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打工族》讀後感:以人為本才能長久經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身生產謀利之人沒有顧及仁義道德的責任,多年來我對此深感痛惜。── 澀澤榮一,日本資本主義之父


𝗜𝗻𝘁𝗿𝗼

日本1986年-1991年的「泡沫景氣」,是因為消費者/投資人對於經濟成長有非理性的預期心理,而曇花一現的榮景。當時美金貶值使日幣相對升值,加上政府實施低利率政策,銀行儲蓄吸引力降低,大眾轉而將資金投入高回報的股票、房地產市場。

然而實體經濟追不上投資熱潮,一旦投機心態趨緩,虛幻的美麗泡泡便開始破裂──股市與房市崩盤,許多銀行和公司破產、消費者被套牢或陷入債務,日本「失落的十年」於焉開始。

隨著經濟衰退而來的就業冰河期,在低谷時甚至每兩位畢業生,就有一位找不到正職,只好先成為「打工族」;殊不知三十年過去,已步入中年的他們,依然是打工族。

打工族又怎麼樣呢?作者替我們追問了這個問題。她長期記錄一群被拋在就業市場底層的勞動力,如何經歷低薪、過勞、沒保障及婦女歧視等困境;同時也反思政府部門作為,並試圖從優良企業尋找火花,提出解套方法。本書呈現出日本經濟內部真實的一面,是一本優秀的紀實報導。


𝗟𝗲𝘃𝗲𝗹

易。用真實故事道出打工族的處境,淺顯易懂卻富有深義。


𝗧𝗮𝗸𝗲𝗮𝘄𝗮𝘆

由於日企一向以錄取應屆生為主流,因此在就業困難時期的畢業生,因找不到正職而先以兼職形式工作。然而社會對打工族已有既定印象,加上工作內容通常無法累積技術,即便失業潮已過,他們也很難優先被錄用為正職。而兼職者除了社會保險不完備,也夾在派遣公司與企業之間,面臨剋扣薪資福利、解雇制度不透明的問題,往往淪為低薪且過勞的免洗勞動力,影響身心健康與婚育能力,衍生更多社會成本。

為解決問題,日本勞動省當然提出政策,但利益導向的企業們始終下有對策,反而出現其他問題亂象。其實不只是打工族,從書中能看出「社畜文化」其實不分職別地瀰漫在全日本社會裡,只是兼職者的處境相較於正職,又更為艱辛。

不過除了點出問題本質,更令人激賞的是小林美希進一步提出解方:職缺配對的徵才法,以及「以人為本」的良心企業。首先是打工族比例最低的富山縣,靠著縣政府舉辦多元活潑的徵才活動,讓在地企業與求職者彼此認識,使錯誤的媒合配對機率減少,成功吸引了青年返鄉與人才移住。

接著是不迴避雇主責任、不鑽法律漏洞的良心企業。他們重視員工福利,鼓勵員工成長,建立超彈性工時、前後輩制度、真·性別友善職場……等,讓員工能兼顧家庭、安心就業,為公司提供更高品質的忠誠與貢獻,因此最終獲益者仍是資方。總而言之,唯有當企業做出表率、政府推波助瀾,才能打破勞動市場的負循環,真正改善社會整體經濟環境。


𝗥𝗲𝘃𝗶𝗲𝘄 4⭐️

單刀直入地切入主題,問題意識清晰,還提出了具參考性的建議。精簡又不失力道!


