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漫遊】韓國篇:從2024年的熱門韓劇《正年》聽見盤索里之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這就是盤索里(판소리)!」

當金泰梨在《正年》中那撼動人心的唱腔響起時,整個劇場彷彿凝結了時空。這股穿越400年的聲音,不只是韓國的傳統藝術,更像是一道連結古今的橋樑,讓現代觀眾也能感受到朝鮮時代的美學魅力。

什麼是盤索里(Pansori)?

「盤索里」這個詞彙是由「盤」和「索里」兩部分組成。「盤」表示場所、舞台或空間,「索里」則意指「唱」或「歌」。

有觀點認為這種演唱方式受到了中國鼓詞百濟王朝時期薩滿巫歌的影響。例如,在敘事巫歌中分為口誦唱與演戲唱兩種形式:口誦唱是由巫堂(也就是巫師)自己伴奏,以簡單的口誦形式陳述儀式內容;演戲唱則是由伴奏的巫堂與唱誦的巫堂分工合作,唱誦的巫堂交替使用口誦與演唱,並配合動作進行儀式。這種兩人協作的方式與盤索里非常相似。此外,湖南地區的巫歌與盤索里的唱腔和聲音風格幾乎一致,顯示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同樣地,中國的鼓詞與盤索里主要發展區—全羅道的地理位置相近,兩者同以說唱交錯的方式進行表演。鼓詞常以鼓或三弦伴奏,由表演者演唱,內容多以描繪庶民生活為主,因此有人認為它受到了中國北方曲藝的影響。

從街頭到宮廷的藝術進化誕生於17世紀的盤索里,原本是市井小民的娛樂。一個說書人拿著摺扇,配上鼓手的即興伴奏,就能讓路人為之駐足。這種簡單卻深具魅力的表演形式,漸漸引起了朝鮮王室的注意、超越了階級,讓盤索里搖身一變成為宮廷雅樂,更成為了現今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盤索里有五部最重要的曲目,每一首都是朝鮮儒家文化的縮影,說明了韓國對於君臣、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以及朋友倫理道德價值觀的體現:

  • 《春香歌》(춘향가):講述青梅竹馬的淒美愛情(下個段落會詳細說明)
  • 《沈清歌》(심청가):描繪盲人獨生女沈清將自己賣給水手作為祭祀海神的祭品,以便換取供奉佛教寺廟的米,藉由讓父親恢復視力的感人故事
  • 《赤壁歌》(적벽가):重現三國時期的曹操與劉備、孫權之間的軍事對抗,特別是曹操在赤壁之戰中遭遇的失敗。
  • 《水宮歌》(수궁가):講述龍王為治病命龜丞相尋找兔子肝臟,兔子以機智脫險的故事,充滿幽默與諷刺意味。
  • 《興夫歌》(흥부가):講述善良但貧困的興夫因修補燕子斷腿而獲得財富,並通過對比刻畫其自私兄長乃夫的故事,展現善惡因果與人性的教訓,唱出小民百姓的生活百態。

《春香歌》:一段穿越階級的愛情,見證朝鮮社會巨變

《春香歌》的故事講述著成春香(妓生的女兒)與李夢龍(李使道的兒子)的愛情故事。在南原城樓上,身為妓生之女的春香與兩班貴族子弟李夢龍相戀,卻因李夢龍父親升遷而被迫分離。之後,新任使道卞學道對春香心生愛慕,卻遭到婉拒,因而對她百般刁難。所幸李夢龍科舉及第後以巡按御史身份回鄉,最終還給春香一個公道。

這個故事的反應著當時朝鮮中期,經歷過壬辰倭亂(1592)、丙子胡亂(1636)後的社會正悄然改變。在這個轉型時期,人們漸漸意識到社會地位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由當權者所制定的秩序。當時農業生產方式的革新,特別是「移殃法」的出現,為依附在兩班貴族底下的庶民帶來了新機遇。這種新型的商品化農業模式,不僅創造了財富積累的可能性,也悄然改變了人們對階級制度的認知。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對上層階級的絕對效忠觀念逐漸淡化,良民與奴婢通婚的現象日益普遍,使得原本嚴格的身分界線逐漸模糊,許多賤民階層也因此躋身良民之列。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春香的身分轉變不僅僅是一個戀愛故事的結局,更反映了當時社會階層流動的可能性。這個故事之所以廣受歡迎,正是因為它映照了當時人們對於突破身分限制的嚮往,以及社會逐漸走向開放的歷史趨勢。

時至今日,南原自1931年5月起會仍定期舉辦春香節,透過展開各式各樣的文化表演,一方面紀念春香勇敢且堅信的精神,一方面也提高韓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可謂韓國地區慶典的始祖。我想《春香歌》之所以歷久不衰,或許正是因為它不僅訴說一段純粹的愛情,更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那麼,當我們聽到了盤索里的演出,該如何欣賞這樣的音樂呢?

