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在校門口接到補習班的傳單,身旁的孩子馬上反應很大地說:「我不要補習!」
原來,孩子以為接過傳單之後就代表著要把他送進補習班,難怪如此緊張地不希望我與補習班的人員交談。
雖然我是屬於極少數不希望孩子補習的家長,但也完全能理解許多雙薪家庭在無後援的情況下只能把孩子送進補習班,或是苦無心力與體力輔導小孩課業的辛苦家長。
我察覺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課業上的焦慮跟過去比起來有日益升高的趨勢,除了課業難度大幅的提升,也更有讓孩子進去明星學校的憧憬。
於是,一邊哀嘆著孩子很可憐之餘,又一邊把孩子送進補習班,而這還不打緊,其他才藝更不能少,致力於把孩子的每天行程排得滿滿,倘若孩子也很樂在其中或適應良好也罷,但天生有些障礙影響到日常行為的孩子也被逼著按表操課,實在是很令人感到心疼,卻也無可奈何。
沒想到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思維始終沒有消失,也代表著許多家長認為「學習」這件事是有黃金時期,彷彿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機會追趕,於是過去被唾棄的填鴨式教育看似再也沒有人推崇,但取而代之的是讓孩子接受更多看似「活潑」的課程,而沒有考量到孩子是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或自由支配生活的權利。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都是被其他人所安排,那他還會有時間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嗎?
或許支配者會搬出既定的台詞說:「我的安排都是為你好。」但所謂的「好」為何不是自己去定義,而是由他人認定呢?
我知道肯定有許多人會說小孩子還小,他哪有什麼判斷能力?但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先思考的是我們可曾給過他們多少判斷的機會?還是內心深處希望他們不要有太多的思考,以免自己的計畫遭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