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酪露」是我們部落的族語名字,但怎麼現在就被稱作「馬兒村」了呢?
芋頭是排灣族的主食之一,在部落的日常餐桌上,以及各種慶典場合,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例如傳統美食cinavu(吉拿富)和kuljai(芋頭粉小腸),就以芋頭粉為主要原料,因此芋頭是部落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芋頭一年收成一次,通常在年初播種,年末收穫。種植的第一步是選地、整地,接著把之前收成的健康芋頭(子芋)作為種子,並按照均等的間隔種植,確保土地利用的最大化。生長期間還需要進行多次的除草工作。
收成數量若很多,可以用草蓆(sekam)將芋頭、芋頭乾(aradj)捲起來儲存。為了防老鼠,以前還會設置夾子陷阱;或者鋸開中空的木頭,清理乾淨後,在底部放上木板,再將芋頭、花生、小米等食物放入,上面蓋上石頭防護。也有一種方法是用石板圍成四方型,上方再蓋住。這樣不僅防鼠,也能保持通風乾燥。
在舊馬兒有著多種不同種類的芋頭,但現在因為氣候和土壤條件不適合種植,那些芋頭在新馬兒已很少見到了。長者稱每種芋頭都有媽媽(kina)和小孩(picil),即母芋和子芋。從外觀上來看,母芋通常是圓形,而子芋則比較長。
以下介紹幾種長者記得特徵的種類:
除了水煮、蒸煮芋頭之外,長者們還分享了許多不同的吃法,「芋頭全身的用途很多,我們不會浪費它。」
芋頭的葉子(uming)可以剪下來曬太陽,把水份曬乾,拿去包成qavai。芋頭的莖(supi)可以食用,把水份曬乾就可以拿來炒豬肉。烘烤成芋頭乾後,還可以進一步打成芋頭粉,做成用假酸漿葉所包的吉拿富(cinavu)、芋頭粉香腸(qinapiljan/kuljai);或是煮成粥;或是跟高麗菜一起搭配成菜,就是部落常稱的「懶惰cinavu」。
烘烤使芋頭延長了保存期限,還方便攜帶,成為去田裡或打獵時的必備口糧。長者說,「芋頭乾雖然剛吃不覺得特別飽,但它在胃裡會慢慢膨脹,讓人不容易餓」,無聊或休息時咬上幾口,就能獲得長時間的飽足感。
烘烤芋頭需要先修剪外殼上的鬚根、葉子,修整後再按大小分類,「把kina(母芋)中較大的選出來,再拿kina中較小的,再換picil(子芋)。」
製作芋頭乾的烤窯稱為leku,傳統上是用石板或石頭搭建,現在多用磚頭砌成。窯頂設有倒梯形的烤網,構造上是前窄後寬,前低後高。在leku裡火力最強的部分位於後端,因此最大的芋頭會放在最熱、最上面的地方,再依照大小順序排好。
開始烘烤後,隔兩三個小時,就需手動將芋頭翻面,才能確保受熱均勻。當芋頭表面摸起來變硬,就差不多好了;此時較軟的芋頭要往上移,硬的芋頭放下方,這個過程需要持續反覆。
當芋頭烤至乾硬,就可以取出去皮,去皮的方法頗具巧思,過去是兩人一組,將芋頭放入竹籃,前後搖動,使芋頭在籃中滾動以摩擦去皮,現在則有自動滾動的去皮機輔助。待所有芋頭完成去皮後,給太陽曬乾,就可以收存享用。
長者說以前烘芋頭是男生的工作,烤的時候又熱又多煙,眼睛都睜不開。
在舊馬兒時每家每戶都會自己烘芋頭乾,但現在少見了,多半是託人協助,只較常看到長者們會把芋頭乾放在路邊曬太陽,他們說是因為要殺蟲,或是變得比較潮濕了就給太陽曬一下。
芋頭乾可以挑品質較好的做成排骨湯,剩下的敲成小塊,放入機器中磨成粉(傳統上是用杵臼)。芋頭粉(ragrag)就可以做成許多傳統美食。
Valjulu青年力跟隨部落vuvu、ina們的農事活動,紀錄了作物從收穫、加工,再到製成傳統美食的過程,更深刻地認識了傳統作物在部落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蘊含的故事與意義。
小米、芋頭是部落的傳統作物,是我們的生活支柱,也是文化的根源。從食用到應用,它們在部落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生活方式正在改變,但它們所體現的價值觀——互助、分享、尊重自然——將永遠是馬兒部落的核心價值。
高玉英 孔順興 蕭玉桃 林哲星 蔡明珠 陳玉蘭 蕭美花
蔡勝來 彭桂華 彭桂梅 范富源 龔明珠 林光輝 葉金菊
邱芳榮 戴春花 羅銀花 蔣信雄 林鳳蓮 柯美枝 宋玉花
高日德 馮麗婆 蕭美玲 阮來銀(賽嘉部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