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在繪本中與歷史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

《發現》選擇一種深刻而優雅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臺灣的一段歷史迷霧。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

這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繪本,

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自由與真相的價值。



raw-image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陰暗的灰色,

這些顏色給人一種緊張、不安的感覺。


整個封面傳達出強烈的情緒,

主要圍繞著「隱藏」與「發現」的主題,

深刻地反映繪本《發現》的核心內容——

對一段歷史時期被壓抑真相的探究。

封面的人影、散落的書籍、

紅色的布幕和手寫的書名,

都共同塑造出一種隱約不安的氛圍,

並強烈暗示著歷史中那些未被揭露的真相和被忽視的聲音。


raw-image

🔹本書處理歷史議題極為獨特,

作者沒有選擇慷慨激昂的控訴,

也沒有採用直白的歷史敘事,

而是以極具詩意的方式展開對話。

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象徵著在威權體制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漂浮的文件,

暗示著被刻意遺忘或掩蓋的歷史真相;

寂靜的空間,

則隱含著無數未能說出口的故事。


它讓我們意識到:歷史從來不是遙遠的過去,

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經驗。

當我們看到那些被監視的空間,

不禁會想到現今社會中無所不在的監控系統;

當我們注視那些破碎的文件,

則會聯想到當代世界中被選擇性遮蔽的真相。



raw-image

🔹作者巧妙運用光影,

表達真相被遮蔽與揭露的辯證過程,

紅色幕布後的真實世界、

迷宮般建築中若隱若現的出口、

狹小房間裡透進的一縷光線,

都暗示著在威權體制下,

人們如何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如何在壓迫中保持對真相的渴望,

都暗示著威權體制對人民自由的箝制。

這些視覺元素不只是純粹的藝術表現,

更是對人性最深處的探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作者在處理光影時展現出極為細膩的掌控力。

那些光線並非劇烈的明暗對比,

而是如細雨般溫柔滲透入畫面,

暗示著希望雖然微弱,卻始終存在。

這種處理方式讓人想起,

許多在威權統治下依然堅持追求真相的人們,

他們的行動可能渺小,

卻如同黑暗中的星光,為他人指引方向。



raw-image


🔹繪本中最引人深思的意象之一,

是那個具有強烈戲劇性的舞台空間。

作者透過舞臺這個場域,

巧妙呈現了威權統治下的複雜權力關係。

誰是表演者?誰是觀眾?

那些戴著面具的身影,究竟是主動演出?

還是被迫參與這場荒謬的戲碼?


🔹這個舞臺意象深刻的呈現威權統治的本質:

不只是單純的強制與服從關係,

更包含了一種複雜的共謀結構。

觀眾的沉默、表演者的配合、

以及整個社會的默許,

共同構成了這場持續數十年的集體悲劇。


🔹作品中運用了大量富有象徵性的視覺元素,

每一個都經過精心設計,

承載著深層的含義。

散落的文件暗示被刻意遺忘的歷史;

那個反覆出現的小丑面具,

揭示了在極權統治下人們不得不戴上的偽裝。


這些符號的運用特別高明之處在於,

它們既是具體的視覺元素,

又具有普遍性的象徵意涵。


🔹這本繪本提醒我們:

威權統治雖然已經結束,

但其所反映的人性議題依然存在。

在當今社會中,或許看不到明顯的政治壓迫,

但其他形式的控制與限制卻可能無所不在:

輿論的壓力、社會的規範、

數位時代的監控等。


作為一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的繪本,

《發現》透過藝術的力量,

讓讀者自然而然進入思考。

這種方式尊重每個人的解讀空間,

同時也引導大家思考一些根本的問題:

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自由?

在面對壓迫時,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發現》用最優雅的方式,

提醒我們記住那些應該被記住的事。

它告訴我們:面對歷史,不需要慷慨激昂,

而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反思與對話。

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與過去對話的機會,

也是一次審視現在的契機。


🔹人權博物館從年底到明年上半年,

將舉辦一系列的人權親子活動,

包含導覽館內圖書館與闖關活動、

邀請歷屆人權繪本創作者與插畫家,

帶著孩子一起創作故事等等。

以上活動也都是免費參加。

相關資訊請看「國家人權博物館」。



《發現》

作者|陳威諺  

出版|蔚藍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71會員
484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Thumbnail
2025/04/30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Thumbnail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9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2025/04/24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被漂亮簡約的封面和臺灣歷史題材吸引,故而買下了這本書,沒想到讀來驚喜連連。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被漂亮簡約的封面和臺灣歷史題材吸引,故而買下了這本書,沒想到讀來驚喜連連。
Thumbnail
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 《發現》選擇一種深刻而優雅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臺灣的一段歷史迷霧。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 這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繪本, 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自由與真相的價值。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陰暗的灰
Thumbnail
在數位資訊爆炸的時代, 《發現》選擇一種深刻而優雅的方式, 帶領讀者走進臺灣的一段歷史迷霧。 透過精心設計的視覺語言, 這本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繪本, 讓我們重新思考人性、自由與真相的價值。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和陰暗的灰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活在在網路世代與社群媒體興盛的當代, 從網路資訊化為真實力量帶來的衝突。 如何辨識真假重啟溝通? 如何增進理解化解歧見?
Thumbnail
活在在網路世代與社群媒體興盛的當代, 從網路資訊化為真實力量帶來的衝突。 如何辨識真假重啟溝通? 如何增進理解化解歧見?
Thumbnail
《閱讀的島》雜誌第6~13期,封面以插畫為主,每期以不同的風格插畫呈現。
Thumbnail
《閱讀的島》雜誌第6~13期,封面以插畫為主,每期以不同的風格插畫呈現。
Thumbnail
博物館的刊物除了研究性質的專欄,更多時候對話的對象來自於一般社會大眾,如何與你的觀眾溝通,引導他們對博物館陳列的館藏、展覽產生互動或興趣,就成了博物館館員高手過招的戰場。
Thumbnail
博物館的刊物除了研究性質的專欄,更多時候對話的對象來自於一般社會大眾,如何與你的觀眾溝通,引導他們對博物館陳列的館藏、展覽產生互動或興趣,就成了博物館館員高手過招的戰場。
Thumbnail
展區內容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的知識性繪本,從六零年代的「中華兒童叢書」,七八零年代成套百科代表「漢聲小百科」,九零年代單本台灣自然科學家繪本,如邱承宗的「蝴蝶」等。第二部分是邁向未來的知識性繪本,說明現代知識性繪本以圖像為主角,文字為輔,打破文字的疆界,讓人能夠靠著圖像理解內容。
Thumbnail
展區內容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的知識性繪本,從六零年代的「中華兒童叢書」,七八零年代成套百科代表「漢聲小百科」,九零年代單本台灣自然科學家繪本,如邱承宗的「蝴蝶」等。第二部分是邁向未來的知識性繪本,說明現代知識性繪本以圖像為主角,文字為輔,打破文字的疆界,讓人能夠靠著圖像理解內容。
Thumbnail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Thumbnail
臺灣風雨飄盪四百年,從原住民的母土,經歷數個外來政權走到中華民國,這塊土地上的紛擾、真相,可能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淡忘,但仇恨、心結與集結而成的意識並不如此,甚至在黨國時代教育體制所形成的威權遺緒下,反而日益壯大,成為人們理解民主、多元想像的隱形阻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