在盤索里的演出中多能看到手持紙扇的唱樂歌手,透過歌曲(sori)、旁白(aniri)以及戲劇性的姿態(pallim,其中包含手持紙扇的動作),向觀眾娓娓道來韓國的長篇民間故事。通常整個表演需要2至4小時,有時甚至可能長達8小時,這對於歌手、鼓手,甚至聽眾而言,都是一場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嘗試撰寫一份聆聽指南,幫助我們在欣賞這項國寶級藝術作品時,能夠在聽覺與視覺上找到清晰的方向,更深入地體驗其魅力。

傾聽歌者(唱者,소리꾼)的表現

盤索里的音樂以其獨特的聲腔和深刻的情感表達而聞名,特別是在後殖民語境中常被形容為「恨(han)的聲音」。現今盤索里多受到西便制(서편제)流派的影響,通常被詮釋為「含憤的悲傷」,這種情感融合了多重情緒,展現出濃厚的悲傷與懷舊色彩。其音樂的內容多以描繪故事人物在通往圓滿結局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艱難為主,許多人認為這種聲腔正是韓國美學的精髓所在。在觀賞時,可以特別留意歌者如何透過多變的音色和精湛的技巧來表現情感,尤其是在音調高低起伏與音量強弱之間的變化,體會角色的喜怒哀樂如何被栩栩如生地呈現。

鼓手(고수)是表演的節奏靈魂,也是互動的橋梁

在盤索里的舞台上,鼓手的存在不僅提供穩定的節奏基礎,更成為了情感流動的引領者。當鼓聲強弱交替,節奏快慢變化時,可以留意鼓聲如何與歌聲相互配合,增強節奏感和情感張力。鼓手的節奏變化往往能夠引導整體演出氛圍。

觀眾不是被動的欣賞者,而是故事的共同創造者

盤索里並不是只傳遞民歌歌唱家和鼓手的聲音,觀衆應和聲也是演出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演唱者唱到精彩處,觀眾深感共鳴的自發喊出「얼씨구(eolssigu,太棒了)」、「좋다(jota,好啊)」來回應。這種即興互動不只豐富了表演,更讓每一場演出都獨一無二。

有趣的是,這種強調與觀眾互動的演出特色,也深深影響了今日韓國流行音樂的表演文化。從傳統藝術到現代演唱會,韓國表演藝術始終保持著這份親近觀眾的精神,成為雅俗共賞的國寶級表演藝術。

盤索里如何串起一部年度神劇?


韓國傳統的國劇—唱劇(창극)是在盤索里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融入了更多戲劇元素與多位演員的參與。這一轉變使唱劇不再僅僅是單人敘事,而是透過合唱、對話和舞蹈等多樣形式來呈現故事,讓整體表演更加豐富多元。唱劇的形成與當時開始建設西式室內劇場密切相關。為了適應室內舞台,盤索里從傳統的唱者與鼓手在戶外露天表演的形式,逐步演變為多名演員在布置好的舞台上共同演出的唱劇。這種轉變與台灣歌仔戲從戶外的野台戲走向室內的內台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且兩者皆經歷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但仍保持其文化特色,並逐步進入現代化。

另外,受到二十世紀中葉日本女子劇團—寶琢歌舞劇的影響,女性國劇因此誕生。如《正年》中的梅蘭國劇團發展的背景為1950年,因當時韓戰結束後導致男性的社會活動大幅降低,女性演員開始於舞台上代替男性占據了男角的缺席空間,嘗試脫離傳統國樂界的束縛,提供女性新的身份認同。這樣的劇種,在當時被稱為「民族歌劇」。這一時期的唱劇多取材於韓國民間故事和古典文學,如《春香傳》等。這些改編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盤索里元素,也融入了現代化的舞台技術,如燈光和布景設計。

