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團文章搬運區-職場霸凌、不法侵害與管理失能,從人資角度真的很需要進行「區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偶而會收到訊息提問:怎麼分辨職場霸凌、不法侵害,以沒有甚麼定義與行為樣態?

  • 答:根本不需要分辨

我的想法很簡單,做事情先了解目的,然後以可以達成目的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要做無意義的努力。

先來個簡單的問題,對人資工作者而言,有沒有必要區分以下三種行為?

  1. 職場不法侵害
  2. 霸凌
  3. 管理失能

我的回答已經在上面了,不需要;至少從人資人員的角度不需要特別區分,原因很簡單:

  • 不管是哪一個行為,人資工作者基於職場管理上目的,都應該積極介入。

先來說職場不法侵害 的預防,這部分明文於職安法第6條第2項第3款定有明文:

「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

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害之預防。」

法律已經明文賦予雇主此義務了,所以雇主當然需要處理,但請注意一件事

  • 職場霸凌≠職場不法侵害
  • 「不法」侵害的前提是不法

因此行為需要具備「不法性」才會構成不法侵害;然而,霸凌行為並不必然會導致「不法」的產生

但是!!難道不是「職場不侵害」雇主就可以不介入處理嗎?

簡單舉個例子:

  • A與B為男女朋友
  • 同事C很喜歡B並熱烈追求B
  • A對C追求B的行為大感不滿
  • 雙方在工作中產生爭執,並且直接在職場內互毆
  • 互毆構成傷害罪,因此本件顯然存在不法侵害的問題
問題來了:本件不法侵害純粹是私生活所導致,不是一般的職場不法侵害,但你覺得公司會介入嗎?

答:在職場內互毆,影響職場秩序、商譽與生產,正常的雇主都會介入處理

難道真的有雇主會說,因為本件不是職安法第6條第2項第3款的職場不法侵害,因此就不處理嗎?

所以,介入的原因:勞工的行為(在職場內互毆)已嚴重影響雇主經營(職場秩序、商譽...等等),跟法律規範一點關係都沒有!!

法律有要求我們履行的義務,我們一定要履行;法律沒規範的,但涉及公司營業與利益,人資當然也應該積極介入、處理,記住這個概念,我們來再往下討論霸凌。

霸凌在我國法律中沒有明文定義,但我自己的整理,法院的定義大多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持續性(非偶發性)
  2. 惡意性(刻意攻擊)

然而還是那句,霸凌≠不法侵害,舉例:

你夥同三五好友在職場中孤立我,除此之外你沒有做其他行為

這種孤立確實也是一種霸凌,但重點在於,法律可沒有要求同事間有相親相愛的義務,既然行為未構成違法,如何構成「不法」侵害?

那麼,問題又來了,人資對於這樣的狀況不處理嗎!?

霸凌雖然不一定構成違法、不一定成立不法侵害,但相關行為有非常高機率導致:

  1. 職場氛圍惡化
  2. 溝通產生阻礙
  3. 產能下降
  4. 工作滿意度下降
  5. 人員流動率高…等等

你可以選擇不處理,說真的極大概率不會構成違法,因為職安法要求的是「不法侵害」的預防,非霸凌預防,但避免上述狀況的發生,不就是人資人員的基本職能嗎?

所以,人資真的不需要處理這種問題?不會吧?

最後,失能的管理,舉個例子:

主管的工作能力超絕,因此對於每個人包含他自己都非常嚴格,也因此常常責罵屬下

那麼,這樣算霸凌嗎?個人認為,恐怕不能認定屬於霸凌(無針對性、非惡意),但我們大致能確認這是一種「管理失能」,這點應該沒什麼異議。

它所帶來的後果很極端:

  1. 屬下都是鋼鐵意志,大家都突破極限(少)
  2. 屬下成受不了負荷,選擇離職或直接身心失調(多)

如果你的企業文化就是高負荷、高壓管理與高報酬,或許…還行(!?),但伴隨的後果可能是:

  • 職業傷病(例如:過勞、身心失調)

此外,公司的內部文化若非本來就是高壓高薪的環境,而只是個別主管如此,那麼這種管理則更可能導致:

  • 工作滿意度下降
  • 人員流動率提高
  • 職業傷病(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居多)

好,這些問題又回到了人資的基本職能與存在目的了,我甚至都不需要再往下討論職業傷病的問題。

所以,既不是不法侵害,也不是職場霸凌,單純就是很爛的管理,人資就不需要介入處理嗎?

很多人資再問怎麼區分不法侵害、霸凌…等等問題的時候,我其實都在想一個問題: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職務內容與存在目的嗎?

如果你真的清楚、明白人資工作的目的與價值,那你應該知道無論是哪個行為,你都應該積極介入、處理;既然如此,刻意區分這三件事的目的與意義是甚麼呢?

難道是,不是法律規定、沒有法律限制,身為人資工作者的你就不積極處理嗎?

