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分析的領域,佛洛伊德和阿德勒的主張可說是南轅北轍。幕風不是心理學家,關於他們學術主張的差異處,我無法在這裡為各位做深入的分析,但是就我讀過的相關文章,我想以下這兩種差異,應該是很明確的:
佛洛伊德主張決定論
阿德勒主張目的論
依據佛洛伊德的學說,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受到性衝動的主宰,我們一生的行為跟可能罹患的精神疾病,都跟我們出生之後的潛意識息息相關。阿德勒則是主張,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建立自我,我們可以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相信就大家各自生活經驗來理解,兩位大師的論述,皆有其合理之處。相較於阿德勒的主張,佛洛伊德的學說比較悲觀。這就是許多的讀者,熱情擁抱阿德勒的原因所在。
我們都置身於宇宙這個物理世界,我們的生命,也都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存續。時間對我們來說,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分別。對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而言,我們很難不受到過去生活經驗的影響,也就是許多人所謂的---經驗法則。
我們利用過去的經驗,歸納出一套我們面對往後生活的評判標準。因為我們的生活經驗是片面的,狹隘的,所以我們歸納的法則,大多都有錯。但是我們還是不得不依據自己過去親身遭遇的這些經驗,來替我們往後的生活做選擇。
每個人的經驗法則一定都有殘缺,每個人的經驗法則,一定都有錯!
比較遺憾的是,許多人深深受到過去不好經驗的牽制,畏首畏尾不敢前進,即使有可以讓自己大幅改善生活的機會擺在眼前,也不敢伸出手去拿取。
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紀,內心一定受過或多或少的創傷,正在寫這篇文章的幕風,也是一樣。只是我常常在想,難道我們一定要讓這樣的創傷,羈絆我們一輩子嗎?
今天早上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腦中突然浮現起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四絕的後面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讓我感覺很受傷的事,其實都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是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時而幻想著能夠穿越時空,去改變它的結果。當一切都已成定局的時候,我卻還讓它停留在我的記憶裡,任它不時在我的心頭繚繞。每次想起,就覺得悔恨懊腦。
當我想起李白這首詩時,我突然領悟到,過去讓我感到受傷的事,早就像消失在碧空盡頭的孤帆一樣,完全不見蹤影,永遠不再回頭。當我環顧身邊的時候也只察覺到,我的時間歲月如同長江的水一樣,不停地向前流著。
孤帆遠影碧空盡。
過去的事不管傷心也好,快樂也罷。如果我們還像李白一樣,站在岸邊懷念隨著孤帆遠去的孟浩然,孟浩然終究已經漂遠了,再多的思念也都喚不回他來。轉過頭看看岸邊的長江水,它依然滔滔不絕,不斷朝著下游流去。
不是嗎?
親愛的朋友,你有沒有經歷過讓你很受傷的事,害你的心中留下創傷?
如果有的話,你要不要也試著想像一下,曾經讓你受過傷的事,其實已經隨著時光之流,如同孤帆一樣,消失在遙遠的碧空之中了呢?
就讓我們利用阿德勒,一起看著那些創傷隨孤帆遠去,回到我們當下的時光之流來。
好嗎?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