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危機就是轉機,在Morgan Housel 的《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一書中,探討了「危機與創新」間的關係。透過過往歷史案例,Housel說明了為何重大創新往往源於危機時刻,對於企業經營者和投資人來說,顯得格外重要。
書中指出一個貫穿歷史的真理:最劇烈的變化與最重要的創新,往往不是在順境中誕生,而是在危機時刻應運而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為例,在面臨國家存亡之際,科學家們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能力。這個計畫不僅匯集了當時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更創造了全新的組織與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跨領域合作的模式,至今仍影響著現代大型研發專案的運作方式,如 SpaceX 的火箭研發計畫。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 1932 年經濟大蕭條期間,雖然將近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失業,股市暴跌近 90%,但這個時期卻是美國歷史上最具生產力與技術進步的十年之一。經濟學家 Alex Field 的研究指出,從 1929 年到 1941 年,美國的經濟產出增加了 40%,而總工時卻幾乎沒有增加。這種效率的提升,主要來自於創新的生產方法和管理制度。
在大蕭條時期,創新不只發生在科技領域。第一間超市就誕生於 1930 年,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當時的創新源於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四分之一人口失業的情況下,如何更有效率地銷售食品?」這促使零售業轉向自助式購物模式,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這種創新模式直接影響了現代零售業的發展,從沃爾瑪到亞馬遜,都能看到這種效率導向思維的延續。
工廠生產也在這段期間有重大突破。根據經濟學家 Robert Gordon 的研究,1930 年代的工廠每小時產量增加了 41%,遠超過 1920 年代 21% 的成長率。這些改進主要來自對 Henry Ford 裝配線概念的改良和創新應用。這種精實生產的理念,後來被豐田汽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豐田生產系統。
更有趣的是,教育發展也在危機中找到新方向。由於就業機會減少,更多年輕人選擇繼續升學,推動了知識型經濟的發展。高中畢業率在大蕭條期間顯著上升,這個水準直到 1960 年代才再次出現。這種現象在現今的經濟衰退期間仍然存在,2008 年金融危機後,研究所申請人數就明顯增加。
這讓我想起 2020 年疫情期間,遠距工作工具和數位轉型的爆發性發展。像是 Zoom 的使用者從 2019 年底的 1000 萬躍升至 2020 年 4 月的 3 億,而 Microsoft Teams、Google Meet 等協作工具也都經歷了類似的成長。這些工具的快速演進與普及,正是在危機壓力下加速發展的明證。
然而,這種「危機催生創新」的觀點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在當今社會,我們是否一定要等到危機發生才能激發創新?企業是否能在日常經營中,創造適度的危機意識,以維持創新動能?特別是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如何在保持穩定經營的同時,持續推動創新,是每個管理者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最後,Morgan Housel 提醒我們:創新並非來自舒適,而是源於必要。正如書中提到某位二戰士兵所說:「保持恐懼」反而是避免粗心大意的最佳方式。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在危機中保持清醒,在壓力下找到突破,這或許才是創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