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是蝸牛又像是流水一般過去,早上出門的時候空氣會有著一些沁涼的青草味,從春天走向夏天的墨爾本,即將迎接第一個夏日的聖誕節,今年對此節日唯一的期待,是期待他趕快過去,延長的工作時間可以趕快回歸正常的狀態,工作至此可以說是滿兩個月了,在這個澳洲最老牌奢華(如果這個字存在於澳洲的話)零售業者體制內,完全用第二語言工作,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了(?)。
先說說這個工作的場域吧,這間店處在墨爾本市中心標誌性的購物街區,是這老牌的百貨公司的旗艦店之一,全棟樓層約莫有六百人在這裡工作,管理的結構大致區分sales 和operation兩個單位,總共有4位副店長,1個operation manager,全部會報給店經理,總共有五個樓層,大概有十幾個sales manager管不同的樓層,一層大概2-3個sales manager管,operation下面又有4-5位team leader,負責logistic & 日常的營運&ISF(這裡把一間店也當成出貨中心ISF負責處理訂單揀貨出貨,店舖即倉庫XD),這間店的業績大概一年兩百億新台幣,約莫跟台灣最大的新光三越台中店一樣,至於營業的利潤的話,第一次看到零售業的真實營運績效,只能說真的是“零售”業的毛頭小利。
澳洲的零售業挺有一些一致性的,有些是跟過去待過的澳洲品牌重視的事情很像:第一個是排班是隔週休週末這個原則,據說比起歐美各國人性化一點,但也因此創造出一個複雜無比的排班體制,每個人都在一個自己的循環裡面,好處是人離開了店上,會有別人幫你cover一些瑣事,所以不至於一直在一個擔心各種狀態的循環裡面(但依我看,在意的人就是在意XD),人不在店裡也無法處理,大家也有耐心等待事情的發生,白話說就是整體的完成事情的時間就是超級慢,哈哈哈。
第二個點,在所謂art of conversation上,這裡以零售為職涯的老牌銷售顧問們,有一套澳式的溫情服務體驗,不過說穿了,大抵是澳洲人愛聊天又casual的本性,從和顧客打招呼的方式,到隨口搭話的一個玩笑,我的團隊裡面那些做銷售做了十幾二十年的銷售業務們,可以說信手捻來,各自搭配自身的個性,都有一套讓自己開心也讓客人開心的對話哲學,本質上,因為非常簡單可以退貨換貨的整體政策環境,這裡的銷售不追求過於短視的push sales,比較重視聊得開心買的愉快,變成朋友這種長期的待客之道,但也跟他們的sales獎金很低,都是拿底薪比較多的架構環境大大相關(整體零售業的銷售顧問獎金應該不會大於整年薪資的10%)。
第三個點,在前東家的時候,常聽他們說,前線的銷售顧問很多有著各式本業,從音樂加到芭蕾舞者等不同職業,以為那是前品牌藝術性吸引來的人們,到現在這份工作才知道,那大概是澳洲零售業的常態,基本原因應該是來自於零售業彈性工時排班,這裡有casual,part Time,full time三種不同的人員編制,主要跟一週上班工作時數有關,但一個班可以從3小時到10小時,時間也跟不同的品牌不同機構需求有關,也因此,在團隊裡,我就有一個藝術家(不定時還有展覽),一個建築系學生,一個心理系學生,一個念航太工程的工程師,整個團隊其實很像墨爾本小小的社群,希臘裔,義大利裔,越南裔,台灣,中國,馬來人,印度人,紐西蘭人組成,挺有趣的。
重新成為menswear做一個sales manager好像回到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在賣場的工作,差別只是,呃,二十年的光陰已經過去,體力跟熱情早已不復當年,還有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公司洗腦,哈,另外還有多了些時間的世故,知道怎麼在這個體制裡面趨吉避凶,重新學習新的品類也算是有趣的,西裝在這個文化裡面的重要性比在亞洲裡面日常(或者重要)許多,各種不同的場合要著不同的西裝,搭配不同的配件才不至失禮,澳洲熱門的設計師品牌以及澳洲人對於澳洲品牌的擁護,還有各種飾品到dress shoes不同分門別類的知識,都是新的學習。
