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是最困難的談判_之二 準備到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當時他只有零星的幾天會做,週末想放假、小周末想休息、週一症候不想動的行為是屬於準備期,而我們希望他不論風雨天天練習則是行動期。

從準備期推到行動期,應該專注於導致無法堅持的屏障,而擋在這兩個階段之間的屏障,往往是對方難纏如芒刺在背的糾結,例如時間、疼痛或是我阿爸因為疾病不見起色而起伏的沮喪,每個人不盡相同,也因此探究包裹在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在這個階段顯得特別重要,而處理起來也就不那麼容易。

在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中,從準備期推進到行動期,是將想法轉化為行動的關鍵階段。這不僅需要策略,更需要深刻的理解與實踐。以下三個原則,能幫助個體順利跨越這一步:

  1. 體解真實原因:改變行為的根本動力來自於對自身需求與現狀的深刻理解。協助個體探索內心真正想要改變的原因,如改善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等,能讓目標更具意義,增強行動的內在驅動力。
  2. 關注對方需求:行動的成功往往與他人息息相關。了解並回應周遭人的需求,如家人希望你健康,或同伴對改變的支持,能形成行動的外在支持系統,讓改變的過程更穩定、持續。
  3. 嘗試不同做法才能預期不同結果:改變行為不僅需要意圖,更需要勇於嘗試新的方式。與其執著於過去無效的嘗試,不如打破框架,嘗試多種解決方案。只有採取與以往不同的行動,才能看到改變的實質效果。

透過這三個原則,個體能更加清晰地辨識行動的價值與方向,並在支持下找到改變的最佳方式,真正邁向行動期。


回到我在醫院大廳咆嘯的現場,氣極敗壞的我只想爭論道理,而忽略了面對的是我的至親家「人」,如果能先同理阿爸的沮喪及灰心,那麼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結果?


殘酷的現實是,人生只提供回溯不能重來,而我永遠也無法知道答案。


但或許,這段經歷提醒我們,改變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場與情感、理解和支持交織的旅程。我們期待至親或自己踏出那一步,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的掙扎與屏障。真正的推進,不是依賴咆哮或規範,而是學會用心傾聽、包容彼此的步伐,甚至在灰心時也能彼此取暖。

當我們理解行為改變的核心,並結合體解真實原因、關注對方需求與嘗試不同做法這三大原則,行動不再只是想像中的遙遠目標,而是可以一步步實現的現實。改變的過程或許會面臨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不同視角看待問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如果再一次站在那個大廳,我會選擇放下對進度的執著,換上更多的耐心與柔軟,因為我們最終追求的,從來不是完美的行動,而是更深的連結與愛。

