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黑洞》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我們內心中,總是有些聲音牽絆著我們,讓我們把真實的自我隱藏起來,這些聲音就是內在黑洞。


如何走進黑洞,探索自己的內在,為自己找到答案,這本《內在黑洞》的好書,可以成為那道引領我們的光,和自己和解,走過人生困頓。


💟面對他人的指點,需懂得覺察自己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需要去面對及解決,有時我們會和家中長輩分享,他們總會給我們一些好心的建議,可是有些建議或提供的方法,不但不會帶來實質的幫助,反而徒增心煩而已。


像我自己,在工作之餘,還有一個興趣,就是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這有時需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有時會造成身體負擔,當我和我的母親分享時,她總是希望我不要把自己的身體,因為做過多的事情,而累壞了身體。


當下我的感受是,我知道母親的擔憂,可是她卻不知道這件事對我的重要性,讓我沒有感受到安慰,反而認為她不了解我的興趣而有些失落。


做和不做都陷入兩難,此時的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我看見我的情緒了,我願意承認、允許、接納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接受我母親對我的不理解,在從事我喜歡的事情後,找時間好好讓自己休息,不讓母親擔心。


真誠理解一個人身處的黑洞長什麼樣貌,就是最好的同理。傾聽而不予任何建議,就是不帶任何條件的接納。


如此一來,才能在關係壓力的黑洞中走出來,展現真實的自我。


💟兩性不平衡的黑洞,活出自我的存在


在傳統的社會裡,「重男輕女」的觀念不容易從根深蒂固中走出來,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把重心放在男孩身上,身為姐姐的我,就需無私的幫忙他。


從我懂事以來,接到家中電話,從未一開始關心自己的生活,而是要求自己協助弟弟所犯下的過錯,幫助他從錯誤中走出來。


我從來不曾拒絕這種請求,無形中承受無比的壓力,而我這個人在家庭存在的價值,就是不斷地付出;不斷地討好,而沒有了自我。


此時,書上提到,需改變討好姿態,開始為自己負責,並懂得連結自己的渴望。


所以,適時地將自己困難所在讓家人了解,而不再一味的付出,失去了自我。


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的,是否要讓自己更為強大,改變目前狀態,就都能幫助我們走出存在黑洞。


開始懂得回應,接納自己的感受,我們的世界才能更寬廣。


讓彼此的關心,從愛出發,而不是陷入孝順的黑洞中,學著愛自己,才能有能力愛別人。



💟愛自己的第一步,臣服於自己的覺察


生命中有許多的期待無法滿足,面對家人爭執或是孩子不聽從自己的話,我們都可能挑起情緒波浪。


唯有去面對我們情緒的起伏,才能體驗到我們對愛的渴望。


書上提到,佛洛伊德也曾提到,當我們成功恢復創傷事件的記憶,並激發伴隨的情緒,盡可能地描述事件細節、將感受訴諸於文字時,創傷便立刻消失。


如果能夠從覺察到接納、從理解再到發掘資源,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同樣可以運用這些能力帶著孩子走過風暴,如同自己航過驚濤駭浪一般,最終留下滿滿的能量。


所以書上介紹了一種方式,幫助我們覺察自己。走出內在黑洞。


提供一個簡單的情緒清單,包含:生氣、驚訝、恐懼、煩躁、挫折、孤單、害怕、尷尬、焦慮、緊張、內疚、懊惱、無助、著急、後悔、委屈、失落、心疼、悲傷。


試著將感受寫下來!我們可以藉由清單上的情緒來覺察與靠近自己。


在每一次衝擊事件的當下,練習先辨識自己的內在感受,如果能夠辨識出來,就先做一個深呼吸,然後在心裡面緩慢地告訴自己:

