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到你家的長壽思考(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明知是雷,卻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買來吃,那就是違背了大方向,自然想要達成的結果機率就會下降。同樣的,自以為目前的這套方法已經可以持續使用沒問題,但可能因為一份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而狠狠打臉,因而有做調整的必要,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如果明知是雷,卻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買來吃,那就是違背了大方向,自然想要達成的結果機率就會下降。同樣的,自以為目前的這套方法已經可以持續使用沒問題,但可能因為一份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而狠狠打臉,因而有做調整的必要,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接續上一篇文章,透過不要去做什麼的思考法,意外的可以把問題給簡單化。因為不是要去跟長壽者過一模一樣的生活,尤其是居住在都市的人,是不是全都要搬到鄉下去才能長壽呢?這會有一定的難度。而是盡可能的去提升長壽的機率,這樣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也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換言之,這樣的可能性可以給年紀逐漸增長的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到了七十歲才想要去學習中醫。可能會想說就算學成了也沒幾年可活,那何必學呢?但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為何不能去學習呢?或許還有一二十年的餘命可以利用,那學習時間就是足夠的。

        有了健康的身體,就不會因為年齡的限制而阻礙了自己的思考範圍。說是老了就要認命,什麼都做不成了,那然後呢?追求長壽的目的就是去創造那種可能性,有著更多時間可以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也可以完全不要,不去規劃,就這樣平靜度日。就像有人主張極限操作,完全沒有存款,有多少就花多少。這樣的做法當然可以過日子,但遇到什麼需要臨時用錢的情況時,所能作出的選擇就變少。一般而言,還是會需要有一些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存款能夠更多一些,那是不是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存款的道理很好懂,那長壽的道理也是如此。盡可能的為自己的身體存下資本,例如維持標準體重,以降低膝蓋承受上半身重量的壓力,也可以讓使用年限更往後延長,但這並不代表體重正常的人,膝蓋就不會受傷,只是降低這樣的機率而已。所以說大方向很重要,往長壽的方向去思考,做出來的決定就會都是符合目標的。例如去參加宴會,現場提供各式各樣的餅乾供來賓品嚐,就會挑選相對不好吃的蘇打餅,而不是其他更高熱量的餅乾與洋芋片,或是甜點蛋糕等等。就算到最後還是因為吃太多而爆熱量,但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至少沒有吃進太多醣份而造成身體太多的負擔。

就算大方向是追求健康的食物,也常常是在踩雷的。例如喝了高熱量的維他命調味乳;吃進加了超棒調味的堅果,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或者是用火鍋湯煮了一堆麵來吃,比單吃白飯的熱量還高。其實這都很正常的,現在踩雷,既然事後知道了,就有機會可以改進。如果明知是雷,卻還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買來吃,那就是違背了大方向,自然想要達成的結果機率就會下降。同樣的,自以為目前的這套方法已經可以持續使用沒問題,但可能因為一份新的科學研究報告而狠狠打臉,因而有做調整的必要,這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月光覺得,在觀看各種各樣的波瀾萬丈人生時,除了感嘆生命造化的奇妙之外,也可以持續的打造屬於自己的長壽秘訣。不必去模仿他人,而是知道那樣做不會長壽,就避開不要做,也知道無法全迴避,那就試著開創一條路出來,而不是僅在那裡抱怨自己沒有這樣的條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凡事有個度 不要過了就很好~~~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3
林燃(創作小說家) 追求長壽和長生不老是不一樣的,後者要求也過高了。
雅米-avatar-img
2024/12/23
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狀態皆不同呀…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3
雅米 生活方式難以複製,但卻可以用來參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豐富,這也是一種對外探索,可以持續刺激自己的大腦。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8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4/12/20
    抬神轎的老伯已經七十多歲,會答應東京電視台來採訪,就是為了展示他所創立的神轎會。職業為廚師的他,目前是單獨一人居住,身體健康還可以去幫忙抬神轎。但年輕時因為太過熱衷神轎事務,而讓太太受不了憤而離家。這有種日本大男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那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顧家庭狀況。之前也有看過十分
Thumbnail
2024/12/20
    抬神轎的老伯已經七十多歲,會答應東京電視台來採訪,就是為了展示他所創立的神轎會。職業為廚師的他,目前是單獨一人居住,身體健康還可以去幫忙抬神轎。但年輕時因為太過熱衷神轎事務,而讓太太受不了憤而離家。這有種日本大男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那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顧家庭狀況。之前也有看過十分
Thumbnail
2024/12/17
接續上一篇文章,之前到高雄去旅行,也是連續晚上都到六合夜市報到,就算晚餐已經吃了很多食物,也還是想要到夜市來走走。在台北因為平常日忙碌,也不會有心情去逛台北的夜市。而且屏東觀光夜市離火車站真的挺近的,走路就可以到達,所以去感受一下是很重要的,縱然是沒有要買吃的也沒關係。強迫自己一定要出
Thumbnail
2024/12/17
接續上一篇文章,之前到高雄去旅行,也是連續晚上都到六合夜市報到,就算晚餐已經吃了很多食物,也還是想要到夜市來走走。在台北因為平常日忙碌,也不會有心情去逛台北的夜市。而且屏東觀光夜市離火車站真的挺近的,走路就可以到達,所以去感受一下是很重要的,縱然是沒有要買吃的也沒關係。強迫自己一定要出
Thumbnail
2024/12/16
   到南部旅行,就得有應對炎熱天氣的對策。天氣好當然有助於出遊,但相對是因為炎熱而需要多補充水分,並且盡量在中午左右安排室內活動。要從台北到屏東,可以搭高鐵到左營站,大概是二個小時左右。再從台鐵的新左營站轉搭到屏東站,大約是半個多小時,總共需要兩個半小時到三小時,會比直接搭台鐵到屏東要快上
