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團文章搬運-甚麼是職場霸凌?管理、溝通與情緒控管能力很爛≠職場霸凌(需其他資訊方能認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職場霸凌很紅,但你真的了解甚麼叫職場霸凌嗎?

🔎舉例:


主管對於工作要求很嚴格,對每一個員工都採高標準管理,時常會對於工作細節挑剔

⁉️所以這樣是主管平等、客觀且公平地霸凌所有同仁嗎⁉️


👉好,那麼我們換一個角度

因為主管真的很機車,所以員工們在組織部門聚會、各種活動時,都會刻意避免邀約該主管


⁉️這樣是不是就是一種「孤立行為」⁉️

🤔若這是一種孤立行為

🤔那算不算是一種霸凌


還是說,這確實是一種孤立行為,但孤立的原因是在於:

👉同事間情誼、關係不佳?


所以,不要只看一兩個字、一段很空泛的描述,就去判斷是否是職場霸凌,要判斷是否是霸凌,需要長期地觀察與深入了解。


‼️爛長官、很糟的管理能力與方式≠霸凌‼️

此外,也請搞清楚一個基本邏輯

👉霸凌是源自於優勢地位

👉優勢地位並不限於職務,社群關係也是


所以,員工也可以霸凌主管,例如:

✅員工刻意組織、不配合主管,導致主管難以管理、正常工作

➡️這也是一種利用地位關係的職場霸凌

➡️實務中,這種狀況其實不少見


要認定職場霸凌,重點應在於以下:

1️⃣目的:逾越工作、業務上需求,且帶有惡意

2️⃣持續性:長期、非偶發性行為

3️⃣針對性:只針對特定對象的刻意行為


此外,周兆昱 教授於其研究(日本職場霸凌防治法制之研究,2024,新學林法學,第 3 期,1-19 頁)則有說明:

「法律並無法亦不應該要求人人均須與他人和樂融融、相親相愛。故而,單純人際關係上之疏離,即便是行為人刻意為之,若不影響到被疏離者工作表現之機會,亦即未達到有害其就業環境時,尚難認為成立職場霸凌,雇主義無介入之義務」


💬周兆昱教授把霸凌的重點,放在於:

✅客觀上已影響工作或工作環境

➡️不限於身心確實有受害事實(有些人防禦力比較高)


👉這就是我常說的,人際關係相處不睦跟霸凌沒關係

你跟你爸媽兄弟姊妹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都會因觀念、價值不同而有溝通磨擦了,何況是職場?


職場中有摩擦是當然的事情,重點是磨擦發生的原因,如以下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勞訴字第140號:

「所謂職場霸凌目前並無明確定義,職場生活除工作內容外,本就是一種相互溝通的過程,人與人相處本有志同道合,亦有話不投機者,非謂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即所謂職場霸凌;所謂霸凌應指以敵視、討厭、歧視為目的,藉由連續且積極之行為,侵害人格權、名譽權、或健康權等法律所保障之法益,亦即必須達到社會通念上認為超過容許之範圍,方該當之。」


‼️霸凌最重要的我個人認為是目的:帶有惡意‼️

1️⃣長官對你的報告極度不滿意,甩你公文、臭罵你一頓

👉長官的目的是想要一份完整、好的報告,而不是攻擊你

2️⃣你回頭跟同事臭罵長官是老禿驢、老姑婆,但照舊完成工作

👉你被罵很不爽、甚至有點受傷,但並不影響你後續工作


❌這種狀況,當然不應該構成職場霸凌,原因:

✅長官目的並不是攻擊你、傷害你

✅你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並未因此受阻礙、受害


還是那句


‼️很爛的管理模式跟管理能力與霸凌不能直接劃上等號‼️


不過現在的氛圍,好像隨便一個不當的管理都能扯到霸凌,真的挺荒謬的

順便提一下,主張職場不法侵害,重點在於:

✅不法,即違法

👉若無違法行為存在,自然不會構成「不法侵害」


而這也是職場霸凌最大的問題,沒有法律去定義,所以幾乎不能以「霸凌」即構成不法侵害,而還是要構成民事、刑事等行為~

👉這部分應該要加速修正

👉職安法的部分更多是在第三人的暴力行為,而不是霸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資手札 的沙龍
102會員
75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勞資手札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本文探討勞動契約終止、勞工請假權利以及僱主相關義務,釐清僱主不得拒絕勞工離職、強制勞工請假或限制勞工休假的法律依據,並說明請假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2025/04/10
本文探討勞動契約終止、勞工請假權利以及僱主相關義務,釐清僱主不得拒絕勞工離職、強制勞工請假或限制勞工休假的法律依據,並說明請假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2025/03/11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的調查程序採高標準,其標準甚至高於「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但其實該指引並不是強制規範:此外,性騷擾也是不法侵害的一種,因此公司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建議將二者統合為「一個調查規範」,以避免產生矛盾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3/11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第四版)」的調查程序採高標準,其標準甚至高於「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但其實該指引並不是強制規範:此外,性騷擾也是不法侵害的一種,因此公司在制定相關制度時,建議將二者統合為「一個調查規範」,以避免產生矛盾的問題。
Thumbnail
2024/12/23
本文探討人資工作者在職場中面對不法侵害、霸凌及管理失能時的角色與責任。儘管這三者有不同的定義與形式,但從人資的角度來看,不必過於區分,因為人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職場秩序與員工福祉。文章強調,即使某些行為不構成法律上的不法侵害,仍需積極介入,以防止職場氛圍惡化與員工流動率提高。
Thumbnail
2024/12/23
本文探討人資工作者在職場中面對不法侵害、霸凌及管理失能時的角色與責任。儘管這三者有不同的定義與形式,但從人資的角度來看,不必過於區分,因為人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職場秩序與員工福祉。文章強調,即使某些行為不構成法律上的不法侵害,仍需積極介入,以防止職場氛圍惡化與員工流動率提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不僅限於肢體暴力,它還包括言語羞辱、情緒勒索和不合理要求等隱形形式。許多員工因恐懼失去工作而選擇沉默,但這樣的有毒環境會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影響,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和改變這一現象,促進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公司是大多數人醒著的時候得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如果沒處理好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將會非常辛苦。每位職場霸凌的受害者碰到的情況皆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難歸類出某某狀況就一定是或不是霸凌,只能建議先蒐證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之後上法院才不會什麼都拿不出來。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在職場是否有遇過被特定一些同事在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偷拍議論你的一舉一動?或針對你的言行、工作表現等冷嘲熱諷及刻意貶低等等?這些職場霸凌不一定是自己待人處世有問題,有時候就是單純磁場不合,卻不懂得尊重他人,或是刻意想找人欺負,發現你越不會反擊,就越得意忘形。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職場生活不乏存在同仁間相互溝通的互動過程,有志同道合,也有話不投機,但是並非同事相處間偶有摩擦、衝突、不愉快、疏遠,就是所謂職場霸凌。 「他就是難搞」、「她有夠龜毛」、「這傢伙真的很自我感覺良好」等,都是對於「歹逗陣」的同事印象說法。 印象與內涵是不一樣的! 職場霸凌的內涵通常是工作場域上具備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但今天收到的一封電子報讓我重新思考「霸凌」這件事。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我們不要霸凌別人,但沒有教我們怎麼看待霸凌,或是在霸凌環境下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先讓我說個故事。 同事A是總務的新任同事,也許是前一份總務工作能力太好,或是A太想要表現自己,所以當主管給他的任何任務
Thumbnail
你被霸凌過嗎?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但今天收到的一封電子報讓我重新思考「霸凌」這件事。我們的文化教育告訴我們不要霸凌別人,但沒有教我們怎麼看待霸凌,或是在霸凌環境下做出相對應的行動。 先讓我說個故事。 同事A是總務的新任同事,也許是前一份總務工作能力太好,或是A太想要表現自己,所以當主管給他的任何任務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