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從田野到味蕾-小米樹豆鹹湯圓Linipuru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了這麼多以前的故事,那現在呢?現在又是如何處理小米的?瓦酪露部落常吃的「小米樹豆鹹湯圓」又該如何製作呢?

我們訪問了幾位部落中目前還在種植小米的長者與婦女,根據他們的經驗所給的建議為下:

YT教學影片

https://youtu.be/4789ZjMdybA



採收

  • 在馬兒播種小米,需要撒肥料,大約兩個月後可拔草、疏苗,增長後至收成需花費約三到四個月的時間。
  • 可架網防鳥。
  • 可每天澆水一次,或兩天澆水一次。
  • 收成後整地時可把葉子燒掉當成肥料,鬆土後可再次播種,一年約可收成兩次。
採收

採收


曬乾

  • 部落通常拿墊子鋪在家前的馬路,將小米攤平曬太陽,因為曬乾的小米比較容易脫殼。
  • 大太陽時可曬兩到三天即可,不然可能需要曬到一個禮拜左右。
曬乾

曬乾


分粒

  • 使用分粒機,將小米粒與小米梗分離。
脫粒機

脫粒機

脫殼

  • 脫殼前記得將小米簡單篩網,把殘留的梗篩除避免機器卡住。
  • 使用脫殼機脫殼。
  • 脫殼後的小米即可煮熟食用。
脫殼後的小米

脫殼後的小米


泡水

  • 將小米泡半天至一天的水。
泡水

泡水


磨粉

  • 將泡過水的小米,倒掉水後放至磨粉機(huahua)。
  • 磨粉機上面的桶子裝水,下面的桶子裝小米,最下面的出口可用米袋裝,方便之後過濾。
磨成漿狀的樣子

磨成漿狀的樣子


濾水

  • 把水濾出後,會凝固成麵團狀,就可直接做qavai(小米糕),若要兩三天後才製作,則需將lamug(麵團)放進冷凍,不然容易變質。
過濾

過濾


(備料)小米樹豆鹹湯圓Linipuru

  • 樹豆、豬肉、小米麵團lamug、鹽巴、食用水。


煮樹豆湯

  • 清洗樹豆後,加入鍋中,水煮至樹豆軟化。
  • 水要放多一點不然會沒湯喔。
水煮樹豆

水煮樹豆


切豬肉

  • 豬肉切小塊,以鹽巴調味,備用。
  • 可以是五花肉、後腿肉都可,看個人口味。


分糰

  • 將小米麵糰搓揉鬆開,若太乾可加水,成糰後分成長條狀。
  • 再將條狀分成便於入口的塊狀
  • 搓揉前可預先將麵粉灑在桌上,避免沾黏。
raw-image


包餡

  • 將豬肉包入在麵團中,搓揉成湯圓狀。
  • 每顆分開放置,以免互相沾黏。
raw-image


煮熟

  • 另煮開一鍋水後,將揉好的湯圓投入,煮熟後湯圓會慢慢從水底浮上來。
  • 若要避免黏鍋底可用湯勺輕輕地翻攪。
  • 煮熟後,用漏勺將湯圓盛起,放入之前煮好的樹豆湯中,即完成製作。


