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 鼻胃管餵食,如何避免寶寶吐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讀者的來信詢問,讓我回憶起寶寶頻繁吐奶的辛酸血淚,當時他幾乎每餐吐奶,很心疼他的不舒服,但想到又要洗衣服、擦地板,就覺得心好累。

 

詢問了許多特殊兒家長,發現大家都有對抗吐奶的共同經驗,也不吝於分享照顧上的撇步,因此我整理出對我家寶寶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同樣洗衣、擦地到很累的家長囉!


raw-image



1.避免灌奶的速度太快

 

用鼻胃管灌食時,灌食針筒(Feeding syringe)的高低,可以決定奶的流速。


圖片來源:Saint Luke's Health System Kansas City

圖片來源:Saint Luke's Health System Kansas City


一般來說,只要針筒的高度高於胃,奶就會往低處流,因此手不要舉太高,讓奶的流速慢一些,可以避免寶寶因為不舒服而吐奶。


剛開始可以從略高於胃的地方開始嘗試,如果覺得流速太慢,再把針筒慢慢往上提高,以此找出適合的高度。


2.寶寶的腹壓上升時,讓奶先回流到灌食針筒

 

灌奶的過程中,寶寶有時會因為哭鬧、咳嗽等原因而腹壓變大,讓胃裡的奶擠壓出來,這些奶要嘛從嘴巴,要嘛從灌食針筒流出來。

 

因此,為了避免他嘴巴吐奶,我們只要觀察到他的腹壓上升,就會把針筒放低,讓胃裡的奶先回流到針筒裡面,待腹壓下降,再繼續餵奶。

 

也因此我們不會將針筒裝太滿,50cc的針筒,可能只裝20、30cc的奶,以保留空間讓液體回流。

 

3.少量多餐、分段餵食

 

在寶寶很容易吐奶的時期,我們會維持一天的總奶量不變,但是增加餵食次數,例如一天4餐變6餐,讓每餐的奶量少一些,看會不會減少吐奶。

 

同時,每餐的奶分兩段餵,餵奶到一半先休息20分鐘,再繼續餵剩下的奶。雖然餵奶的時間會拉長,每餐可能要餵一個小時,但真的有比較改善。


4.餵奶後,保持直立姿勢一段時間

 

餵奶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直立抱一陣子,奶比較不會逆流。

 

此外,因為腦傷寶寶的肌肉張力很大,有時候一個用力,胃裡的奶就被擠壓出來。因此,我們會以四肢屈曲的抱姿讓他直立一段時間,在這個姿勢下他比較不會有張力,也比較不容易溢吐奶。

 

(有關四肢屈曲的抱姿,請參考這篇文章)

 

5.餐前服用「胃利空懸液劑」,促進胃排空

 

為了改善寶寶吐奶,醫生開給我們一種叫做「胃利空」(Wempty Suspension)的藥水,餐前15分鐘服用,可以加速胃排空,緩解吐奶的情形。


使用下來的經驗,我個人覺得效果不太明顯,雖然寶寶吐奶的狀況有改善,但因為同時會搭配上述其他作法,很難說是單靠藥物的關係。不過既然醫生開了藥,我們還是乖乖服用。


raw-image


6.平時勤拍痰,避免餵奶時想咳嗽

 

我家寶寶因為長期插鼻胃管及臥床,容易生痰,每次餵奶時就會咳嗽,導致奶一起噴出來。


因此,醫生建議我們平時勤拍痰,也可以用蒸鼻器讓痰變濕潤,讓痰液容易排出,寶寶比較不會在餵奶時咳嗽。此外,我們在餵奶中間休息的時候,也會幫他拍拍背,讓他比較舒服。

 

7.減少奶量,增加副食品

 

