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中年危機與心靈成長:心理醫師韓星姬的聆聽與啟發

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前看見標記著年紀的書籍,就會覺得過於實用了、過於簡化了同樣年紀面臨不同難題的讀者;但曾幾何時,我也到了不自覺拿起中年相關的書籍,開始關心起自己這個年紀的感受。

這本書的出版策略相當命中我這個目標讀者,第一,這是心理師寫給有中年危機感的讀者,第二,這是媽媽寫給步入人生中年的女兒,因此不是教科書一般的指南書,更多了一份溫暖與愛,與自己的孩子談天說地一般的輕鬆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完美的母愛關心照料感,滿滿的關懷感,很成功。

四十歲的族群一輩子都在拚輸贏,隨時都在衡量一切,活得比任何人認真,卻對自己最苛刻,這點讓老一輩的我格外心疼。現在的生活很不容易,也找不到比你們更努力生活的世代,妳卻一直不滿意自己,這點真的讓我很痛心。

作者韓星姬透過和女兒對話的方式,帶入曾經歷過的中年危機,也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與中年兒女一些鼓勵與支持。而更厲害的是,她就是克服中年危機的超級典範,當她在醫院工作與家庭都邁向穩定之際,而在快四十歲時決定赴美進修,五十歲決定創業開立診所,六十歲決定收起診所再次出國留學。她用實際行動告訴讀者的是,何時開始都不嫌晚,尤其在這人瑞時代,想像自己五十歲、六十歲想要的日子,現在四十歲開始行動都剛剛好。

插播:請大家務必看看韓劇《車淑貞醫生》,令人開懷的中年療癒喜劇,內心懷疑是否有以韓星姬作為範本啊!

她希望讓大家明白,以六十歲的年紀來看,四十歲真的很年輕,做任何決定都不嫌太晚,而少了年輕時期的隨波逐流與追逐功名,邁向中年更有經驗判斷自己擅長與想追求的是什麼,也是自己決定一切價值標準的年紀。

「請別過度期待。」人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偉大,所以,沒有成為了不起的人等於自己很差勁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但是,不論是維持著不上不下的現狀,還是拋下安穩做出新改變,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如何,還是盡可能的,第一個照顧好自己,只要能活著就好,她這句話真的令我感動,活下來,本身就是生命最棒的禮物,其他的坎,過得去就好。

四十歲的美好

  • 不再輕易評價了:年輕時容易對任何事看不順眼、容易憤世嫉俗、因為將好壞、對錯、善惡分得太清楚,這是年輕的權利,直到年紀長到理解事物沒有絕對,越不隨意評斷任何事了。
  • 不輕易受人影響了:盛年之時容易得失心、容易忌妒羨慕、容易比較同儕成就,但是當每個人逐漸發展出完全不同的出路與際遇時,你只剩下找尋自己安頓身心的路。
  • 更容易心平氣和了:看見自己的侷限、放下執念,而知道把心力放在可以改變的事情上,這是年輕時固執己見看不見的,平凡。

四十歲的練習

  • 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嗜好:不要對工作的要求拿到對嗜好的要求上,享受嗜好帶來的樂趣,去做遠比做得好更重要,培養享受其中的嗜好,而且持續的做。
  • 想像自己死後被記得的印象:這是對自己最真實的評價,也是自己賦予人生最後的價值,離現在的自己有多遠,這個距離就是現在開始值得去追求的意義。
  • 運動、理財、健康的心態:這三件事情現在就要做規劃,才能理想的老去。

令人感動的母親告白

其實裡面有幾段我讀到身為母親的真心,第一個是她願意無條件支持女兒的選擇:

  • 光是女兒被生下來的存在,就是值得愛的喜悅,無關乎女兒是否活得成功出色。
  • 無論女兒選擇,都希望女兒過著想過的生活,女兒開心,做媽怎可能不開心。
  • 當女兒逐漸獨立成家之後,逐漸脫離母親角色,回到自己「韓星姬」,解除了無限擔心的母職角色,才能和女兒維持既親密又自由的關係,保持適當距離,卻更緊密。

中年我輩們,但願大家都能過上想過的日子,無關他人,是自己的日子。

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韓星姬|商業周刊|2024

raw-image





avatar-img
36會員
130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不是開一間書店的故事,而是一個人在波濤洶湧的多難人生航行裡,終於找到停泊處的生命故事,停泊在世界盡頭的書店,而書店是她冒險人生裡的最後一章。
這是一本厭惡自我成長類書籍的前書店老闆所寫的自我成長書。
這篇文章探討了樸慧胤在森林中過的生活實驗,透過簡約生活反思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她的隨筆與哲理,並揭示了放棄傳統工作與追求物質的生活,讓她重新找到安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提出了面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勇氣,鼓勵讀者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找到舒適自在的存在方式。
我跟著枡野俊明與松重豐的對談,來到十牛圖之旅。即今、當處、自己:「在當下,在所在的地方,我好好活著」簡單,卻完美包含了所有禪學思想,拋下妄想,專注而深刻活著,一步一步的照顧腳下,生活即修行,一定會有所悟得。
「星星多得跟垃圾一樣。」 很喜歡啊,故事很好看很娛樂,也有很強的文學隱喻啊!
本文深入探討生命數字(生命靈數)的命盤,解釋如何透過數字分析瞭解自身的潛在優勢與情感模式。文章中介紹如何利用數字揭示人生課題,提供情緒與能量調配處方,並結合芳香療法與生活中的應用,幫助讀者找到內在的平衡與豐盛。適合對命理與自我探索感興趣的讀者。
這不是開一間書店的故事,而是一個人在波濤洶湧的多難人生航行裡,終於找到停泊處的生命故事,停泊在世界盡頭的書店,而書店是她冒險人生裡的最後一章。
這是一本厭惡自我成長類書籍的前書店老闆所寫的自我成長書。
這篇文章探討了樸慧胤在森林中過的生活實驗,透過簡約生活反思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她的隨筆與哲理,並揭示了放棄傳統工作與追求物質的生活,讓她重新找到安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提出了面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勇氣,鼓勵讀者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找到舒適自在的存在方式。
我跟著枡野俊明與松重豐的對談,來到十牛圖之旅。即今、當處、自己:「在當下,在所在的地方,我好好活著」簡單,卻完美包含了所有禪學思想,拋下妄想,專注而深刻活著,一步一步的照顧腳下,生活即修行,一定會有所悟得。
「星星多得跟垃圾一樣。」 很喜歡啊,故事很好看很娛樂,也有很強的文學隱喻啊!
本文深入探討生命數字(生命靈數)的命盤,解釋如何透過數字分析瞭解自身的潛在優勢與情感模式。文章中介紹如何利用數字揭示人生課題,提供情緒與能量調配處方,並結合芳香療法與生活中的應用,幫助讀者找到內在的平衡與豐盛。適合對命理與自我探索感興趣的讀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是我四十五歲生日。我送了兩份生日禮物給自己:一本由鍾穎老師翻譯的著作<中年之路>。另一份,則是我開始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本書作者張曼娟,是出版約五十部作品的暢銷作家;讀者橫跨四年級到七年級,或許是因為他的真誠,總是願意將人生不分好壞境遇的思索與探問,書寫與大家分享。最近他在臉書專頁提到「2016年,是我生命裡的低潮,寫作遇到瓶頸;長照正進入最艱苦的混亂時刻」就在那時,他收到主編邀請,最終產出《我輩中人》訴說著中年覺醒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是我四十五歲生日。我送了兩份生日禮物給自己:一本由鍾穎老師翻譯的著作<中年之路>。另一份,則是我開始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