𝗜𝗻𝗳𝗼

作者:小林美希 こばやし みき

譯者:呂丹芸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5/19

電子書:EPUB流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流 | Read with the Flow
0會員
9內容數
嗨大家,歡迎來到書流。 這裡會有閱讀心得,以及一些我看見、聽說,或者杜撰的故事;也許還有生活隨筆/影像紀錄。喜歡就看看,不要錢。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28
引發他思考「生命的存在與消亡」這個主題,包含在世者與亡者之間的關係、人生不同時期的心理轉變,以及萬物消長的韻律。藤原將這些個人感悟呈現於書中,因此本散文集尤其適合想借他人之眼,從日本庶民社會的人景與物景當中,探尋人生觀的讀者。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2/19
兩百年前,這裡是泰雅族與客家人交鋒的場域。在那之前,漢人已蠶食新竹平原、桃園台地的平埔族部落;在那之後,日本殖民者指揮著漢人,闖入泰雅族最後的社域。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2024/11/21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打工族又怎麼樣呢?作者替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她長期記錄一群被拋在就業市場底層的勞動力,如何經歷低薪、過勞、沒保障及婦女歧視等困境;同時也反思政府部門作為,並試圖從優良企業尋找火花,提出解套方法。本書呈現出日本經濟內部真實的一面,是一本優秀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打工族又怎麼樣呢?作者替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她長期記錄一群被拋在就業市場底層的勞動力,如何經歷低薪、過勞、沒保障及婦女歧視等困境;同時也反思政府部門作為,並試圖從優良企業尋找火花,提出解套方法。本書呈現出日本經濟內部真實的一面,是一本優秀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繭居族指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無法就業的年輕人搬回家中與父母同住。相對的,中年打工族則是持續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惟其遭遇並沒有改善。文章內容探討了日本就業冰河期帶來的族群壓力,以及如何在職災補償中認定憂鬱症的相關條件。
Thumbnail
繭居族指的是在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無法就業的年輕人搬回家中與父母同住。相對的,中年打工族則是持續在職場上工作的人,惟其遭遇並沒有改善。文章內容探討了日本就業冰河期帶來的族群壓力,以及如何在職災補償中認定憂鬱症的相關條件。
Thumbnail
大概是進入業界工作後、才深刻體驗到何謂階級複製,進入一般公司的財務會計職務,畢竟是管理錢的工作,得要是老闆信任的人物或是核心幕僚,職務範圍要處理公司的投資款項,也接觸了幾位股東與投資人。他們的用錢日常,是我這老百姓難以想像的日子。
Thumbnail
大概是進入業界工作後、才深刻體驗到何謂階級複製,進入一般公司的財務會計職務,畢竟是管理錢的工作,得要是老闆信任的人物或是核心幕僚,職務範圍要處理公司的投資款項,也接觸了幾位股東與投資人。他們的用錢日常,是我這老百姓難以想像的日子。
Thumbnail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在b站把《集体降职》这部电视剧看完了。 这片子传承了一贯的日剧的热血风格,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有亮点,但我想从这部剧的设定以及这部剧想传达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聊聊他。 昭和荣光-努力就有奇迹 日本在二战投降之后,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 1955年—1960年间平均成长率达到10%。
Thumbnail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在b站把《集体降职》这部电视剧看完了。 这片子传承了一贯的日剧的热血风格,剧情说不上有多么的有亮点,但我想从这部剧的设定以及这部剧想传达的一些社会价值观来聊聊他。 昭和荣光-努力就有奇迹 日本在二战投降之后,进入了战后重建时期, 1955年—1960年间平均成长率达到10%。
Thumbnail
在走過了青壯年期之後的某一天,不管或早或晚,總有一天你會突然從睡覺中嚇醒,然後焦慮或沮喪地發現,日子怎麼一天重覆一天,工作職位也顯然升遷無望,「難道,我就這樣過一生嗎?」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腦海後,也許從此糾纏著自己,失去熱情與活力,久而久之,覺得生活了無生趣。
Thumbnail
在走過了青壯年期之後的某一天,不管或早或晚,總有一天你會突然從睡覺中嚇醒,然後焦慮或沮喪地發現,日子怎麼一天重覆一天,工作職位也顯然升遷無望,「難道,我就這樣過一生嗎?」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腦海後,也許從此糾纏著自己,失去熱情與活力,久而久之,覺得生活了無生趣。
Thumbnail
一個激起人們擁有慾望的書名,「讓錢自己流進來」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擁有這樣個機制,要做些什麼、需要什麼能力、擁有什麼條件,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定很多人有許許多多的好奇。很多事無法理解,作者用故事的形容來告訴我們,雖然顯易懂但意義深遠,在接觸投資理財及創業的朋友們,很多故事在學習當中也許都知道,這
Thumbnail
一個激起人們擁有慾望的書名,「讓錢自己流進來」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擁有這樣個機制,要做些什麼、需要什麼能力、擁有什麼條件,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定很多人有許許多多的好奇。很多事無法理解,作者用故事的形容來告訴我們,雖然顯易懂但意義深遠,在接觸投資理財及創業的朋友們,很多故事在學習當中也許都知道,這
Thumbnail
最近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投資風潮,從台股、美股、ETF、懶人投資術、小資族也能理財…等等,在這個風氣下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高度開槓桿、違約交割、投資詐騙,甚至是跨國飆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不過,這些現象都必須建立在每個月有盈餘的狀態,哪怕是一千多塊,也還是代表自己掌控著的生存權。
Thumbnail
最近台灣社會瀰漫一股投資風潮,從台股、美股、ETF、懶人投資術、小資族也能理財…等等,在這個風氣下也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高度開槓桿、違約交割、投資詐騙,甚至是跨國飆股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不過,這些現象都必須建立在每個月有盈餘的狀態,哪怕是一千多塊,也還是代表自己掌控著的生存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