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請分享一件能代表你,或者帶有個人特色或個人印記的物件,它與你之間的故事是什麼?常說物件盛載許多東西,你有這樣的物件嗎?
老實說,我想不出來什麼物件可以代表我,但,我想,或許我深愛的作品都乘載了我。或者,反過來說,虛構作品構成了部分的我。書也好、動畫也好、電影也好,那些海市蜃樓般的事物,在某些時刻,是比現實還真實的物件。沒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的模樣吧?在黃麗群的〈這樣一個疊疊樂般的天堂與地獄〉中,形容「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很好也很可怕的建議。因為,人是會對自己說謊的,如果真的聽得見內心,我們承受得住嗎?不過,正因有著自我欺騙這種缺陷,人才可以在現實與理想間折衝,顯得完滿。
想到以前看五十嵐大介的漫畫《海獸之子》,裏頭說:「人類曾是高貴的野獸。」描述人類的感官曾可以感知氣候,躲避天災。觀看作品的時候,很常是感官先於理性。就像李安說:「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那是李安描述他看完啟蒙他拍電影的《處女之泉》時說的。他在電影院看完後,馬上買了下一場次再看一次。這種無以言明的感動,或許就是創作得以橫亙人類歷史的原因。虛構作品在被理解之前,就已經占據了內心。就像《海獸之子》最後一集,它不使用言語去解釋,藉由畫面來與讀者一對一對決。我相信虛假也能成金。虛構作品有時就像網子,接住了墜落的人,虛假也能帶來真實的救贖。
本文源自於參與Matters的七日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