也有其他實驗室跟進深入研究,但在後續的研究中,被發現奎寧藥實際上對於治療新冠沒有幫助。
疫情當下,科學家無不希望盡快找到療法,能越早產出成果,就能拯救更多生命。然而做研究沒有捷徑,需要嚴謹地設計實驗,小心地驗證假說,否則得出的結果可能會誤導後續的研究方向,造成更多時間與金錢的損失。如何在加快發表與嚴格審核之間取得平衡,會需要學界共同評估。至於明顯有違學術倫理的情形(像是作者身兼編輯),則應該明確禁止,讓論文至少經過同儕審查再發表。
原論文網址(已撤回):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4857920300996?via%3Dihub
相關報導: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4014-9?utm_source=Live+Audience&utm_campaign=ffaf51a8ea-nature-briefing-daily-20241218&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b27a691814-ffaf51a8ea-5139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