而《正年》的故事講述了來自木浦小漁村的少女尹正年的成長故事。正年擁有出色的聲樂天賦,與母親和姐姐一起生活,雖然家庭條件艱苦,但她對唱歌和國劇表演充滿熱情。在市場上展現才能後,她受到當紅名伶文鈺瓊的注意,決定前往首爾參加梅蘭國劇團的入團考試,展開演藝生涯。在劇團中,她面對來自同儕和社會的多重壓力,雖然出身卑微,但憑藉努力克服困難,最終成為頂尖國劇明星。故事不僅展現了她與競爭對手及朋友之間複雜的人際關係,也深刻探討了女性在當時社會中的地位和挑戰。透過尹正年的奮鬥歷程,《正年》強調了夢想、堅持與自我突破的重要性,是一部充滿情感深度和文化意義的作品。

在《正年》的劇中呈現了幾場令人難忘的盤索里演出,不僅奠定了韓國對於保存傳統藝術價值上付出的努力,也成為了2024年必看的夯劇。

  • 《春香歌/傳》:作為劇中第一場公演,這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故事不僅展現了盤索里的魅力,更奠定了整部劇的文化基調。
  • 《自鳴鼓》:透過盤索里獨特的唱腔,將角色間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娓娓道來,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愛情與背叛間的掙扎。
  • 《溫達與平岡公主》:平民與公主的淒美愛情,在盤索里的演繹下更顯動人。特別是溫達的戰鬥與犧牲場景,透過音樂的張力,讓人為之動容。
  • 《雙塔傳說》:加入新創角色「達比」後,不僅豐富了原有故事,更透過音樂與舞蹈展現出角色內心的矛盾與糾結。

當傳統遇見現代:盤索里的創新演繹

近年來,越來越多韓國的音樂人開始探索盤索里的新可能,許多當代音樂家和樂團,開始將盤索里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他們在表演中使用傳統的旋律和節奏,同時融入流行音樂和電子音樂,使得盤索里更加吸引年輕觀眾,藉由保留此傳統藝術,例如:

  • Leenalchi樂團
    將盤索里與電子音樂結合,運用獨特的傳統唱腔在韓國觀光廣告中大放異彩。
  • Ssing Ssing
    由無形文化財傳人李熙文領銜,融合民謠與搖滾元素。

很推薦大家可以點進連結聽聽看,在聽覺上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最後來個結語,我想在盤索里的演唱中,一位說書人(소리꾼),一位鼓手,僅憑一把摺扇,就能在街頭巷尾掀起一場精彩的表演。這本該是一門逐漸消失的古老藝術,卻因為這些音樂人的創新嘗試與《正年》的推波助瀾,重新找到了在現代社會的立足之地。或許這就是我很喜歡感受的藝術魅力—它能跨越時空,觸動每個時代的人心,並在新的詮釋中不斷重生

