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太納悶、太好奇、太難受、太想知道答案了。
然後我自己亂想、亂嘗試。
明知道會失火,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失火……∣菜b導日記∣倒數512天
但我也慢慢知道,有些事就是急不得,就是必須等待,等到『對的人 + 對的鑰匙』出現的時候。
但就像潔希李大大曾說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義無反顧』,我還是很想找答案! XDDD
遠見雜誌林讓均總編輯,在2014年的文章【每個殺人犯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孩子!】,提到一本書《復原力》,作者是潛能整合專家盧蘇偉老師,這本書已絕版,但他在書中指出,他讓高關懷少年"復原",有三個步驟:
修復情緒的缺口
調整自我的想法
踏出嘗試的腳步
首先要承認負面情緒的產生,這樣才會意識到要去修復它;第二,調整自我想法,也包括對挫折重新定義,例如考試考不好,與其說「自己程度很差」,不如想著「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第三,再怎樣也要試著踏出第一步,有勇氣改變,事情才會有轉機。
1970年代,有位學者艾米.維納(Emmy Werner)研究一群夏威夷的高危機孩子。發現這些孩子雖然來自貧窮、高壓力、父母酗酒的失能家庭,但卻不是每個孩子長大後都變壞。有沒有變壞的差別是,這些孩子有沒有機會經由協助,發現自己具有的「自我保護因子
」!
修復,就好像生病和病毒對抗一樣,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有時候你看似佔上風,下一刻就被病毒攻城掠地。盧蘇偉老師在輔導的實務中,總是會在每回合的檢討過後,重新為下一階段設定主題,個案也就一步一步更接近復原。
不放棄,人終會贏回健康,復原了的心靈也終有另一番領悟。
當年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的鄭捷在犯案之前,有人發現他的心靈需要維修嗎?或許有人發現,或許他自己知道,但沒有人採取行動。預防下一個鄭捷,不是再多派幾個捷運警察,而是我們承認人生中有這麼多的創痛,我們需要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好好復原。
以上引言摘自林讓均總編的文章內容,我覺得她說得太好了,非常像是,那答案……
❦ 參考資料
林讓均,2014/06/22,【每個殺人犯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孩子!】,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