那段陪伴對抗疾病的日子有很多畫面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三年來我偶爾會重現那一天衝突的場景,並希望現在的我,有了更多理解之後,可以重新詮釋、扭轉情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Jacqueline
48會員
138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人間。Jacqueline的其他內容
2025/02/13
胸椎(Thoracic spine)位於脊椎的中段,由12節椎體組成,與肋骨和胸骨一起構成胸廓,保護著心肺等重要器官。雖然胸椎不像頸椎那樣靈活,也不像腰椎那樣承受大部分重量,但對於維持姿勢、穩定軀幹,以及呼吸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呼吸與動作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2025/02/13
胸椎(Thoracic spine)位於脊椎的中段,由12節椎體組成,與肋骨和胸骨一起構成胸廓,保護著心肺等重要器官。雖然胸椎不像頸椎那樣靈活,也不像腰椎那樣承受大部分重量,但對於維持姿勢、穩定軀幹,以及呼吸至關重要,可以說是呼吸與動作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2025/02/03
如何讓家中的老人、沙發馬鈴薯開始運動?我常用以下四個tips:
2025/02/03
如何讓家中的老人、沙發馬鈴薯開始運動?我常用以下四個tips:
2025/02/02
每個人都有的力量中心_核心肌群 很多人把核心的訓練跟健身房裡的重訓劃上等號,其實,核心肌群包含了圍繞著脊椎和骨盆腔的肌肉群,除了在動作時擔任穩定脊椎的功能、也跟姿勢的維持、呼吸控制息息相關。 人體主要的呼吸肌-橫膈肌橫亙在胸腔及腹腔之間,是一個完整的拱形,橫膈肌的後面肌束連結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
Thumbnail
2025/02/02
每個人都有的力量中心_核心肌群 很多人把核心的訓練跟健身房裡的重訓劃上等號,其實,核心肌群包含了圍繞著脊椎和骨盆腔的肌肉群,除了在動作時擔任穩定脊椎的功能、也跟姿勢的維持、呼吸控制息息相關。 人體主要的呼吸肌-橫膈肌橫亙在胸腔及腹腔之間,是一個完整的拱形,橫膈肌的後面肌束連結脊椎附近的核心肌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在與最愛的人互動的挫折裡,催促小孩寫作業、鼓勵家裡的老人多出門走動或是勸自己的另一半戒掉熬夜的壞毛病。 在醫院裡我們則是需要勸說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改變他們舊有的習慣,因此也經常牽涉到拒絕改變的拉扯與挫折。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在與最愛的人互動的挫折裡,催促小孩寫作業、鼓勵家裡的老人多出門走動或是勸自己的另一半戒掉熬夜的壞毛病。 在醫院裡我們則是需要勸說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改變他們舊有的習慣,因此也經常牽涉到拒絕改變的拉扯與挫折。
Thumbnail
六月中父親進行了手術,同一時間我的伴侶人在國外,正跟他的家人出國旅遊。 短短的日子裡,我羨慕著他,但他回家時卻也承受著家人不尋常的壓力。
Thumbnail
六月中父親進行了手術,同一時間我的伴侶人在國外,正跟他的家人出國旅遊。 短短的日子裡,我羨慕著他,但他回家時卻也承受著家人不尋常的壓力。
Thumbnail
「打工存錢,每天寫歌創作,那不是你最嚮往的生活嗎?」 「是啊。」 「再一個禮拜你就能過這樣的生活了,你不期待嗎?」 「我很期待啊。」 「那你還在不快樂什麼呢?」 「我擔心爸爸。」 「你擔心爸爸甚麼呢?」 「我擔心他沒有人照顧。」 「媽媽和姊姊不是說會好好照顧爸爸嗎?媽媽也說過叫你不用擔心。」 「但是
Thumbnail
「打工存錢,每天寫歌創作,那不是你最嚮往的生活嗎?」 「是啊。」 「再一個禮拜你就能過這樣的生活了,你不期待嗎?」 「我很期待啊。」 「那你還在不快樂什麼呢?」 「我擔心爸爸。」 「你擔心爸爸甚麼呢?」 「我擔心他沒有人照顧。」 「媽媽和姊姊不是說會好好照顧爸爸嗎?媽媽也說過叫你不用擔心。」 「但是
Thumbnail
放療還剩下最後幾次,爸爸卻因為疫情緊張而萌生退意。醫院沒有暫停的打算,甚至囑咐我們,最多只能休息一個禮拜,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整個療程便要重來。 晚上在電話裡,他頹唐又任性地向我告知,「唉呀我不想治了。明天我就不去了。」 📷
Thumbnail
放療還剩下最後幾次,爸爸卻因為疫情緊張而萌生退意。醫院沒有暫停的打算,甚至囑咐我們,最多只能休息一個禮拜,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整個療程便要重來。 晚上在電話裡,他頹唐又任性地向我告知,「唉呀我不想治了。明天我就不去了。」 📷
Thumbnail
幾天後,爸爸的身體狀態穩定了,已經確定可以出院。許醫師臨走前叮嚀必須要持續不間斷的復健才有機會康復,並且把所有基本的復健方法都傳授給傳授給媽媽,短暫的醫院生活就這麼告一段落。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公司前陣子已經轉讓了,有一筆錢可以暫時撐著。」 「這樣錢真的夠用嗎?生活費加小瑄的學費都是不小的開銷。」
Thumbnail
幾天後,爸爸的身體狀態穩定了,已經確定可以出院。許醫師臨走前叮嚀必須要持續不間斷的復健才有機會康復,並且把所有基本的復健方法都傳授給傳授給媽媽,短暫的醫院生活就這麼告一段落。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公司前陣子已經轉讓了,有一筆錢可以暫時撐著。」 「這樣錢真的夠用嗎?生活費加小瑄的學費都是不小的開銷。」
Thumbnail
2016年八月,我爸在家裡發作癲癇之前 我對這類需要密集動作復健的病人沒有太具體的概念
Thumbnail
2016年八月,我爸在家裡發作癲癇之前 我對這類需要密集動作復健的病人沒有太具體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