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有我讀到】在AI時代,什麼才是人類的救贖:讀《21世紀的21堂課》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 閱讀歷史,是為了看見未來

     《21世紀的21堂課》是一本值得多次閱讀的未來預測指南,極具洞見又流暢好讀。作者哈拉瑞在本書引言開宗明義指出:「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他用將近400頁的篇幅帶我們宏觀人類的歷史發展,並試圖描繪未來的可能走向,呼籲人們看清問題關鍵,並立即採取行動,每次閱讀都能有新的體悟。

    這本書最具洞見之處,是指出「人類」這個物種如今面臨的嚴峻挑戰: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的雙重革命,將帶來巨大的威脅與危險,從而導致自由主義世界觀瓦解,以及民主制度崩壞。最可怕的點在於:「不僅可能改變經濟和社會,更可能改變人類的身體和思想。」屆時,崩毀的不僅是生態系,還有人類的心靈世界。

    從本書第二堂課開始,在哈拉瑞的剖析下,人類過往相信的穩定工作、自由、平等……等價值觀一一幻滅,更可怕的是,AI讓我們以為還擁有這些東西,事實上,我們的自由意志,早就被演算法操控,人類漸漸失去自行查找資料的能力以及判斷力。對抗這些幻滅,需要人類共同合作,然而,在〈第二部:政治挑戰〉中,哈拉瑞則指出目前全球合作的困難:生活形態與文化認知愈趨單一,面臨著共同的危機與挑戰——核戰、氣候變遷與科技顛覆,國族主義和宗教會是衝突的引爆點嗎?還是,它們會是問題的解方呢?

 

二、 誰會成為「無足輕重的那一群」?

    來到教學現場,不分國籍,教室內師生的痛苦指數急遽上升,埋藏在表象之下的,是滿滿的迷惘。哈拉瑞在本書中給出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這個迷惘,或許不是由錯誤的教育方式所帶來,而是源於整個時代對理想的幻滅。許多人批評現在的年輕人躺平、佛系、抗壓力低,卻忽略了這可能是源自於整個時代集體迷失的焦慮。在過去,工業革命與自由主義政治體系給了人們一個可以想像與掌握的生活架構,但現在,資訊科技的發展破壞了一切理所當然的路線,再加上生物科技突飛猛進,我們之中大多數人可能會變成世界上「無足輕重」的一群,如此,怎能不焦慮?怎能不迷惘?

    確實,「無足輕重」很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未來,這種失去意義感的生活,正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當AI在身體和認知上都超越人類,而且能夠自動連結與更新的時候,人類存在的意義還剩什麼?過去,我們的教育體制養成對安穩、安定的人生期待,但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就像哈拉瑞在〈第19堂課:教育〉中指出的,在二十一世紀,「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身為教育工作者、家長或領導者,要做的不是說服下一代接受我們過去的思維模式,而是協助他們建立新一代的應變方式。

    首先需要改變的,其實是我們自己。AI翻轉了整個世界,人類的思維也要跟著翻轉,才能跟上變化的腳步。或許,我們不需要太過害怕AI的發展,畢竟,AI可以讓人類活得更輕鬆與舒適,但哈拉瑞也提醒我們:「別怕機器人,但須提防機器人的主人」,當大數據被少數人掌控,成為數位獨裁政權,那些無足輕重的一群就會成為被奴役者,甚至,變成另一個物種,「退化且馴化」。

 

三、 AI時代,學校存在的意義?

所以,面對未來,正確的心態究竟是什麼?當AI成為取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學校」還有怎樣的功能?哈拉瑞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不要被恐懼束縛,不要被自大擺佈,不要忽略人類的愚蠢,這就是面對未來應該有的態度。而這些也在在告訴我們,在未來,學校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中心,但勢必要成為人性的試煉場,讓人類認清自己的無知、思考侷限與慾望。

過去,人們忙著蒐集資訊;未來,人們則是被資訊淹沒,假作真時真亦假,判斷力將會比記憶力更重要。就像哈拉瑞說的:「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類不只需要發明新的想法和產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重塑自己。」學校應該要讓下一代成為掌握科技的人,而不是被科技掌握。

    此外,綜觀AI持續發展下的21世紀,「疏離感」將是未來人類最大的心病,不僅與他人疏離,更與自己疏離。哈拉瑞就指出,在社群媒體當道的今日,我們習慣在所有場合發文、按讚,卻「幾乎不會注意自己到底有何感受。」我們擁有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快速的溝通方式,但人與人的距離卻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加遙遠。都說AI可能取代教師,學校可能瓦解,但換個角度思考,未來的學校更應該要成為人類學習互助的地方,用實際的相處找回生活中的溫度。培養適應力、鍛鍊心理強韌度,比灌輸任何知識都更為重要。

    現今就業市場上,人文學科看似式微,但讀完哈拉瑞在本書中的預測,我們或許不會再如此悲觀。當技術門檻降到極低,當科技全面主導人類的生活,想知道為何要活著,或許只能回到人文、藝術、哲學層面去追尋了。觀察痛苦、探索痛苦,拋開演算法,感受真實的自己,這就是未來人們的重要課題,也是學校存在的意義之一,更是《21世紀的21堂課》最深刻的呼籲。


●購書連結:

1、博客來網路書店

2、誠品線上

3、三民網路書店

4、金石堂網路書店

avatar-img
21會員
27內容數
這裡收錄以下幾種文章: 一、【韓劇愛看】:我喜愛的韓劇之深度評論。 二、【韓劇愛讀】:我喜愛的韓劇之延伸閱讀。 三、【女巫的國文課】:結合占星與塔羅的國文教學。 四、【N種教學法寶】:關於高中國文的各種創意教學法。 五、【不能只有我讀到】:我的閱讀書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辛奇花生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黑白大廚》是否燃燒了你的烹飪魂?其實,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主廚們對料理的熱情,還能學習到各種「寫作測驗」的應試訣竅!想升學求職的你;苦於不知道如何加強「寫作測驗能力」的你;有意參加寫作競賽的你,不妨打開《黑白大廚》,讓白湯匙、黑湯匙與兩位專業主廚評審,用料理教會你寫作心法!
過去的閱讀重結果,未來的閱讀重思考;重結果的測驗,以選擇題呈現,重思考的測驗,期待學生以文字表述觀點。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之餘,亦應考核學生的文字產出能力,方能真正落實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達成「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之目標。
在AI時代的國文課堂中,莘莘學子需要學會怎樣的能力?又可以怎麼學呢?以下,將分享本校於112學年度參加2024旺宏教育基金會「閱讀科學找樂子」專案徵選的經驗。
 〈山道猴子的一生〉具體而微展現出這個時代中某個階層的人生樣貌。此一創作主題,不禁讓人聯想到國文教材中的經典現代小說——〈孔乙己〉,同樣是社會底層的悲劇小人物,山道猴子與孔乙己之間有哪些共同之處呢?本次教學活動就以「山道猴子與孔乙己的對比梗圖」為主題,引導學生比較影片和小說,並以圖示呈現結果。
孩子面對的二十年後的未來,會是一個權威瓦解的時代,也就是說,他們很容易失去價值感,再換句話說,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告訴學生「你應該相信什麼」;而是帶他們思考:「我想要相信什麼?為什麼?」從這一點來看,價值感就是未來教育的心法。
本文以蔣勳〈生活美學的起點〉一文為範例,說明如何從紙本閱讀出發,引導學生覺察習以為常的生活風貌,並透過廣告文案仿作,練習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宣言。本文的教學模式,也適用於其他生活美學相關教材。
《黑白大廚》是否燃燒了你的烹飪魂?其實,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主廚們對料理的熱情,還能學習到各種「寫作測驗」的應試訣竅!想升學求職的你;苦於不知道如何加強「寫作測驗能力」的你;有意參加寫作競賽的你,不妨打開《黑白大廚》,讓白湯匙、黑湯匙與兩位專業主廚評審,用料理教會你寫作心法!
過去的閱讀重結果,未來的閱讀重思考;重結果的測驗,以選擇題呈現,重思考的測驗,期待學生以文字表述觀點。教師在鼓勵學生閱讀之餘,亦應考核學生的文字產出能力,方能真正落實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達成「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之目標。
在AI時代的國文課堂中,莘莘學子需要學會怎樣的能力?又可以怎麼學呢?以下,將分享本校於112學年度參加2024旺宏教育基金會「閱讀科學找樂子」專案徵選的經驗。
 〈山道猴子的一生〉具體而微展現出這個時代中某個階層的人生樣貌。此一創作主題,不禁讓人聯想到國文教材中的經典現代小說——〈孔乙己〉,同樣是社會底層的悲劇小人物,山道猴子與孔乙己之間有哪些共同之處呢?本次教學活動就以「山道猴子與孔乙己的對比梗圖」為主題,引導學生比較影片和小說,並以圖示呈現結果。
孩子面對的二十年後的未來,會是一個權威瓦解的時代,也就是說,他們很容易失去價值感,再換句話說,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告訴學生「你應該相信什麼」;而是帶他們思考:「我想要相信什麼?為什麼?」從這一點來看,價值感就是未來教育的心法。
本文以蔣勳〈生活美學的起點〉一文為範例,說明如何從紙本閱讀出發,引導學生覺察習以為常的生活風貌,並透過廣告文案仿作,練習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宣言。本文的教學模式,也適用於其他生活美學相關教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人類滅亡的原因可能不是只有自相殘殺,還有第二十五號宇宙的陷阱,等等更多原因,但人類會一直進化,後代子孫必定會想出解決的方法,因為人類會越進化,越聰明。現代人就比猿人聰明很多。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中文世界中,關於AI和人類未來的關係,流傳著三種主要的信仰。這些信仰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未來圖景,而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強有力的論證和實例,讓我們能夠深入思考AI的發展將如何影響人類社會。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AI Monica :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前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人類意識的進化。文章提到,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正在開闊我們的精神視野,朝著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關鍵要點 : 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朝向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人類具有集體意識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人類滅亡的原因可能不是只有自相殘殺,還有第二十五號宇宙的陷阱,等等更多原因,但人類會一直進化,後代子孫必定會想出解決的方法,因為人類會越進化,越聰明。現代人就比猿人聰明很多。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中文世界中,關於AI和人類未來的關係,流傳著三種主要的信仰。這些信仰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未來圖景,而每一種信仰都有其強有力的論證和實例,讓我們能夠深入思考AI的發展將如何影響人類社會。
Thumbnail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AI彙整古今文本,探尋生命的真諦 What Makes Us Human: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swers Life’s Biggest Questions》 ✍️作者:GPT-3 , 王杰敏 , 伊恩‧湯瑪斯 原文作者:Ja
Thumbnail
AI Monica :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前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人類意識的進化。文章提到,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正在開闊我們的精神視野,朝著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關鍵要點 : 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朝向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人類具有集體意識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