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吃》的作者馬世芳,台大中文系畢業,他的父親與母親,在台灣藝文界赫赫有名!他的父親是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母親是台灣校園民歌的重要推手—資深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高中畢業即開始在中廣青春網擔任電台來賓,介紹經典搖滾樂。1995年退伍,在母親陶曉清引介下主編《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
懂音樂的馬世芳,閱聽人認識已久,懂吃、能下廚的馬世芳也頗受讚譽,《也好吃》更是引領讀者進入他的美食世界。馬世芳說,再忙,總有一餐飯的餘裕,總有執起筷子的從容。
馬世芳在《也好吃》中,以文字穿越時光,用他的記憶暖心懷想,昔日菜餚曾帶來的幸福滋味。懷舊的家族記憶之味書寫家傳百頁包肉、爸爸的酸梅湯、姑奶奶的茄餅;年少時初品嘗的人生第一杯卡布奇諾,凡此種種……《也好吃》用21篇散文,追溯21個關於味蕾的回憶!
馬世芳用文字告訴我們,吃,不該僅是味覺上的感官滋味,須細心品嘗的,還有心的溫度。
書中所寫「也好吃」的概念,來自於《黃媽媽說菜》一書,黃媽媽是作家黃麗群的母親,馬世芳說,「黃媽媽最厲害的就在於,沒有什麼不可以,也不會不好吃,這個烹飪概念,很多食物換個方式做、換個配料,就變得非常不一樣;就像黃媽媽說家常菜沒有標準,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我看了好開心,家常菜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它只要做出來是好吃的,就對了。沒有香菜就用茴香嘛、沒有蒜苗就用蔥也沒關係、沒有羊肉就用牛肉、沒有牛肉就用豬肉,都可以,沒有關係,怎麼做都對!只要最後是好吃的就好,我領悟的道理就是這個。」
馬世芳以《也好吃》說菜,更談他身邊的人,從「老太太」(外曾祖母)到傳承老太太手藝,為一家大小打理飲食多年的「阿利婆」,以及父親、舅舅、姑奶奶……眾人各自有味。寫吃飯、寫做菜,也寫人情。這是馬世芳安放記憶與家族情感的作品,也是人與食物的耳鬢廝磨,更是涵納了暖心的回憶。
目錄
自序 一個饞人的自白
輯一:念想
百頁包肉,我的家傳味
爸爸的酸梅湯
三杯雞,蒜要後下
姑奶奶的茄餅
想我暖胃的阿姨們
那條民主香腸
所謂大人,就是懂得自討苦吃
人生第一杯卡布其諾
一起吃早餐
酷店必須有好音樂
一個不是太愛喝酒的人想到的事
吃火鍋
大疫年的大蒜及其他
獨居者的廚房
上次吃泡麵是什麼時候?
從皮蛋說起
臭豆腐,愈臭愈香
我會為了這家館子,特意經過那座城
嘉義小吃記
當我還是小朋友,這些東西最好吃
用一碗魚丸湯來換
輯二:做菜
一碗麵
一鍋飯
鐵鍋麵包
大肉三鍋
小排四帖
川式椒麻雞
蝦三樣
夏日吃瓜
番茄炒蛋
煎牛排
嫩煎鴨胸
櫛瓜義大利麵
紐奧良秋葵濃湯
蛋沙拉、鷹嘴豆泥
桂花江米藕
銷魂豆干、自製豆花
豆腐三味
蚵仔麵線、蚵仔煎
爛糊肉絲
快炒下飯
金瓜米粉、和風甜滷南瓜
合菜戴帽
煎餅四款
家常六則
跋
雞火干絲
附錄
軍火庫—油鹽佐料小談
兵器譜—我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