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那些小事|雜思
avatar-img
Lounge

失業那些小事|雜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活下來的人

今天知道有個單位的人又要離開了,聽說是被調走,這是這個單位走的第四個人。短短七個月內,兩個轉調,兩個離職。因為調走的這個人,其實是很認真的人,所以心裡有點難過於是又多吃了點。

公司有所謂的調撥,就是將O物轉移到其他間店,大多數是該店不需要,而另一間有需求的狀況。我突然覺得那人之間的流動,也算是一種該店不需要,而另一間有需求的狀況嗎?

回想起以前同事跟我說公司一直存在著輪調,但也有一些店內的老人從未被調走過,原因是因為「他夠強」,店內少了他會有影響的這種。她才可以堅持不走,然後店裡依舊沒有資遣他。

公司裡常常有的位置,異動率特別高。我指得不是這間公司,而是泛指每間公司,總是有些位置清閒好個秋,有些位置死傷殘重。都不知道是錄取人是又急又快,還是視人不清,又或者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死缺。

相信這些理由都有,只是活下來的人堅持多久。半年,一年?


2.60分與100分

今天一早看見一個影片,心裡很有感觸,正巧是我前幾天就提到的,我做事情與一般人眼中優先順序不同的差異,其實就是60分與100分的差別

幾年前,我一度沉迷於遊戲,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還會課金。那個時候就有發現遊戲其實可以看得出一個人在乎什麼,有的人會日日上線課金,因為每日課金都會有額外贈送的小禮物,累積日數課金印象也會額外贈送,而我喜歡一次課,但一次課可能有比較出眾的贈品,但實際小禮物並沒有每天課多。以投報率來說,我覺得日日課划算多。

社團有大盟小盟,大盟會被分得更多的贈品,因此大家都想搶著進大盟,而大盟盟主又可以分得資源給盟內的人,而資源的差距,讓我發現我很在乎「公平性」,但我不見得會說出口,就是會放在心裡。

追求60分這件事情,是因為遊戲中有一款類似隨機兵書的東西,他可以使用在武士上,兵書有分容易成功跟不容易成功的,若是開取成功,武士的該項等級會加倍加成,但是開取機率不高。我發現我喜歡失敗率相對不高,但加成較低的兵書,然後我會讓整個team的人都同步加成,而另一個盟友喜歡使用在某一個愛將上,儘管失敗率高,但一旦加成會培育成一個難以被打敗的人。

那個盟友本身從事業務的工作,讓我突然了解到,他其實是追求100分的人,因為業務追求的是沒有上限,他可以為了更高的報酬努力,而我其實是屬於沒有想要這麼努力,只想要得到60分的性格。

「只要能進門檻就好了」

「差不多就好了」

例如,我很喜歡考一些門檻,例如金融證照我有的幾張都是必須要進入證券業、財產保險業、人身保險業的基礎證照。但我不會想要花時間去取得CFA,相對價值比較高,但是比較辛苦的證照。

但這麼說並不是說我不認真不努力喔,我很努力,所以我才會想要額外取得這些證照。我只是覺得我的努力,不能聚精得太久,而且不能失敗率太高。

否則我會太容易受挫...

每個人時間只有24小時,想要100分的人,往往必須要放棄某些事情。而我什麼都想要,一個都不想要放棄。但我可能每件事情都沒有做到100分。

講回到這裡,我覺得這跟我早年不太喜歡斷捨離的邏輯其實是相同的。

因為斷捨離這件事情,會一直不斷地面臨選擇、權衡以及思考什麼事情是具有價值,什麼事情是需要,什麼是相對不需要的。


3.用失敗累積成功

今天看到陳傑憲提到棒球其實是用失敗累積成功的一種運動,打10次有3支安打就很厲害了。所以不妨記住那支安打,失敗獲得的教訓一下就好,不然反而造成心理層面更懼怕,相反的應該記住、感受成功的瞬間,讓它成為前進的動力。

這句話我覺得可以運用在許許多多的事情上,或許運動之所以迷人,是因為跨越了許多難以跨越的人性,挑戰許多無法挑戰的不可能上。

所有的工作我相信也是,我們是用許多次的經驗,去讓我們更靠近自己想要的工作。

avatar-img
Lounge
68會員
389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nge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飽受失眠所苦。現在已經都11點多將近12點睡,覺得很荒謬。先說這篇是一個自我碎念的廢文... 那天突然想起我人生受苦的歷史,許多都存在「合作」這個issue,身為intp人,之前就有看過我的介紹說是屬於單獨作業會比團體合作更能收獲更多成果。 怎麼說呢?我覺得一來我不喜歡受到干擾,二來不喜歡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想起「過了就是過了」這句話,德文的說法是vorbei ist vorbei. 學德文的第一個月就學到了這句話。
昨天看了一隻蔡康永的影片:「演唱會是人生的某一個回憶,人是依賴回憶而建立他獨特的生命經驗的,我們到了人生越後面,我們所能夠依賴越多的無非是你的回憶而已,你跟別人共度的回憶,你自己創造的回憶,那我們甚至在界定你是你,我是我的過程中,很大成分是依賴著你的回憶跟我的回憶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才是不同的人,那你
今天看見同事跟另一個同事說話,不禁覺得真的給好給滿主管「情緒價值」。
這幾天飽受失眠所苦。現在已經都11點多將近12點睡,覺得很荒謬。先說這篇是一個自我碎念的廢文... 那天突然想起我人生受苦的歷史,許多都存在「合作」這個issue,身為intp人,之前就有看過我的介紹說是屬於單獨作業會比團體合作更能收獲更多成果。 怎麼說呢?我覺得一來我不喜歡受到干擾,二來不喜歡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想起「過了就是過了」這句話,德文的說法是vorbei ist vorbei. 學德文的第一個月就學到了這句話。
昨天看了一隻蔡康永的影片:「演唱會是人生的某一個回憶,人是依賴回憶而建立他獨特的生命經驗的,我們到了人生越後面,我們所能夠依賴越多的無非是你的回憶而已,你跟別人共度的回憶,你自己創造的回憶,那我們甚至在界定你是你,我是我的過程中,很大成分是依賴著你的回憶跟我的回憶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才是不同的人,那你
今天看見同事跟另一個同事說話,不禁覺得真的給好給滿主管「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