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名觀錦,是取「觀蓉城萬千風華,食錦官千滋百味」的意思,目前在成都有二家分店,二家都是位於商辦大樓裡、設有陽台花園的大型餐廳。由於餐廳的招牌菜是豆瓣魚,以至於菜單裡有許多河湖魚的種類可以選擇,因此在餐廳的入口處,直接表明了魚的來源以示優質保證
這次來的是離市中心有點距離的新谷店,地面的唯一出入口是一個獨立在人行道上的電梯,餐廳位於這棟商辦大樓的四樓,進入餐廳玄關後,有幾條大的走道分別通往包廂、卡座、大廳、花園等不同區域,可以想像這一整層的面積有多麼巨大
由於有事先訂位,因此用餐的座位被安排在一間卡座裡,有點半包廂的意味,陳設古樸優雅,還放了一個書架,擺上幾本書跟幾件古玩,營造出些許的居家感,讓人對餐點有許多的期待
餐前先點茶的步驟是粵菜餐館的標準流程,沒想到在一家以延續傳統川菜為使命的餐廳裡出現,可見吸收外來菜系是為川菜找到繼往開來的方向,對於這一點,這次來成都有很深的感觸。茶裡的菊花味濃氣足,有著羅漢果打底,將菊花茶原本味韻淺薄的劣勢,極大化的彌補。這次來才找到成都周邊居然有優質菊花的產地,(金絲皇菊的介紹,可參見 【成都食遊】今日出城去 街子古鎮)
果然一打開菜單就看到有港式燒鵝,菜單上說明燒鵝使用的是本地的獅頭鵝,立馬點來試試,味道是標準的港式燒臘味,鵝肉卻比台灣的羅曼鵝更加皮薄柔嫩,燒滷得有滋有味,是天堂級的美味
這是一道新創的川式涼菜,屬於「怪味」的延伸做法,(川菜味型的探討,可參見【成都食遊】美感體驗的形式之爭 米其林一星 寂川),怪味是川菜涼菜裡很常見的味型之一,混和麻辣鹹鮮甜酸香等七味,沒有固定的調配比例,端視食材與主廚的心情而定,其實說白了也很容易理解,比如怪味料理的代表,怪味雞片,為了要讓煮好的寡味雞肉有味道,加一點花椒、紅油、麻醬、薑汁、蔥花、香菜、醬油糖等等,隨便調就是怪味囉。這道酷香牛肉粒頗具巧思,將牛肉以川味滷水滷至軟而不爛時,再裹上很稠的怪味漿,冷藏定型後便可直接食用,入口先是濃濃的甜味,接著是麻辣與酸,最後是肉本身的鹹鮮,牛粒的外殼薄脆、內裡肉質酥軟,嘗起來居然有甜魚乾零食的錯覺,很有趣,可惜因為味道濃重沒有變化,吃不了幾顆後就會膩,若能點綴幾片芝麻葉、蒜苗絲之類的,既能解膩又可收色彩美感
鹿茸菌是一種長的像是幼鹿剛長出的小鹿茸般的菌菇,吃起來有茶樹菇與金針菇混和般的口感,也是這次來成都要帶回去的主要目標之一。這道菜雖然菜單寫著是川式乾鍋,味型卻是「醬香」,醬香味是以醬肉(臘肉)、醬油為主,是川菜運用範圍極廣的一種味型,用臘肉炒一些蔥蒜菇辣椒,整體風味卻簡直是更加濃郁口味的台灣客家小炒,這道菜以成都青城山臘肉為主,干鹿茸菌泡開後先用醬油蒜炒過備用,最後才跟煸好的臘肉乾鍋混和,倒入盤底鋪著一層新鮮的韭菜葉上,起鍋時淋上滾油讓所有的香氣爆發,讓料理蘊滿濃郁的山珍氣息
石磨豆花是這家餐廳與特定的職人配合的優質食材,也是餐廳的特色食材之一,這道一上桌便看到以一串青椒作為裝飾,這意味著二件事,首先,料裡必然有濃濃的青椒味,其次是這會是一道「複合味」味型的菜餚,複合味指的是成都在這十幾年來借用一些湘菜(湖南)、粵菜(廣東)元素嫁接入川菜,變成一類與川菜二十四味型不太一樣的分類說法,以這道菜為例來說,結合各種食材與味型的青椒味便是這十幾年非常流行的菜餚,青椒又稱藤椒,是花椒尚未成熟轉紅的狀態,有更強勁麻味與木質味,市場最常見的是融合麻辣味、或酸辣味的作法,如藤椒牛肉、藤椒美蛙、青椒酸湯魚等等。
這道肥牛明顯有水煮牛與麻辣乾鍋的影子,以青椒為主味,煸入牛油與新鮮的二荊條辣椒、牛骨湯,風味渾厚,麻勁驚人,不過,尖銳的青椒木質香與豆花雖然透著新奇刺激,味道上卻格格不入,難怪傳統的麻婆豆腐,用的是具有圓潤木香的紅色熟花椒。
這頓餐的體驗其實還是挺滿意的,有別緻舒適的用餐環境,有借鏡外來菜系藉以延續傳統川菜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