因為副食品比奶濃稠,不容易因為胃食道逆流就吐出來,因此能大幅降低寶寶溢吐奶的機率。然而,鼻胃管很細,以我家寶寶當時使用的8號鼻胃管為例,光是在奶裡加入一小匙米精,就必須用灌食針筒推很久,更不用說半固體的副食品。

 

可能的解決方法有二,一個是等寶寶長大,換粗一點的管子,通常10號以上的鼻胃管洞才比較大,可以灌泥狀食物。另一個方法是買螺旋的灌食針筒,用轉的把食物轉進去,比較不會壓到大拇指很痠。

 

但須注意的是,副食品還是要磨很細,過篩,才不容易塞管;而且不能灌太快,不然針筒和管子的連接處會分離,讓食物灑滿地

 

當然,後來我家寶寶因為動了胃造口手術,管徑大多了,可以更方便餵食副食品後,吐奶的狀況也就改善許多。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的沙龍
51會員
43內容數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2025/04/13
須要治療半年以上仍然失能,才能夠申請失能理賠。因此要在意外後、及治療半年後,請醫師開立兩份失能診斷證明,提供給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因為保險公司對「失能」的定義很嚴格,申請前建議詳讀保單條款,大致了解診斷證明需涵蓋的內容,才知道要怎麼請醫生幫忙開立診斷證明。 以「神經障害」為例,保險公
Thumbnail
2025/04/13
須要治療半年以上仍然失能,才能夠申請失能理賠。因此要在意外後、及治療半年後,請醫師開立兩份失能診斷證明,提供給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因為保險公司對「失能」的定義很嚴格,申請前建議詳讀保單條款,大致了解診斷證明需涵蓋的內容,才知道要怎麼請醫生幫忙開立診斷證明。 以「神經障害」為例,保險公
Thumbnail
2025/04/05
大寶一歲半開胃造口後,終於能像一般小孩一樣,開始吃副食品了! 出院前,醫院營養師來進行營養評估,並教我們如何準備副食品,這篇文章即是營養師衛教的內容及我實際執行的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參考。 內容可能不適合每個小孩,像是健康的小孩活動量大,需要的熱量會更多;對需要生酮飲食控制癲癇
Thumbnail
2025/04/05
大寶一歲半開胃造口後,終於能像一般小孩一樣,開始吃副食品了! 出院前,醫院營養師來進行營養評估,並教我們如何準備副食品,這篇文章即是營養師衛教的內容及我實際執行的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參考。 內容可能不適合每個小孩,像是健康的小孩活動量大,需要的熱量會更多;對需要生酮飲食控制癲癇
Thumbnail
2025/02/20
【複雜的心情】 生活中迎來新的變化,那就是大寶上。學。了! 大寶上學的發展中心,通常要兩歲以上才能入學,但因為我們有外籍看護陪讀,能分擔一些老師的工作,因此在他1歲10個月時,學校就讓我們提早入學了。 聽好多家長說,上學有了更多刺激,小孩會進步神速,讓我好期待。
2025/02/20
【複雜的心情】 生活中迎來新的變化,那就是大寶上。學。了! 大寶上學的發展中心,通常要兩歲以上才能入學,但因為我們有外籍看護陪讀,能分擔一些老師的工作,因此在他1歲10個月時,學校就讓我們提早入學了。 聽好多家長說,上學有了更多刺激,小孩會進步神速,讓我好期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哺乳大哉問:站在新手村的媽咪,你餵對了嗎? 第一次當母親,產後的首要功課就是餵奶,功課做足才可以避免掉許多麻煩,而俗話說新生兒骨頭軟,餵奶姿勢便很重要了,媽咪怎麼抱寶寶喝奶,才不會因為姿勢不正確而傷害到嬰兒軟軟的脖頸呢?請跟著作伴小編的腳步看下去吧!