完成

  • 即可食用
小米樹豆鹹湯圓

小米樹豆鹹湯圓


【資料來源】

  • 受訪者(依訪問順序)|

高玉英長者 孔順興牧師 林美芳老師 蕭玉桃耆老

林哲星議長 蔡明珠長老 陳玉蘭長老 蕭美花長老

蔡勝來耆老 葉美花老師 彭桂華長者 彭桂梅長者

  • 編輯校訂|葉美花老師
  • 撰寫|Valjulu青年力
  • 日期|113年5月


avatar-img
2會員
4內容數
Valjulu(瓦酪露)是我們部落的名字,我們是一群希望為部落注入活力、守護文化的青年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aljulu青年力 的其他內容
小米曾是瓦酪露的生活支柱,也是文化的根源。從食用到應用,小米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團隊與部落的長者、婦女合作,紀錄了小米從收穫、加工,再到製成傳統美食的過程,更深刻地認識了小米在部落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小米曾是瓦酪露的生活支柱,也是文化的根源。從食用到應用,小米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團隊與部落的長者、婦女合作,紀錄了小米從收穫、加工,再到製成傳統美食的過程,更深刻地認識了小米在部落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人類,最早可能是以小米當作主食的。有許多考古證據都指出小米在黃河流域是很重要的作物。雖然後來被小麥與水稻取代,但是小米到現在還是當地人的主食之一。 也因此,在古老的農書中,當然也會記載小米的種植。《齊民要術》將小米稱為「穀」,並且說「穀田必須歲易」。 最近的研究,確認了書中的觀察!
Thumbnail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於112年11月25日舉辦【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暨示範活動,有幸被邀請參加記者會外,也參與了下午的小米教具的示範體驗活動。 主辦方非常貼心,還寄了超可愛的邀請卡,活動現場的布置也是讓人感到溫馨。本文將分享小米雜糧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體驗活動~ 【當我們農在一起】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Thumbnail
食農教育試辦課程,提供免費服務,若有課程需求,歡迎電話聯繫或私訊粉專預約時間 ◆ 食農教具 x 小米觀察盒 ◆ 小米觀察盒-觀察原來是這樣 ◆ 小米觀察盒-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 ◆ 小米觀察盒-種植,自己的田自己種!!
Thumbnail
0419:甘蔗雞燜筍絲、蒜香肉燥四季豆、香煸小黃瓜、水煮蛋 前一天先備料 甘蔗雞(我買元榆牧場甘蔗雞)、半顆洋蔥 公婆愛心滷肉 牛小排 蔥花與香菜 蒸雞蛋 四季豆洗淨瀝乾,切段 -----------------------------------------------------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這是用紫薯做的一道氣炸鍋點心, 材料與紫薯餅差不多, 只是多添加了一項桂花釀。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無麩質酥皮濃湯,熱騰騰上菜了! 這次實驗米酥皮,一開始並不是為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人類,最早可能是以小米當作主食的。有許多考古證據都指出小米在黃河流域是很重要的作物。雖然後來被小麥與水稻取代,但是小米到現在還是當地人的主食之一。 也因此,在古老的農書中,當然也會記載小米的種植。《齊民要術》將小米稱為「穀」,並且說「穀田必須歲易」。 最近的研究,確認了書中的觀察!
Thumbnail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於112年11月25日舉辦【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暨示範活動,有幸被邀請參加記者會外,也參與了下午的小米教具的示範體驗活動。 主辦方非常貼心,還寄了超可愛的邀請卡,活動現場的布置也是讓人感到溫馨。本文將分享小米雜糧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體驗活動~ 【當我們農在一起】
Thumbnail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Thumbnail
食農教育試辦課程,提供免費服務,若有課程需求,歡迎電話聯繫或私訊粉專預約時間 ◆ 食農教具 x 小米觀察盒 ◆ 小米觀察盒-觀察原來是這樣 ◆ 小米觀察盒-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 ◆ 小米觀察盒-種植,自己的田自己種!!
Thumbnail
0419:甘蔗雞燜筍絲、蒜香肉燥四季豆、香煸小黃瓜、水煮蛋 前一天先備料 甘蔗雞(我買元榆牧場甘蔗雞)、半顆洋蔥 公婆愛心滷肉 牛小排 蔥花與香菜 蒸雞蛋 四季豆洗淨瀝乾,切段 -----------------------------------------------------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這是用紫薯做的一道氣炸鍋點心, 材料與紫薯餅差不多, 只是多添加了一項桂花釀。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無麩質酥皮濃湯,熱騰騰上菜了! 這次實驗米酥皮,一開始並不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