你最喜歡《正年》中哪一段盤索里表演呢?又或是對哪位現代音樂人的創新詮釋感興趣?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韓劇 #正年 #盤索里 #韓國傳統音樂 #世界音樂漫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感謝您深度的介紹!雖然"正年"去年10月就已經上架,不過我是直到最近看完,無論劇情(漫改劇)、演技、美術、造型、劇中劇的舞台表演都讓我目不轉睛的專心看完全劇,也成為我心目中去年第一名的韓劇,尤其是劇中各位演員的盤索里演唱,除了讓我認識韓國的文化及傳統故事外,還聽到很不一樣的韓國音樂。劇中的盤索里每位主角都唱得很好,音樂也很有特色,不過我最喜歡還是每次開場的那一段多人合唱,大家開心演唱和跳舞的感覺真的很棒! Ehey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liMpOyFGI&list=PL4Wt9Tdj2iBZAbIn1NCLMhmpnvymwNz_B&index=15
avatar-img
慕島音樂
6會員
3內容數
👂🏻 敞開耳朵聽及覺察是認識音樂最快的途徑 🎹 音樂小知識寶庫|收藏音樂教材、鋼琴、樂理聽寫與音樂欣賞教學 🎯 讓音樂學習更輕鬆有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年中秋節,大家都一定會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中,那句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於是中秋節就和過年一樣,變成一種和家人團聚的象徵。而月亮在華人社會中,也代表一種寄情於遠方所思念、懷念或者愛戀的情感抒發對象。 詞的解釋和一些喃喃自語: 已經忘記自己第一次讀到這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年中秋節,大家都一定會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中,那句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於是中秋節就和過年一樣,變成一種和家人團聚的象徵。而月亮在華人社會中,也代表一種寄情於遠方所思念、懷念或者愛戀的情感抒發對象。 詞的解釋和一些喃喃自語: 已經忘記自己第一次讀到這
Thumbnail
「一入古風深似海」:分享20首經典好聽的古風歌。
Thumbnail
「一入古風深似海」:分享20首經典好聽的古風歌。
Thumbnail
舊時的記憶就像是埋藏在雪地裡的百寶箱,若久不探訪,隨著時光匆匆流轉,便要失了蹤跡遍尋不著;懷舊的念想像是張開翅膀的美麗蝴蝶,引我踏查記憶中的藏寶圖,撿拾過往散落的影音碎片,慢慢拼湊出曾經美好。「午後留聲機」將我僅存的聲光印記換化成隻字片語無限迴放,以承載未來腦中可能一片空白的風險。
Thumbnail
舊時的記憶就像是埋藏在雪地裡的百寶箱,若久不探訪,隨著時光匆匆流轉,便要失了蹤跡遍尋不著;懷舊的念想像是張開翅膀的美麗蝴蝶,引我踏查記憶中的藏寶圖,撿拾過往散落的影音碎片,慢慢拼湊出曾經美好。「午後留聲機」將我僅存的聲光印記換化成隻字片語無限迴放,以承載未來腦中可能一片空白的風險。
Thumbnail
第一堂,唱「七字調」,第二堂,唱「送蓮花」,來到第三堂課,我們要來學習「狀元樓」,這才真正稱得上是耳熟能詳,至少歌詞能唱上兩句,「阮就是可愛的女紅妝,生做是古錐閣淡薄仔俗」。哈哈!同學們光聽音樂就笑容滿面! 第三堂課有新進展,「彰化之歌」劇本確定: 歌仔戲 彰化之歌 劇本 美麗景色彰化城
Thumbnail
第一堂,唱「七字調」,第二堂,唱「送蓮花」,來到第三堂課,我們要來學習「狀元樓」,這才真正稱得上是耳熟能詳,至少歌詞能唱上兩句,「阮就是可愛的女紅妝,生做是古錐閣淡薄仔俗」。哈哈!同學們光聽音樂就笑容滿面! 第三堂課有新進展,「彰化之歌」劇本確定: 歌仔戲 彰化之歌 劇本 美麗景色彰化城
Thumbnail
有一就有二,再來一篇,《月光光》是閩粵客三個族群共同的童謠記憶,最早的福州版本更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常袞所作,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民間歌謠。現行有數十種版本,有人擷取前兩句,「月光光,秀才郎」。再衍化,創作,這首客語流行曲是由臺灣屏東萬巒四縣腔(南四縣腔)客家人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女歌手邱幸儀新唱的版本,
Thumbnail
有一就有二,再來一篇,《月光光》是閩粵客三個族群共同的童謠記憶,最早的福州版本更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常袞所作,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民間歌謠。現行有數十種版本,有人擷取前兩句,「月光光,秀才郎」。再衍化,創作,這首客語流行曲是由臺灣屏東萬巒四縣腔(南四縣腔)客家人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女歌手邱幸儀新唱的版本,
Thumbnail
跳tone是年輕人耍帥的表現!沒想到一個南音的「關亡歌」可以改成這麼歡樂!其實,在傳統辦喪事文化,也是有歡樂的元素穿插其中,這也是一種療癒過程,譬如「弄鐃」! 粵語與閩語在音律節奏上,先天有其優越性!平上去入,四聲八調,本質上就符合音樂的起伏轉折!從早期到現在穿越到大陸,受到廣泛的喜愛與支持!最近
Thumbnail
跳tone是年輕人耍帥的表現!沒想到一個南音的「關亡歌」可以改成這麼歡樂!其實,在傳統辦喪事文化,也是有歡樂的元素穿插其中,這也是一種療癒過程,譬如「弄鐃」! 粵語與閩語在音律節奏上,先天有其優越性!平上去入,四聲八調,本質上就符合音樂的起伏轉折!從早期到現在穿越到大陸,受到廣泛的喜愛與支持!最近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Thumbnail
細聽兩位老派南音的精髓,正是那種看似隨心而為、不尚矯飾的說說唱唱。後學慎而重之細緻推敲,反而唱得拘謹了。
Thumbnail
細聽兩位老派南音的精髓,正是那種看似隨心而為、不尚矯飾的說說唱唱。後學慎而重之細緻推敲,反而唱得拘謹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