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1 | 家常菜的美味之道

Day 71 | 家常菜的美味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6/25 家常菜的美味之道

週日蹭飯去。
可以吃到家常菜真的很幸福,有海鮮炒麵,炒得辣辣香香的,蝦子新鮮大隻,鹹淡適中,麵條Q軟,配料豐富。配上自製的水果泡菜,高麗菜清爽脆口,吃起來酸酸甜甜很開胃。有滷肉、滷蛋、滷豆干,香氣濃郁,每一口都口齒留香。這頓飯~好吃到,一不小心就會把湯匙一起吞下肚子了。

家常菜不像外面餐廳講求擺盤、排場。但是,做料理的人,總是滿懷著愛意做出美味的料理,是想讓用餐的家人、朋友,每一口都能吃到營養、健康。家常菜是用料理寫的信,裡面是愛、是祝福、是期盼。

雖然每個家庭都有專屬的家常菜,各家熟悉的料理味道也都不一樣。但是偶爾還是可以聽到在外的遊子,對著這樣質樸的料理感嘆一句「這就是家的味道」。我想這是因為屬於料理人的愛意是一樣的,也許家常菜的美味之道就在此~熟悉的口味以及情感的寄托。

說到家常菜,不得不提到自製的調味料、小菜。
每次聽到自製辣椒醬、自製泡菜、自製小菜,都會口水流滿地。

以前還住在家裡的時候,母親的拿手小菜是涼拌小黃瓜、涼拌鹹蜆仔。夏天如果沒胃口,吃點涼拌小菜就來精神了。拍開的小黃瓜切成適合入口的大小。拌入香油、蒜頭,吃起來清脆爽口。涼拌鹹蜆仔,從冰箱拿出,貝肉冰冰涼涼,非常嫩,調味有醬油、蒜頭、辣椒,吃起來鹹鹹辣辣的,鮮味十足。

列車長人緣極佳,同事如果有自製辣椒醬、干貝醬,也會特別跟她分享。偶爾吃麵會加一些,整個湯頭都被提味。炒菜也可以用,調味一次到位。醃肉也可以,辣辣香香的。真的是極有口福,可以享用到這些親友牌的秘製調味料。

自製的小菜或者調味料~不僅是用料豐富,味道比起市售的就是好上一大截,畢竟中間有除了加入愛與耐心之外,還有一些獨家的機密配方。

如果有機會,拿到家人、朋友、同事分享的自製小菜、調味料,每次都會心存感激地享用。畢竟有料理經驗的人就知道,這些前置作業繁瑣,採買材料、製作過程都是一門門功夫,而且也很花時間。很感恩有這些熱愛自製料理的親朋好友們,也感謝他們願意分享這些用心製作的料理。

後記:
近期認識了一位多才多藝的友人,在劇場工作過,好像各種文藝活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甚麼話題都能聊上兩句。經常穿古著,風格獨特。

聊天間以為她只是熱愛日本文化,沒想到她其實行動力一百分,前些年也特別到日本打工換宿,因緣際會之下,還學了釀梅酒。

提到自釀的梅酒,友人甚感驕傲,很熱情地分享給我們,因為酒量很差,所以只索取一小瓶~

收到之後,一直等到周末~才滿懷期待的開來品嘗。基底是伏特加,嘗起來有淡淡的梅香,酒味偏甜。第一次收到友人親自釀的酒,蠻特別的,特別也在此篇記錄。(心滿意足貌)


raw-image


avatar-img
歡迎來到這裡,偶有奇幻出沒
17會員
202內容數
「現在」這個概念消失了此專題將收納兩個主題 短暫脫離世界的方法-關於電影、書籍,能將「你」這個載體短暫關機,把「你」的意識放逐世界之外。 鏡頭之外的時間繼續流逝著-將接續電影的結尾,描述主角或者配角延伸出去的片段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7/4 寫作跟運動一樣,緩緩 才剛寫完一篇:寫作的決心,就停止更新直到現在,有夠諷刺,覺得好好笑。 大概是寫作決心那篇寫得太用力了,前前後後改了不下十次,不停地重讀語句,希望通篇更加通順。最後成果不盡然滿意,但是也耗盡心力了。 接下來的日子,混亂中忙成一團,就算擠一擠也沒能善用碎片時間,好好
7/3 今天的主題是文字創作,原先只是想寫寫最近寫文的感想,碰巧看到方格子主題徵文:創作的決心。被這一句打動:「那你呢?是什麼讓你主動踏上創作之路,並一路走到現在?」,所以這篇也延伸來聊聊關於創作這些二三事。 是什麼讓我踏上創作之路,並一路至今。 我想一切的起源,是因為熱愛閱讀課外讀物,小時
7/2 更接近外送員的那些時刻 今天聊聊外送。 因應時代潮流,外送平台崛起,可以省去很多時間成本,高度的方便性,讓人趨之若鶩。但初期對外送平台的觀感不到太好,心裡多少有些不贊同,因實在是很不環保,想想一次又一次的外送,將會產生多少的塑膠包裝,所以老實說,一開始有點牴觸外送平台點餐。
7/4 寫作跟運動一樣,緩緩 才剛寫完一篇:寫作的決心,就停止更新直到現在,有夠諷刺,覺得好好笑。 大概是寫作決心那篇寫得太用力了,前前後後改了不下十次,不停地重讀語句,希望通篇更加通順。最後成果不盡然滿意,但是也耗盡心力了。 接下來的日子,混亂中忙成一團,就算擠一擠也沒能善用碎片時間,好好
7/3 今天的主題是文字創作,原先只是想寫寫最近寫文的感想,碰巧看到方格子主題徵文:創作的決心。被這一句打動:「那你呢?是什麼讓你主動踏上創作之路,並一路走到現在?」,所以這篇也延伸來聊聊關於創作這些二三事。 是什麼讓我踏上創作之路,並一路至今。 我想一切的起源,是因為熱愛閱讀課外讀物,小時
7/2 更接近外送員的那些時刻 今天聊聊外送。 因應時代潮流,外送平台崛起,可以省去很多時間成本,高度的方便性,讓人趨之若鶩。但初期對外送平台的觀感不到太好,心裡多少有些不贊同,因實在是很不環保,想想一次又一次的外送,將會產生多少的塑膠包裝,所以老實說,一開始有點牴觸外送平台點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