Thumbnail
哺乳大哉問:站在新手村的媽咪,你餵對了嗎? 第一次當母親,產後的首要功課就是餵奶,功課做足才可以避免掉許多麻煩,而俗話說新生兒骨頭軟,餵奶姿勢便很重要了,媽咪怎麼抱寶寶喝奶,才不會因為姿勢不正確而傷害到嬰兒軟軟的脖頸呢?請跟著作伴小編的腳步看下去吧!
Thumbnail
大部分媽媽都有經歷過餵母乳這個階段,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且喝母乳的寶寶也比較不會有過敏的現象。 不過當媽媽要重回職場時,或是有其他情況不方便哺乳時,可能需要退奶,退奶的方式有效與否其實也與媽媽的體質跟奶量有關係,這篇分享一下我個人兩胎的退奶心得。 ▋漸進式退奶 我是屬
Thumbnail
大部分媽媽都有經歷過餵母乳這個階段,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且喝母乳的寶寶也比較不會有過敏的現象。 不過當媽媽要重回職場時,或是有其他情況不方便哺乳時,可能需要退奶,退奶的方式有效與否其實也與媽媽的體質跟奶量有關係,這篇分享一下我個人兩胎的退奶心得。 ▋漸進式退奶 我是屬
Thumbnail
新手媽媽有追奶的困擾嗎?或是每次拼死拼活擠奶但奶量少的可憐的壓力嗎?媺嫚媽媽看過新手媽媽因為擠不太出奶導致壓力很大而落淚,也聽過擠奶的量太少擔心寶寶不夠喝而造成憂鬱症,其實以上的奶量困擾,媺嫚媽媽都有遇過但不給自己壓力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醫院和婦嬰診所都是推行母乳,尤其是初乳,醫師會告知母乳營養成分
Thumbnail
新手媽媽有追奶的困擾嗎?或是每次拼死拼活擠奶但奶量少的可憐的壓力嗎?媺嫚媽媽看過新手媽媽因為擠不太出奶導致壓力很大而落淚,也聽過擠奶的量太少擔心寶寶不夠喝而造成憂鬱症,其實以上的奶量困擾,媺嫚媽媽都有遇過但不給自己壓力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醫院和婦嬰診所都是推行母乳,尤其是初乳,醫師會告知母乳營養成分
Thumbnail
喝母乳的新生兒一天多便 紅屁屁與護理方式有關 照顧新生兒屁股,我所待的月子中心護理師教導我的方式有: 大便馬上更換尿布。 水洗屁股,並且用紗布巾輕柔按壓擦拭。 晾臀,保持通風。 因為紅屁屁而停餵母乳? 有些月子中心護理師或是保母會因為新生兒喝母乳容易一天多稀便的特性,再加上護理次數不頻繁,只要新生兒
Thumbnail
喝母乳的新生兒一天多便 紅屁屁與護理方式有關 照顧新生兒屁股,我所待的月子中心護理師教導我的方式有: 大便馬上更換尿布。 水洗屁股,並且用紗布巾輕柔按壓擦拭。 晾臀,保持通風。 因為紅屁屁而停餵母乳? 有些月子中心護理師或是保母會因為新生兒喝母乳容易一天多稀便的特性,再加上護理次數不頻繁,只要新生兒
Thumbnail
育兒好夥伴之關於泌乳二三事 1.在孕期中,補充好對應的營養,自然就會有奶量 2.親餵胸部變形?其實是擠乳器挑選到size不合適的喇叭罩 3.親餵的好處很多,培養與寶寶的親密感,還有訓練寶寶的吸吮能力及嘴周邊肌肉 4.正確的親餵技巧_寶寶正確含乳是關鍵! 5.正確的手擠奶方式:先往後壓,往乳頭根部退~
Thumbnail
育兒好夥伴之關於泌乳二三事 1.在孕期中,補充好對應的營養,自然就會有奶量 2.親餵胸部變形?其實是擠乳器挑選到size不合適的喇叭罩 3.親餵的好處很多,培養與寶寶的親密感,還有訓練寶寶的吸吮能力及嘴周邊肌肉 4.正確的親餵技巧_寶寶正確含乳是關鍵! 5.正確的手擠奶方式:先往後壓,往乳頭根部退~
Thumbnail
