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Earth最新推出的生態紀錄片《亞洲》是一部以亞洲自然生態為主題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也是BBC首度聚焦於這片幅員遼闊、文化多樣的大洲。本片耗時四年拍攝,足跡遍及亞洲多個地區,其中台灣的取景和生態展示引發熱烈關注,展現了台灣的自然之美和生態價值。
《亞洲》紀錄片拍攝團隊在台灣停留多時,專注於捕捉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他們的鏡頭記錄了台北市區的大赤鼯鼠在夜間滑翔超過150公尺的壯觀場面,以及棲息於城市白蠟樹上的獨角仙,生動呈現了都市與自然的微妙共存。片中還聚焦於台灣的重要生態角色物種,如黃腳虎頭蜂、蜜蜂與蜂鷹,展現了台灣多樣的生物圈及其生態意義。
製作人喬尼·基林表示:「台灣是個令人驚嘆的地方,這裡的自然生態不僅豐富多樣,更展現出與眾不同的生命故事。」他透露,拍攝大赤鼯鼠的準備工作耗時一年,只為捕捉其滑翔的精彩瞬間,足見紀錄片團隊對細節的專注和自然生態的尊重。
紀錄片製作過程充滿挑戰,從變化多端的天氣到動物行為的不可預測性,都成為團隊必須克服的困難。例如,拍攝大赤鼯鼠的滑翔畫面時,動物的即興行為屢次超出預期,考驗了團隊的耐心和技術。此外,在拍攝攻擊性動物如黃腳虎頭蜂時,團隊成員需要全副武裝,以確保安全。
技術上的挑戰亦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包括器材設備的維護以及跨國拍攝中繁瑣的許可手續,無一不彰顯出這部紀錄片背後的艱辛付出。
除了台灣,《亞洲》的拍攝地涵蓋了亞洲其他重要的自然地點,包括西藏高原、戈壁沙漠和尼泊爾的叢林地帶。紀錄片甚至成功捕捉到孟加拉虎的罕見捕獵行為及菲律賓海黑尾真鯊的驚險捕食場面,將亞洲各地的壯麗自然景觀和珍稀動物呈現在全球觀眾眼前。
擔任紀錄片旁白的台灣藝人李霈瑜(大霈)表示,這次合作讓她對自然有了全新的理解。身為潛水愛好者的她,特別對第一集「海浪之下」中所展現的海洋生態深感震撼,甚至坦言自己忍不住想跳進海中與生物親近。她也強調,參與這樣一部改變人類看待世界的作品,對她而言是一份榮耀。
《亞洲》不僅是一場視覺饗宴,更傳遞了生態保護的迫切訊息。透過展示台灣和亞洲其他地區的自然生態,紀錄片希望引發觀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行動,並重新認識亞洲作為地球自然資源寶庫的地位。
紀錄片《亞洲》自2024年11月17日起,於每週日晚間7點55分在BBC Earth頻道首播,同步上架台灣大哥大MyVideo及HamiVideo平台,首週將特別連播兩集。
透過《亞洲》,全球觀眾將見證亞洲自然的壯麗與脆弱,也看見台灣之美在世界舞台上的耀眼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