Thumbnail
2024/12/16
   到南部旅行,就得有應對炎熱天氣的對策。天氣好當然有助於出遊,但相對是因為炎熱而需要多補充水分,並且盡量在中午左右安排室內活動。要從台北到屏東,可以搭高鐵到左營站,大概是二個小時左右。再從台鐵的新左營站轉搭到屏東站,大約是半個多小時,總共需要兩個半小時到三小時,會比直接搭台鐵到屏東要快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透過不要去做什麼的思考法,意外的可以把問題給簡單化。因為不是要去跟長壽者過一模一樣的生活,尤其是居住在都市的人,是不是全都要搬到鄉下去才能長壽呢?這會有一定的難度。而是盡可能的去提升長壽的機率,這樣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也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換言之,這樣的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透過不要去做什麼的思考法,意外的可以把問題給簡單化。因為不是要去跟長壽者過一模一樣的生活,尤其是居住在都市的人,是不是全都要搬到鄉下去才能長壽呢?這會有一定的難度。而是盡可能的去提升長壽的機率,這樣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也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換言之,這樣的可
Thumbnail
成功的老化包含1. 避免疾病和失能、2. 維持高度的身體與認知功能,以及3. 持續地參與生活三要素(Rowe and Kahn 2000)。大家都不想老來生病給兒孫帶來困擾,所以盡量避免生病與維持身體功能讓「失能」不會跟自己扯上關係,雖說是消極地維持健康,但也能給老人積極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成功的老化包含1. 避免疾病和失能、2. 維持高度的身體與認知功能,以及3. 持續地參與生活三要素(Rowe and Kahn 2000)。大家都不想老來生病給兒孫帶來困擾,所以盡量避免生病與維持身體功能讓「失能」不會跟自己扯上關係,雖說是消極地維持健康,但也能給老人積極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看完當然是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很棒 但很難去效法 畢竟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太一樣 我還是會很要求自己生產力的 主要還是每個人要抓到自己想要的平衡和生活 但我覺得有個點是我非常認同 就是享受和活在當下 當你在和一個人吃飯或聊天 就不要去想下一件事要做什麼 專心在現在
Thumbnail
看完當然是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很棒 但很難去效法 畢竟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太一樣 我還是會很要求自己生產力的 主要還是每個人要抓到自己想要的平衡和生活 但我覺得有個點是我非常認同 就是享受和活在當下 當你在和一個人吃飯或聊天 就不要去想下一件事要做什麼 專心在現在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要想省錢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維持自己身體健康。雖然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活到人瑞那麼長壽,但現在科技發達,人類可控基因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壽命的增加是長期的趨勢,因為這是人類的需求,總不會有越來越多人想著壽命太長了,應該縮短一點吧?這也太違反人性了?大部分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甚至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要想省錢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維持自己身體健康。雖然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活到人瑞那麼長壽,但現在科技發達,人類可控基因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壽命的增加是長期的趨勢,因為這是人類的需求,總不會有越來越多人想著壽命太長了,應該縮短一點吧?這也太違反人性了?大部分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甚至是
Thumbnail
人的身體健康固然會受到工作或是居住環境及飲食習慣等不同要素的影響,到老年後會有高低之分。而以最單純的身體自然老化來說,老人家能夠多爬樓梯,多活動,就能降低在生命盡頭倒數幾年躺在床上的機率。醫療技術的發達雖然有助於延長人類的壽命,但不代表就能好好的度過生命盡頭的倒數幾年。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盡頭存在,卻
Thumbnail
人的身體健康固然會受到工作或是居住環境及飲食習慣等不同要素的影響,到老年後會有高低之分。而以最單純的身體自然老化來說,老人家能夠多爬樓梯,多活動,就能降低在生命盡頭倒數幾年躺在床上的機率。醫療技術的發達雖然有助於延長人類的壽命,但不代表就能好好的度過生命盡頭的倒數幾年。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盡頭存在,卻
Thumbnail
昨天與主婦之友們閒聊,聊到買房子,我說如果沒有結婚沒有小孩的話,說不定就不會買房,我的想法是資產增值或保值的方法很多,房地產不是唯一一種。畢竟,一個人生活可以比較簡單,也可以比較自由,如果工作恰好是可以遠端操作的,甚至可以隔一陣子就換地方生活,不一定要被沉重的房子綁住。
Thumbnail
昨天與主婦之友們閒聊,聊到買房子,我說如果沒有結婚沒有小孩的話,說不定就不會買房,我的想法是資產增值或保值的方法很多,房地產不是唯一一種。畢竟,一個人生活可以比較簡單,也可以比較自由,如果工作恰好是可以遠端操作的,甚至可以隔一陣子就換地方生活,不一定要被沉重的房子綁住。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如果你三十歲了,請不要再覺得「養生」是老人家才會做的事。 因為你的人生、至少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也可能二分之一! 抱歉很殘酷,但你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 三十歲的你應該也漸漸發現,好像真的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以前熬夜兩三天,現在熬夜躺三天。 以前假日往外跑,現在假日只想在家躺。 以前嫌電梯慢走樓梯比
Thumbnail
如果你三十歲了,請不要再覺得「養生」是老人家才會做的事。 因為你的人生、至少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也可能二分之一! 抱歉很殘酷,但你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 三十歲的你應該也漸漸發現,好像真的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以前熬夜兩三天,現在熬夜躺三天。 以前假日往外跑,現在假日只想在家躺。 以前嫌電梯慢走樓梯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