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重尋內在動機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不是一個情緒平穩、自在的人,即便我的職業是心理師、仍常需要刻意練習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態。並且要定期和內在那個嚴苛的聲音開協調會。我僅只是在心理健康領域多涉獵了一點點知識,實質上也仍然和大家一樣是個平凡人。

常常有種狀況是我們想好好完成自己給設定的目標,但在實際行動時要不分心、要不做的時候感到煩躁、壓力,於是一再拖延,月是拖延、到頭來要再面對任務內心越是抗拒。心裡知道這些事情「應該」要完成,但就是充滿煩躁。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較「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大意是指當人們從事某些行動時,若給予他們外在的獎賞或懲罰,人們會逐漸將這項行動的原因歸為這些外在因素。而忽略了自己原本從事這個行動的初衷。

這裡指的「初衷」其實就是最初從事這項活動的原始動機。

舉例來說,我們最初為了身體健康而開始讓自己去做有氧或去從事健身運動,並且在執行這些行動計畫後享受運動流汗後的舒暢感及腦內啡帶來的愉悅感。若此時身邊的親朋好友為了鼓勵你持續的運動,表示若在一個月內瘦2公斤,要給你5000元的獎勵。可能在最初一個月你會拼命達成目標,並因為得到了這筆獎金後感到開心。但當這樣模式持續了幾個月,有一天身體達成了某種平衡,以致減重遇到瓶頸、無法再像一開始一樣輕易達成目標,並且每個月5000元的酬賞也跟著消失時。你是否還能維持像當初一樣對運動的熱情和執行力呢?想必動力減弱許多吧?

在心理學實驗也證明了這點,這是一種「外在動機」(5000元獎勵)取代「內在動機」(運動本身的樂趣和喜悅)現象。說白一點,如果你要毀掉一個人的某些積極行為,只要每次都提供他一些外在動機(獎賞或懲罰),並在某一天突然停止這些外在動機,他就很可能因此不再從事這項積極的行為了。

回過頭來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各項目標的初衷是什麼?以我來說閱讀是因為享受學習知識帶來的喜悅;慢跑是為了讓身體有良好的循環代謝、及伴隨而來的舒暢感;諮商工作是因為我喜歡在與談話互動的過程中與個案共同獲得心靈上的滋養。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外人要求我或給我任何獎勵我才願意做的。

或許每當我們面對每天的任務感到身心俱疲時,你可以讓自己:

1.可以閉上眼睛、深呼吸5次。

2.回頭想一想,最初我們為自己設定這些任務的初衷是什麼?

3.當初在活動中你最享受或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4.是什麼時候讓這些活動成為了壓力與負擔?