剛剛走過一年最大的黑五進入聖誕節的peak trade,上工的前兩個月就如此的刺激,可能也很符合我自己那個把人推到水裡,他就會學會游泳的理論,前兩個月蠻痛苦的,因為這裡跟其他的澳洲品牌一樣,induction等於沒有,IT跟硬體超級爛,我記得我上班三週後才能夠用連上公司的各式系統,retail速度又超級快,檔期是以四天到兩週計算,什麼東西都叫做ticket,還要學習用POS系統(我最討厭幫別人退換貨!還有gift receipt)做各種事情,還有phone order,能想像這裡還可以用電話做信用卡刷卡買東西嗎?同時team裡會有各式各樣的假別上班顧客的問題,還好交接給我的同事還在,人也算是好,根本就是急救專線,團隊也很可靠給力,根本可以獨自生存,也讓我慢慢可以跟上腳步,認識這裡的獨特工作環境。
加入DJ之前,身為一個在各種品牌工作將近二十年的人,對百貨零售業的想法就是那就是一個在凋零的業態跟環境,加入以後,嗯,還是覺得這是個逐日凋零的業態,光輝的年代已經逝去,但是,多了一層經濟地緣區域的理解,墨爾本這個澳洲第二大城,維多莉亞洲的經濟中心,在人們對“奢侈品”或者”精緻的生活品牌“或者”新“品牌有需求的時候,勢必要有個場域能夠提供這樣的環境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果百貨零售業者能夠守住我看到的那個毛頭小利額,也許還能持續下去,只是就在不同的equity fund股東之手中間換來換去,成就一種扭曲的商業體系共犯結構,如果消失了,大概也會有其他的形式價值交換來滿足一些需求,創造不同的生態體系,恆久並不存在,事物總有興衰,但在澳洲這個島國,利潤也小,我想也不容易有什麼其他的競爭者出現,也許這地方還能再撐個十年吧。
從與員工溝通的角度來看,這裡可以說是各種反面教材的集大成,首先,所有經理級以下的員工沒有公司的信箱(到底!),整個總公司和各店的溝通靠一個類似臉書的社群媒體宣傳佈達,檔期活動員工看不到,只有manager會看到,並且靠manager傳達,店上的銷售顧問看不到自己區域的業績也不知道整間店做多少業績,日常的重要事情靠manager來傳達(至於什麼是“重要”的,就別討論了,哈)一年也只有一次叫做road show的類似員工大會和christmas party(像是annual party),會讓大家聚集在一起,公司會軟性的“鼓勵”你參加,但是,都是在上班時間之外,並且不算加班時數(我真的覺得這樣很糟),因此整體執行的溝通是失能的,總公司的採購不懂店裡顧客跟產品的需求,商品的價格常常標錯價,店舖裡面,店長副店長,sales manager,銷售顧問是三種不同平行歪斜群體,各自有所思且不相干,有許多很寶貴的人才在各個地方,但都在survival mode當中,沒有長期的建構跟思考,有著大型組織中常見的溝通誤解,並不是一個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在這裡很重要創造價值的環境。
若要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這裡,我可能會用荒謬這個字,常常這黑色幽默會逗得我在很奇怪的場合大笑出聲,例如,這個老的歷史建築,各種手扶梯跟電梯常常壞掉,我上班兩個月,經歷兩次員工電梯壞掉,三次顧客被困在電梯,兩次火警事故(有一次是顧客在廁所抽大麻),無數次手扶梯故障,還有一隻鳥飛來賣場的五樓,跟我們一起上班將近三週,客人買了東西常常用完一週以後放回包裝裡若無其事地拿來退貨,穿過半年的鞋子自己弄壞了,拿來說事品牌製造有問題,要我們退款給他,還有澳洲連貼身衣物都可以試穿這件事情我著實驚訝(以後買回去的衣服都得洗過一次!),做大檔期的時候,衣架,standee告示架都像是戰爭物資,不夠沒有人會借給你,並且你得守好你自己的資產,因為過三週同樣的折扣會以不同的名義再次回來:P,到時候總公司看店會說你的ticket擺得不夠多,不夠commercial(到底是奢華的百貨公司還是折扣超多的大賣場啊?哈)。
如果有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我還在繼續的學習跟掙扎著吧,在這個澳洲經濟環境極差,據說是過去六十年來最低迷的就業市場中,荒謬的笑看這一切並且學習著,讓我建立多一點經濟自主性,空擋可以思考沈澱未來的方向,就且讓我用這黑色幽默繼續前進,並且度過第一個夏日聖誕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