  • 法律只是勞資關係中的最低下限,而人資人員處理的問題,應該不僅是維持下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資手札 的沙龍
90會員
67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勞資手札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本文探討勞動契約終止、勞工請假權利以及僱主相關義務,釐清僱主不得拒絕勞工離職、強制勞工請假或限制勞工休假的法律依據,並說明請假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2025/04/10
本文探討勞動契約終止、勞工請假權利以及僱主相關義務,釐清僱主不得拒絕勞工離職、強制勞工請假或限制勞工休假的法律依據,並說明請假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2025/03/11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的調查程序採高標準,其標準甚至高於「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但其實該指引並不是強制規範:此外,性騷擾也是不法侵害的一種,因此公司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建議將二者統合為「一個調查規範」,以避免產生矛盾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3/11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的調查程序採高標準,其標準甚至高於「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但其實該指引並不是強制規範:此外,性騷擾也是不法侵害的一種,因此公司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建議將二者統合為「一個調查規範」,以避免產生矛盾的問題。
Thumbnail
2024/12/09
職場霸凌成為當前熱門話題,但對其定義與判斷卻常有誤解。本文從主管與員工關係的角度,探討職場霸凌的真正含義,強調持續性、針對性及目的性的重要性。此外,還引用了周兆昱教授的觀點,指出霸凌並非單純的人際關係摩擦,而是需要結合其他角度、客觀要件進行認定。
2024/12/09
職場霸凌成為當前熱門話題,但對其定義與判斷卻常有誤解。本文從主管與員工關係的角度,探討職場霸凌的真正含義,強調持續性、針對性及目的性的重要性。此外,還引用了周兆昱教授的觀點,指出霸凌並非單純的人際關係摩擦,而是需要結合其他角度、客觀要件進行認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資工作者在職場中面對不法侵害、霸凌及管理失能時的角色與責任。儘管這三者有不同的定義與形式,但從人資的角度來看,不必過於區分,因為人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職場秩序與員工福祉。文章強調,即使某些行為不構成法律上的不法侵害,仍需積極介入,以防止職場氛圍惡化與員工流動率提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資工作者在職場中面對不法侵害、霸凌及管理失能時的角色與責任。儘管這三者有不同的定義與形式,但從人資的角度來看,不必過於區分,因為人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職場秩序與員工福祉。文章強調,即使某些行為不構成法律上的不法侵害,仍需積極介入,以防止職場氛圍惡化與員工流動率提高。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環境中,由於權力濫用及不公平對待,造成同事對被霸凌者的持續冒犯與威脅,導致受害者的身心理健康受損。儘管我國對職場霸凌尚無明確法律定義,但已有相關法院判決及行政機關指導,提供了理解與應對的依據。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定義,面對霸凌者的法律途徑。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環境中,由於權力濫用及不公平對待,造成同事對被霸凌者的持續冒犯與威脅,導致受害者的身心理健康受損。儘管我國對職場霸凌尚無明確法律定義,但已有相關法院判決及行政機關指導,提供了理解與應對的依據。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定義,面對霸凌者的法律途徑。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職場霸凌和逼退員工都是職場中的不正當行為,但兩者之間有一些關鍵差異。 🚫🚫🚫🚫🚫 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通常指的是一種持續的、有意圖的行為,目的是恐嚇、羞辱、貶低或傷害某個員工或一群員工。霸凌行為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 言語攻擊:如侮辱、嘲笑、惡意的批評或恐嚇。 社會排斥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最近民進黨黨部傳有性騷擾及職場霸凌事件,趁這個機會來整理一篇淺談關於「職場霸凌」的懶人包。   近幾年,社會新聞上常見勞工在工作中遭受各樣態的不法侵害,造成勞工身體上及心靈上嚴重傷害,而勞工又是對社會的穩定發展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而要如何保障他們在職場工作中,受到更安全的保護呢?
Thumbnail
  最近民進黨黨部傳有性騷擾及職場霸凌事件,趁這個機會來整理一篇淺談關於「職場霸凌」的懶人包。   近幾年,社會新聞上常見勞工在工作中遭受各樣態的不法侵害,造成勞工身體上及心靈上嚴重傷害,而勞工又是對社會的穩定發展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而要如何保障他們在職場工作中,受到更安全的保護呢?
Thumbnail
在人資群組上看到一個值得討論的實例,案例如下:公司為標案的系統承包商有20名員工加上3位基層主管,也因為是承包標案的關係,所以下一標2023未標到就會解散,因此主管們皆承受一定的壓力,其中某主管作風較為強硬、情緒控管欠佳,如不准共同工作同仁聊天,甚至連開抽屜發出聲音都會被怒視,上班時會一直碎念...
Thumbnail
在人資群組上看到一個值得討論的實例,案例如下:公司為標案的系統承包商有20名員工加上3位基層主管,也因為是承包標案的關係,所以下一標2023未標到就會解散,因此主管們皆承受一定的壓力,其中某主管作風較為強硬、情緒控管欠佳,如不准共同工作同仁聊天,甚至連開抽屜發出聲音都會被怒視,上班時會一直碎念...
Thumbnail
前兩天跟一個舊同事聊天,她看了那篇關於家庭傭工受虐的文章之後跟我說,其實辦公室的暴力層出不窮但很多人都選擇忍氣吞聲。 她說得沒錯,辦公室暴力不僅僅是“#MeToo”的性騷擾而已。當過幾年上班族的,誰沒遇過不可理喻的主管或同事?
Thumbnail
前兩天跟一個舊同事聊天,她看了那篇關於家庭傭工受虐的文章之後跟我說,其實辦公室的暴力層出不窮但很多人都選擇忍氣吞聲。 她說得沒錯,辦公室暴力不僅僅是“#MeToo”的性騷擾而已。當過幾年上班族的,誰沒遇過不可理喻的主管或同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