5.停止自責,如「你就是懶散怠惰」、「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無助於你的進步。

6.肯定、感謝自己對自己生活的認真和付出。

7.累了就休息,想做的時候再做。

8.跟自己說:「我不用100分,我足夠好了。」

#內外在動機

#初衷

#自我要求

#抗拒

#自我肯定與感謝

#停止自我逼迫


撰文:許韡礪 諮商心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韡礪 諮商心理師 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一個能讓您卸下來自社會的盔甲、回歸純粹自我的心靈空間。 透過專業談話,探索與整理您心理的各式困擾。 讓我們共同聆聽您內在的呼喚,停止自我內耗, 給疲憊、混沌的自己一個安頓身心的機會。
2024/12/13
本文探討「跳脫舒適圈」的觀念,質疑其絕對性,指出許多人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困擾。強調人生並無標準答案,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生存信念,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透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成長的道路有千百種選擇,而不必盲目追隨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2024/12/13
本文探討「跳脫舒適圈」的觀念,質疑其絕對性,指出許多人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困擾。強調人生並無標準答案,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生存信念,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透過深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成長的道路有千百種選擇,而不必盲目追隨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2024/12/05
在日常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而我們如何在這份壓力中找到心靈的寧靜成為一大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允許與內心的平靜,並反思了我們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所失去的自我。唯有無條件的自愛,方能填補內心的空虛,尋得真正的心靈安適。
2024/12/05
在日常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而我們如何在這份壓力中找到心靈的寧靜成為一大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允許與內心的平靜,並反思了我們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所失去的自我。唯有無條件的自愛,方能填補內心的空虛,尋得真正的心靈安適。
2024/11/12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2024/11/12
本文探討了情緒勒索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透過對常見情緒勒索語言的分析,揭示其對受害者自尊心和情感健康的負面影響,並探討其根源與轉變的方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創傷,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並從中學會如何愛護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生活中,是否總覺得難以堅持,目標總是遙不可及?或許,你只是還沒掌握「動機」的奧秘。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內在與外在動機的驅力,學習SMART目標設定,解析影響動力的不同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將討論實用方法,突破困境,點燃持續熱情,讓行動力不再只是空談,而是掌握人生的真實力量。
Thumbnail
生活中,是否總覺得難以堅持,目標總是遙不可及?或許,你只是還沒掌握「動機」的奧秘。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內在與外在動機的驅力,學習SMART目標設定,解析影響動力的不同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將討論實用方法,突破困境,點燃持續熱情,讓行動力不再只是空談,而是掌握人生的真實力量。
Thumbnail
為什麼別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就能做到自律?關鍵不在於自律本身,而在於找到正確的動機。本文說明如何透過設定目標,而非強迫自己,來培養持久的行動力,並分享相關書籍、加密貨幣及影視資源。
Thumbnail
為什麼別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就能做到自律?關鍵不在於自律本身,而在於找到正確的動機。本文說明如何透過設定目標,而非強迫自己,來培養持久的行動力,並分享相關書籍、加密貨幣及影視資源。
Thumbnail
內文 在每個成功的故事背後,無論是學術成就、職涯突破,還是生活目標的實現,往往能找到兩股推動力的影子——自律與動機。動機是點燃行動的火花,自律則是將目標化為現實的持久燃料。然而,僅靠其中一者,往往難以長期維持進步。今天,我們來探索如何結合這兩股力量,成為更高效、更穩定的自己。
Thumbnail
內文 在每個成功的故事背後,無論是學術成就、職涯突破,還是生活目標的實現,往往能找到兩股推動力的影子——自律與動機。動機是點燃行動的火花,自律則是將目標化為現實的持久燃料。然而,僅靠其中一者,往往難以長期維持進步。今天,我們來探索如何結合這兩股力量,成為更高效、更穩定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投入與傾聽來改善身心關係,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指出過度執著和不當的命令會增加內耗與緊繃感。通過與身體對話,個人能夠修復身心關係,開啟新的意識狀態,從而開啟生活中的新模式與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投入與傾聽來改善身心關係,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且指出過度執著和不當的命令會增加內耗與緊繃感。通過與身體對話,個人能夠修復身心關係,開啟新的意識狀態,從而開啟生活中的新模式與可能性。
Thumbnail
「鍛煉意志力就能達成目標」 這本書是「輕鬆駕馭力」的圖解實踐版,易讀性很高,每個步驟和觀念都一目瞭然,如果你也覺得很難堅持一件事,或沒辦法對一些誘惑說不的的話,趕快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書裡有一個我覺得很有價值的觀念「回顧自己的失敗」我覺
Thumbnail
「鍛煉意志力就能達成目標」 這本書是「輕鬆駕馭力」的圖解實踐版,易讀性很高,每個步驟和觀念都一目瞭然,如果你也覺得很難堅持一件事,或沒辦法對一些誘惑說不的的話,趕快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書裡有一個我覺得很有價值的觀念「回顧自己的失敗」我覺
Thumbnail
聲明 以下內容均由個人助理ChatGPT生成,替你網羅網路上的資料。 實踐目標、充實技能的心理學引導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面對著自我人性的種種限制,想要實踐目標、充實技能,卻常常陷入空泛的想法無法實際行動。 本文將引導您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自我與目標之間的關聯,掌握有效執行的方法,逐步達成具體
Thumbnail
聲明 以下內容均由個人助理ChatGPT生成,替你網羅網路上的資料。 實踐目標、充實技能的心理學引導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面對著自我人性的種種限制,想要實踐目標、充實技能,卻常常陷入空泛的想法無法實際行動。 本文將引導您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自我與目標之間的關聯,掌握有效執行的方法,逐步達成具體
Thumbnail
有些人在尋找 #自我激勵 的方法。 組織動力學教授皮爾斯.史迪爾博士 (Dr. Piers Steel) 認為一個人的動機可以用以下等式來表示 : 📷動機 = (期望 x 價值) / (衝動 x 延遲)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自我激勵,首先要確認目標是可實現且有價值的,同時盡量減少干擾,縮短等待獎勵的
Thumbnail
有些人在尋找 #自我激勵 的方法。 組織動力學教授皮爾斯.史迪爾博士 (Dr. Piers Steel) 認為一個人的動機可以用以下等式來表示 : 📷動機 = (期望 x 價值) / (衝動 x 延遲)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自我激勵,首先要確認目標是可實現且有價值的,同時盡量減少干擾,縮短等待獎勵的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動機迷思,作者傑夫.海登(Jeff Haden)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網路撰稿者之一。在本書中,他挑戰了傳統人們對於動機與成功間關係的迷思,認為並非動機孕育出了成功,而是無數小小成功的累積,培養了動機,而這樣的動機就像火種,可以孕育出更進一步的成功。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才驅使無數成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動機迷思,作者傑夫.海登(Jeff Haden)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網路撰稿者之一。在本書中,他挑戰了傳統人們對於動機與成功間關係的迷思,認為並非動機孕育出了成功,而是無數小小成功的累積,培養了動機,而這樣的動機就像火種,可以孕育出更進一步的成功。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才驅使無數成
Thumbnail
拖延,是一種惡性循環,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存在著疑惑,比如「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上完《張榮斌自我管理》課程後,我才理解到:管理自己不該靠「意志力」,而是要先了解人的慣性,並適度的獎懲自己,等到習慣確實養成後,再將自我管理的流程類化到其他想改善的領域。
Thumbnail
拖延,是一種惡性循環,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存在著疑惑,比如「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上完《張榮斌自我管理》課程後,我才理解到:管理自己不該靠「意志力」,而是要先了解人的慣性,並適度的獎懲自己,等到習慣確實養成後,再將自我管理的流程類化到其他想改善的領域。
Thumbnail
當我們胸懷大志,勇往直前時,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本身或他人的非理性思考。這些非理性思考常讓人自我懷疑,中途放棄。 要如何免於自我設限的思維?  大局思維透過行為科學揪出人們的非理性思考並透過一步步設定具體目標和規律步驟達成自我理想的實現,翻轉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胸懷大志,勇往直前時,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本身或他人的非理性思考。這些非理性思考常讓人自我懷疑,中途放棄。 要如何免於自我設限的思維?  大局思維透過行為科學揪出人們的非理性思考並透過一步步設定具體目標和規律步驟達成自我理想的實現,翻轉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