新手爸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排便不順,因為用力過度而滿臉脹紅,看著寶寶痛的哭不停,結果大出來僅是小小顆的便便,實在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本文整理專業醫師觀點,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並分享排便不順 6 大常見原因!
Thumbnail
新手爸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排便不順,因為用力過度而滿臉脹紅,看著寶寶痛的哭不停,結果大出來僅是小小顆的便便,實在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本文整理專業醫師觀點,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並分享排便不順 6 大常見原因!
Thumbnail
☆親餵母乳不會痛 ☆會痛多半是因為寶寶含乳姿勢需要調整 ☆餵奶請將乳頭對準寶寶的「鼻尖」 ☆不是把乳房直接督到寶寶的嘴巴裡
Thumbnail
☆親餵母乳不會痛 ☆會痛多半是因為寶寶含乳姿勢需要調整 ☆餵奶請將乳頭對準寶寶的「鼻尖」 ☆不是把乳房直接督到寶寶的嘴巴裡
Thumbnail
#新莊悠之家月子日記20(11/11)- 這次的悠之家的課程內容是-新生兒常見問題 (針對呼吸,視力,腸胃,大便,皮膚) 1.新生兒鼻道短無鼻毛氣管狹小,易打噴涕,呼吸聲較大。 2.需緊急救醫情形: 3個月嬰兒發燒,移動莫名大哭無法停止,高燒超過40度,呼吸次數驟降,胸肋凹...等
Thumbnail
#新莊悠之家月子日記20(11/11)- 這次的悠之家的課程內容是-新生兒常見問題 (針對呼吸,視力,腸胃,大便,皮膚) 1.新生兒鼻道短無鼻毛氣管狹小,易打噴涕,呼吸聲較大。 2.需緊急救醫情形: 3個月嬰兒發燒,移動莫名大哭無法停止,高燒超過40度,呼吸次數驟降,胸肋凹...等
Thumbnail
真的是生了小孩之後,才知道有查不完的功課 (焦慮媽媽已上線) 剛開始那段時間,真的很像無頭蒼蠅,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準備新生兒的物品 到底哪種配方奶粉對寶寶的營養成份比較好,價格也可以接受 在還不肯定寶寶能接受哪種奶粉的情況下,我們先買了明治樂樂Q貝帶去診所及月中 在診所月中這段時間,大多由護理人員瓶餵
Thumbnail
真的是生了小孩之後,才知道有查不完的功課 (焦慮媽媽已上線) 剛開始那段時間,真的很像無頭蒼蠅,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準備新生兒的物品 到底哪種配方奶粉對寶寶的營養成份比較好,價格也可以接受 在還不肯定寶寶能接受哪種奶粉的情況下,我們先買了明治樂樂Q貝帶去診所及月中 在診所月中這段時間,大多由護理人員瓶餵
Thumbnail
小寶寶半夜哭個不停,甚至哭了一個小時都停不下來,很有可能就是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常出現在 #出生後一個月時,多半 #4到6個月左右自動改善。 而嬰兒腸絞痛真正的原因,說法有許多種,很多理論認為其實不全然是源自於腸胃道的不適,也有研究認為寶寶或母親的情緒也會影響嬰兒腸絞痛的機會,命名為腸絞痛只是當
Thumbnail
小寶寶半夜哭個不停,甚至哭了一個小時都停不下來,很有可能就是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常出現在 #出生後一個月時,多半 #4到6個月左右自動改善。 而嬰兒腸絞痛真正的原因,說法有許多種,很多理論認為其實不全然是源自於腸胃道的不適,也有研究認為寶寶或母親的情緒也會影響嬰兒腸絞痛的機會,命名為腸絞痛只是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