「我看見我的……了」

「我承認我有……的感受。」

「我允許我身體存在著……。」

「我接納並且擁抱現在的……。」

最後再一次深呼吸,靠近各種狀態下的自己。


最後,我們一定要好好擁抱自己,擁抱受傷的自己,記得給予自己力量,透過文字書寫自己的內在感受,全然接納自己。


誠摯邀請大家閱讀這本《內在黑洞》這本書,幫助自己活出內在感受,接受各種面貌的自己,擁有幸福自在的人生。



#李崇義、朱芳儀

#薩提爾帶你走過人生的困頓,與自我和解

#遠流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4第96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43會員
150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情動於中》深入探討情感在生活中的角色,從哲學角度分析情緒對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影響,涵蓋愛、孤獨、憤怒、羞愧、嫉妒、依賴等情緒,並探討文化差異對情緒表達的影響。本書引導讀者認識情緒,從中學習成長,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情動於中》深入探討情感在生活中的角色,從哲學角度分析情緒對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影響,涵蓋愛、孤獨、憤怒、羞愧、嫉妒、依賴等情緒,並探討文化差異對情緒表達的影響。本書引導讀者認識情緒,從中學習成長,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放下的祕密》這本書不僅是一部自我療癒的指南,還是一本強調心靈成長的著作。無論是希望突破自我限制,還是探索內在平靜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成長。 本篇文章提供《放下的祕密》的讀書心得,核心概念圍繞著「假我」和「自我覺察」,並針對常見的心理困境提供解脫方法。
Thumbnail
《放下的祕密》這本書不僅是一部自我療癒的指南,還是一本強調心靈成長的著作。無論是希望突破自我限制,還是探索內在平靜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成長。 本篇文章提供《放下的祕密》的讀書心得,核心概念圍繞著「假我」和「自我覺察」,並針對常見的心理困境提供解脫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閱讀《自我對話》的心得,並結合設計〈邁向自我接納的生涯探索課〉課程的經驗,探討自我認同的議題。文章摘錄書中精華片段,闡述接受自我優缺點、探索潛能與極限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在生涯探索的過程中,以新的角度接納負面特質,最終達到自我接納與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閱讀《自我對話》的心得,並結合設計〈邁向自我接納的生涯探索課〉課程的經驗,探討自我認同的議題。文章摘錄書中精華片段,闡述接受自我優缺點、探索潛能與極限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在生涯探索的過程中,以新的角度接納負面特質,最終達到自我接納與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最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特別是通過心理諮詢逐步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與人際互動的挑戰。文章探討了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情緒表達,以及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的反應模式,作者也反思了自我導向的完美主義與害怕被拋棄的心理,並表達了對學會面對情緒的渴望與追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最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特別是通過心理諮詢逐步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與人際互動的挑戰。文章探討了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情緒表達,以及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的反應模式,作者也反思了自我導向的完美主義與害怕被拋棄的心理,並表達了對學會面對情緒的渴望與追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心中存在的「內在黑洞」,並介紹了《內在黑洞》這本書,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探索自我、接納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壓力。作者分享了面對他人期待、兩性不平等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強調覺察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情緒清單的方式,讀者能夠學會如何辨識自身情感,進而活出自我,享受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心中存在的「內在黑洞」,並介紹了《內在黑洞》這本書,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探索自我、接納情緒和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壓力。作者分享了面對他人期待、兩性不平等和自我價值的挑戰,強調覺察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情緒清單的方式,讀者能夠學會如何辨識自身情感,進而活出自我,享受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愛自己來重養生命,每個人都能在成長中轉變,帶著理解與包容,跟隨內心真正的聲音去生活。內容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表達內心想法,並透過沉浸式生活來提升生活質量。此外,文章也介紹了一本書《把自己重養一遍》,邀請讀者探索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與找到幸福。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愛自己來重養生命,每個人都能在成長中轉變,帶著理解與包容,跟隨內心真正的聲音去生活。內容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表達內心想法,並透過沉浸式生活來提升生活質量。此外,文章也介紹了一本書《把自己重養一遍》,邀請讀者探索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與找到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重新理解自我價值及職業意義。通過與諮商師的對話,反思了創傷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並提出面對情緒的重要性。透過對過去的回顧,找出內心的力量,學會接受自我並以真實的自我面對未來,重塑人生的意義。本文激勵讀者保持自我認識,並探索如何從多樣的情緒中找到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重新理解自我價值及職業意義。通過與諮商師的對話,反思了創傷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並提出面對情緒的重要性。透過對過去的回顧,找出內心的力量,學會接受自我並以真實的自我面對未來,重塑人生的意義。本文激勵讀者保持自我認識,並探索如何從多樣的情緒中找到成長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