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答心中的「不配得感」的只有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起了個大早,心境清晰、平穩,但一想著有不少代辦事項得完成,又開始感到焦躁和壓力。也是,生活中怎麼可能沒有壓力呢? 一個人光是活著就不容易了。只是現在的我對壓力多了份從容,因為我允許了生命中的這些苦悶和煩躁存在。這份允許也讓我多了一些心理空間去享受內在的平靜。


我想人終其一生不就是在求得一種心靈上的安適嗎? 曾幾何時我們將這份寧靜交給了周遭的環境、社會或重要他人? 比如在功成名就、取得財富前我們沒有資格享用這份安適,得要這個環境同意,我們才能稍加喘息,短暫放下重擔。


弔詭的是年幼時的我們得應和父母、師長、同儕;長大了後,即便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了,內在那個已深植的嚴厲「監控者」還是死死拿捏著我們生命的主權。想好好當一回自己,都會被評價為任性、叛逆或幼稚。什麼時候忠於自己變成了一種奢求?疼惜自己變成了一種罪過?並且要被貼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標籤?


如果沒有這份自我疼惜,再多的金錢與外在成就都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只有對自己無條件的愛,能讓我們感覺踏實地活著。


是什麼讓我們一直有種「不配得感」?

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似乎只有自己。


#內在監控者

#不配得感

#無條件的愛


撰文:許韡礪 諮商心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韡礪 諮商心理師 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一個能讓您卸下來自社會的盔甲、回歸純粹自我的心靈空間。 透過專業談話,探索與整理您心理的各式困擾。 讓我們共同聆聽您內在的呼喚,停止自我內耗, 給疲憊、混沌的自己一個安頓身心的機會。
2024/12/13
本文探討「跳脫舒適圈」的觀念,質疑其絕對性,指出許多人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困擾。強調人生並無標準答案,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生存信念,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透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成長的道路有千百種選擇,而不必盲目追隨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2024/12/13
本文探討「跳脫舒適圈」的觀念,質疑其絕對性,指出許多人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困擾。強調人生並無標準答案,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生存信念,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透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成長的道路有千百種選擇,而不必盲目追隨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2024/12/03
在這篇文章中,心理師許韡礪分享了個人面對情緒和壓力的體會,探討「過度辯證效應」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他強調了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呼籲人們應回想自己最初設定目標的初衷。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重新連結與目標之間的關係,並找到真正的動力,以克服拖延和生活中的壓力。
Thumbnail
2024/12/03
在這篇文章中,心理師許韡礪分享了個人面對情緒和壓力的體會,探討「過度辯證效應」對我們行為的影響。他強調了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呼籲人們應回想自己最初設定目標的初衷。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重新連結與目標之間的關係,並找到真正的動力,以克服拖延和生活中的壓力。
Thumbnail
2024/11/12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2024/11/12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面對內耗的困擾——未實現的目標、他人的期待與內心的焦慮。我想分享我對於內耗的本質與思考,並希望能夠讓讀者獲得實用的建議,幫助找到內心的平靜。瞭解真正的需求與自我尊重,才能更幸福地活好這一生。放下自我苛責,珍惜當下,你已經做得很好。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
Thumbnail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面對內耗的困擾——未實現的目標、他人的期待與內心的焦慮。我想分享我對於內耗的本質與思考,並希望能夠讓讀者獲得實用的建議,幫助找到內心的平靜。瞭解真正的需求與自我尊重,才能更幸福地活好這一生。放下自我苛責,珍惜當下,你已經做得很好。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
Thumbnail
「你要愛自己!」 這句話對於失去快樂、不知道何為快樂的人來說是虛無飄渺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愛自己,我們又怎麼會掉進憂鬱、焦慮的黑洞而無法自拔呢?   曾經陷入憂鬱的我,看過醫生,離開校園,逃離了會令我負面的場所,而後認識新朋友、開始一段感情、進入新職場,只要我變得負面、焦慮、不在發自內心的快樂
Thumbnail
「你要愛自己!」 這句話對於失去快樂、不知道何為快樂的人來說是虛無飄渺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愛自己,我們又怎麼會掉進憂鬱、焦慮的黑洞而無法自拔呢?   曾經陷入憂鬱的我,看過醫生,離開校園,逃離了會令我負面的場所,而後認識新朋友、開始一段感情、進入新職場,只要我變得負面、焦慮、不在發自內心的快樂
Thumbnail
在碩博士階段,面對來自學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你可能經常忽略自己內心的需求,反而被外界的期待所牽動。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釐清自身需求,學習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的選擇,讓每個決定都源於真實的自我,從而減少情緒內耗,找到內心平衡。 ▋探索個人喜好與真實需求 第一步是認識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只有
Thumbnail
在碩博士階段,面對來自學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你可能經常忽略自己內心的需求,反而被外界的期待所牽動。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釐清自身需求,學習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的選擇,讓每個決定都源於真實的自我,從而減少情緒內耗,找到內心平衡。 ▋探索個人喜好與真實需求 第一步是認識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只有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耗的定義及其對個人成長的阻礙。我們經常因為擔心別人的評價而自我設限。通過調整心態,勇敢做自己,可以減少這種內耗,實現自我價值。即使他人的看法不一,我們也應該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文章最後鼓勵讀者把握當下,勇敢面對未來,活出自我,享受人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耗的定義及其對個人成長的阻礙。我們經常因為擔心別人的評價而自我設限。通過調整心態,勇敢做自己,可以減少這種內耗,實現自我價值。即使他人的看法不一,我們也應該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文章最後鼓勵讀者把握當下,勇敢面對未來,活出自我,享受人生。
Thumbnail
讓自己過得開心,其實是一門學問。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無數的挑戰、壓力和煩惱,無論是來自工作、學業、感情、家庭還是健康問題。這些日常的負擔時常讓人感到壓力沉重。然而,我們必須學會在這些繁忙與壓力之中找到快樂的方法。以下是幾個能讓自己過得更開心的觀點和建議。 1. 放開心胸,不要斤斤計較
Thumbnail
讓自己過得開心,其實是一門學問。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無數的挑戰、壓力和煩惱,無論是來自工作、學業、感情、家庭還是健康問題。這些日常的負擔時常讓人感到壓力沉重。然而,我們必須學會在這些繁忙與壓力之中找到快樂的方法。以下是幾個能讓自己過得更開心的觀點和建議。 1. 放開心胸,不要斤斤計較
Thumbnail
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給自己帶來了無形的壓力與焦慮,甚至影響身心健康。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專注於當下的體驗,以及信任自然的安排,讓我們能夠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透過放下執著,我們可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喜悅,體驗生命的豐富多彩。
Thumbnail
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給自己帶來了無形的壓力與焦慮,甚至影響身心健康。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專注於當下的體驗,以及信任自然的安排,讓我們能夠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透過放下執著,我們可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喜悅,體驗生命的豐富多彩。
Thumbnail
最近跟幾個朋友分享,怎麼單獨與自己相處,我們都背負了許多責任 有家庭、婚姻、工作、孩子、生活、家人...等等,想要扮演好每個角色時 不自覺成為追求完美的人,也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 其實在每件事情的發生,可以停下來,多些角度想一想背後內心的感受 為什麼? 為什麼我會焦慮? 為什麼
Thumbnail
最近跟幾個朋友分享,怎麼單獨與自己相處,我們都背負了許多責任 有家庭、婚姻、工作、孩子、生活、家人...等等,想要扮演好每個角色時 不自覺成為追求完美的人,也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 其實在每件事情的發生,可以停下來,多些角度想一想背後內心的感受 為什麼? 為什麼我會焦慮? 為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