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當時他只有零星的幾天會做,週末想放假、小周末想休息、週一症候不想動的行為是屬於準備期,而我們希望他不論風雨天天練習則是行動期。
從準備期推到行動期,應該專注於導致無法堅持的屏障,而擋在這兩個階段之間的屏障,往往是對方難纏如芒刺在背的糾結,例如時間、疼痛或是我阿爸因為疾病不見起色而起伏的沮喪,每個人不盡相同,也因此探究包裹在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在這個階段顯得特別重要,而處理起來也就不那麼容易。
在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中,從準備期推進到行動期,是將想法轉化為行動的關鍵階段。這不僅需要策略,更需要深刻的理解與實踐。以下三個原則,能幫助個體順利跨越這一步:
透過這三個原則,個體能更加清晰地辨識行動的價值與方向,並在支持下找到改變的最佳方式,真正邁向行動期。
回到我在醫院大廳咆嘯的現場,氣極敗壞的我只想爭論道理,而忽略了面對的是我的至親家「人」,如果能先同理阿爸的沮喪及灰心,那麼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結果?
殘酷的現實是,人生只提供回溯不能重來,而我永遠也無法知道答案。
但或許,這段經歷提醒我們,改變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場與情感、理解和支持交織的旅程。我們期待至親或自己踏出那一步,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的掙扎與屏障。真正的推進,不是依賴咆哮或規範,而是學會用心傾聽、包容彼此的步伐,甚至在灰心時也能彼此取暖。
當我們理解行為改變的核心,並結合體解真實原因、關注對方需求與嘗試不同做法這三大原則,行動不再只是想像中的遙遠目標,而是可以一步步實現的現實。改變的過程或許會面臨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不同視角看待問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如果再一次站在那個大廳,我會選擇放下對進度的執著,換上更多的耐心與柔軟,因為我們最終追求的,從來不是完美的行動,而是更深的連結與愛。
那段陪伴對抗疾病的日子有很多畫面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三年來我偶爾會重現那一天衝突的場景,並希望現在的我,有了更多理解之後,可以重新詮釋、扭轉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