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
《發現》選擇一種深刻而優雅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臺灣的一段歷史迷霧。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
這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繪本,
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自由與真相的價值。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陰暗的灰色,
這些顏色給人一種緊張、不安的感覺。
整個封面傳達出強烈的情緒,
主要圍繞著「隱藏」與「發現」的主題,
深刻地反映繪本《發現》的核心內容——
對一段歷史時期被壓抑真相的探究。
封面的人影、散落的書籍、
紅色的布幕和手寫的書名,
都共同塑造出一種隱約不安的氛圍,
並強烈暗示著歷史中那些未被揭露的真相和被忽視的聲音。
🔹本書處理歷史議題極為獨特,
作者沒有選擇慷慨激昂的控訴,
也沒有採用直白的歷史敘事,
而是以極具詩意的方式展開對話。
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象徵著在威權體制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漂浮的文件,
暗示著被刻意遺忘或掩蓋的歷史真相;
寂靜的空間,
則隱含著無數未能說出口的故事。
它讓我們意識到:歷史從來不是遙遠的過去,
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那些被監視的空間,
不禁會想到現今社會中無所不在的監控系統;
當我們注視那些破碎的文件,
則會聯想到當代世界中被選擇性遮蔽的真相。
🔹作者巧妙運用光影,
表達真相被遮蔽與揭露的辯證過程,
紅色幕布後的真實世界、
迷宮般建築中若隱若現的出口、
狹小房間裡透進的一縷光線,
都暗示著在威權體制下,
人們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如何在壓迫中保持對真相的渴望,
都暗示著威權體制對人民自由的箝制。
這些視覺元素不只是純粹的藝術表現,
更是對人性最深處的探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在處理光影時展現出極為細膩的掌控力。
那些光線並非劇烈的明暗對比,
而是如細雨般溫柔滲透入畫面,
暗示著希望雖然微弱,卻始終存在。
這種處理方式讓人想起,
許多在威權統治下依然堅持追求真相的人們,
他們的行動可能渺小,
卻如同黑暗中的星光,為他人指引方向。
🔹繪本中最引人深思的意象之一,
是那個具有強烈戲劇性的舞台空間。
作者透過舞臺這個場域,
巧妙呈現了威權統治下的複雜權力關係。
誰是表演者?誰是觀眾?
那些戴著面具的身影,究竟是主動演出?
還是被迫參與這場荒謬的戲碼?
🔹這個舞臺意象深刻的呈現威權統治的本質:
不只是單純的強制與服從關係,
更包含了一種複雜的共謀結構。
觀眾的沉默、表演者的配合、
以及整個社會的默許,
共同構成了這場持續數十年的集體悲劇。
🔹作品中運用了大量富有象徵性的視覺元素,
每一個都經過精心設計,
承載著深層的含義。
散落的文件暗示被刻意遺忘的歷史;
那個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揭示了在極權統治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這些符號的運用特別高明之處在於,
它們既是具體的視覺元素,
又具有普遍性的象徵意涵。
🔹這本繪本提醒我們:
威權統治雖然已經結束,
但其所反映的人性議題依然存在。
在當今社會中,或許看不到明顯的政治壓迫,
但其他形式的控制與限制卻可能無所不在:
輿論的壓力、社會的規範、
數位時代的監控等。
作為一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的繪本,
《發現》透過藝術的力量,
讓讀者自然而然進入思考。
這種方式尊重每個人的解讀空間,
同時也引導大家思考一些根本的問題:
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自由?
在面對壓迫時,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發現》用最優雅的方式,
提醒我們記住那些應該被記住的事。
它告訴我們:面對歷史,不需要慷慨激昂,
而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反思與對話。
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與過去對話的機會,
也是一次審視現在的契機。
🔹人權博物館從年底到明年上半年,
將舉辦一系列的人權親子活動,
包含導覽館內圖書館與闖關活動、
邀請歷屆人權繪本創作者與插畫家,
帶著孩子一起創作故事等等。
以上活動也都是免費參加。
相關資訊請看「國家人權博物館」。
《發現》
作者|陳威諺
出版|蔚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