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去年,這又是值得玩味的一年啊!猶記得去年在地磚爆裂的震撼下劃上句點,而今年則是在重鋪地磚的工程中開啟。去年總是在閱讀、書寫中浮沈,狀況的好壞展演著一次次的高低潮,也在那樣的過程中嘗試去領悟學習的自在。今年,還是得面對同樣的課題,心知這本非一朝一夕之功,琢磨著、反省著,更努力地感受著內在能量的起伏,嘗試著在不同的狀態中悠遊。
話說從頭,地磚的鋪設確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其牽涉到家具的移動、暫時安置。在那一段塵土飛揚的日子裡,說是住在工寮中一點也不為過。所以遂也想著,是否能藉此機會將房間、家具予以予以調整。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小蓁蓁與小亮亮因為年紀漸長,所以兩人原本一起唸書、一起休息的臥室與書房,將更改為兩人各自獨立的房間。既然有了這樣的打算,旋即估量著在家具幾乎都得要全面搬動的過程中,剛巧是一個重新粉刷的契機,而且這也可以讓倆姊弟在住進自己的房間時,能有煥然一新的感受。除此之外,客廳也因為舊有沙發的更換而做了調整,遂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連主臥房的床鋪也更換成較大的尺寸,以換得更好的睡眠品質。這一切的浩大工程,如願在農曆年前逐步完成,彷彿也象徵開啟了一個新的生活樣貌。
然則,也不知是否就因為這樣的緣故,那關於新生活的想望逐漸蔓延開來,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工作的範疇。年後好一陣子埋首於中年危機的相關書籍,幾番內心的澎湃,突然興起了轉職的念頭。其實跨入心理學的範疇之後,原就對於青少年自我價值的建立以及中年危機中所面對自我價值的摧毀與重建感到莫大的好奇。這些年,從大學、國中轉往高中,陪伴著許多的學生一同思考與摸索關於自我價值建立所遭遇的茫然、退卻、恐懼與焦躁。那是幸福的,然則卻也越發渴望接觸更多中年危機的議題,尤其是在自己跨入中年之後,這樣的想望越發熾熱。只是轉職終非輕易之舉,好幾個夜晚獨坐案前,反覆琢磨,終究暫時擱下了那樣的念頭。
然則擱下並非意味著放棄,在整個過程中,內心也悄悄地衡量著自己的能力。這些年因為經營部落格的關係,一心一意地想將心理學與生活相結合。嘗試在專業心理學與大眾心理學間,構築一道橋樑。另一方面則是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易經的研讀與學習上。也許就因此一緣故,捫心自問,自己在心理學專業領域上,雖不至於荒廢,但還得要更加把勁才行吧!
基於這樣的心態,再加上客觀環境的成熟,遂答應了「心理治療與變化之道」課程的開設。這個主題主要嘗試將這些年埋首於易經的體悟與原本心理學的知識相融合。坦白說,壓力不可謂不大,可那不也是這幾年對自己的期許。從五、六月開始,案前成堆的易經書籍與先前的筆記,都讓人驚嘆於學問之海的浩瀚與自身的渺小,也只能不斷地努力著。而在相關課程暫時告一段落之後,不僅仍然持續在同樣的領域中下功夫,更讓自己回頭充實心理學的能量。
從十月開始,像是呼應二、三月一般,一本接一本的心理學典籍,讓自己重溫當年唸書的感動。其實回過頭想想,今年算是這幾年閱讀專業書籍最勤快的一年。過往雖然未曾擱置,但小說的閱讀份量顯然不輕,可今年開始有了不同。當然這其中也讓自己認真思考著,原本部落格經營的轉向。在未來的規劃中,將會逐漸加重心理學專業的份量,期許自己仍能在這個領域深耕。
另外,今年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暑假全家去日本自助旅行之事。這是小蓁蓁與小亮亮第一次出國旅行,也是我和素雯在相隔多年之後再次踏上異國的版圖。也因為上述的緣故,從行前的規劃就特別用心。短短八天的旅程,或許仍未能滿足四顆好奇的心靈。但對全家來說,這仍是個收穫豐盈的心靈之旅。舉凡旅行前彼此討論與分享內心所懷藏的想望,旅程中的彼此相互扶持與同樂的種種經歷,還有旅程後反覆回味與檢視的甜美記憶。
旅程歸來的書寫,彷彿又一次次地重溫當下的感動。想起了蜜月旅行後書寫完成的《尋找一種顏色的感動》,這次決定更換書寫模式,依舊筆耕不輟。尤其是暑假期間,由於易經課程的迫切與壓力,旅行書寫成了另一個出口。就這樣在京都與易經之中來回擺盪,更在那過程中找到一種悠遊與自在。
可是,隨著這一年逐漸地進入尾聲,突然其來的低潮瞬間淹沒了自己。不論是書寫、閱讀、易經等等,幾乎全面停擺。疲倦感,由身到心,拉扯著、糾結著、阻攔著。也許,相較於近幾年,今年稍稍透支了些吧!原本內心還帶著些焦躁與不安,可是透過回望,透過這篇文章的書寫,內心其實是寬慰的。這些年,依舊努力著,對於知識的想望、對於生活的企盼,一點一滴地積累著。想起了多年前寫下的一段話:「我究竟能活出怎樣的生命,我又能遇見怎樣的自己。」那彷彿在不經意中成了時時激勵自己的言語。
關於生命的樣貌,身為一個老師、一個父親,我是否能夠給予一個值得去超越的標的。這是多年前我反覆詢問自己的,然則卻也在那樣的詢問裡,愕然發現,也許最想去超越這個標的的,不是孩子、不是學生,而是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努力地踩踏著,有時一小步、有時一大步,偶而佇足、偶而停歇、偶而觀望。這幾年,我更嘗試地去學習關於人生腳步的一種寬容。
常跟學生說,書永遠念不完,如果學習總是被時間所挾持,一是藉由侷限學習的範疇,造成讀完的假象;一是保持著非得唸完不可的壓力,而不斷強加逼迫自己。長此以往,將慢慢地啃蝕學習的樂趣。自此,閱讀、學習成了非如此不可的功課,不再是一種想望、一種滿足。回觀自己,案前堆積如山的書籍、腦海中不斷勃發的想法,原是一種旁人無可領略的樂趣,可卻在時間的壓迫裡,成了畏懼與逃避的困頓。
這些年逐漸習慣審視自身的狀態,也慢慢地琢磨著自己學習的步調與節奏。過往總習慣以掌握來訴說學習的狀態,可卻漸漸地發現,掌握或可說是一種主動的出擊,可仍得被動地配合客觀的因素。於是,順服也就成了另一種必要。順服是為了更清楚自己的狀態,重新去評估與拿捏掌握的可能;掌握是為了讓自己瞭解內在的變動,以便對照外在的波動與衝擊。這是學習,這何嘗不是人生。
最末,年終兩次的幻燈片分享,突然讓自己意識到這樣的場合也許將越來越少。珍惜著這樣的緣分,遂也想要重新整理近幾年所拍攝的幻燈片。那或許是個機會得以耙梳這幾年拍攝的許多想法,甚而回望攝影的初衷。想想,一轉眼拍照這件事竟已在生命中發生了二十五年了,珍藏著每一張照片中所蘊含的故事,那是生命的足跡,那也是心靈的印記。
輕聲地告訴自己,就帶著這樣美麗的許諾,迎接又一個嶄新的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