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在與最愛的人互動的挫折裡,催促小孩寫作業、鼓勵家裡的老人多出門走動或是勸自己的另一半戒掉熬夜的壞毛病。
在醫院裡我們則是需要勸說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改變他們舊有的習慣,因此也經常牽涉到拒絕改變的拉扯與挫折。
關於催促訓練,我自己有一個切身慘痛的經驗。
三年前,我阿爸因為併發的腦水腫漸漸地從不良於行到只能原地抬起腳,消水腫的藥起不了作用,醫師說只能靠訓練,看能不能重建下肢的功能,身為家屬,我們心急如焚,巴不得他無時無刻都在練習,於是除了白天常規的復健治療之外,我每天晚上會到病房去催促他再起來練練,就像在催促小孩寫作業一樣,時間久了,總是容易搞得兩敗俱傷。
那一天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到病房找不到人,才得知吃完飯後被看護阿姨推到大廳坐著。醫學中心的大廳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每天晚上就成了沉悶的住院病患、看護聚集聊天、看人看是非的好去處。
我行色匆匆,找到坐在輪椅上放空的阿爸,一到現場就用略為高昂的音量開起了這段對話:
「你怎麼下來了?我們趕快上去練習走路!」
『我今天請假喔』他語氣吊兒郎當,周圍的看護阿姨們看得哄然大笑。
就像最後壓倒駱駝只需要一根稻草,這些嘻笑不偏不倚挑起了我對目前疾病進展的焦急、壓力、與無能為力。
「你知道你現在只能靠練習了嗎?不在治療室的時候就是要靠自己的練習才能有累積的效果。。。」
此時看護阿姨們很識相地收起笑容,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向大廳不同的角落,因為大概除了我之外,大家都看得出我阿爸臉色很難看。
『我真的很累你知不知道』他轉頭看我,咬牙切齒說出這句。
「你想要以後都不能走路嗎?」「我每天跑來陪你練習不累嗎?」「一整個晚上時間這麼多,你起來站一下而已,為什麼不肯?」(以下省略五百字曉以大義、挑釁式的詰問)
我開始咆嘯,在榮總的大廳,比路人注視的眼光更糟的是,這些話像兩面刃,讓兩邊精疲力竭、傷痕累累。
養成行為習慣不容易,幸運的是有一個跨理論模式可以給我們一些方向。
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是一個廣泛應用於健康行為改變的理論架構,旨在理解個體在行為改變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協助彼此定位,選取適合病患的方式。
TTM包含五個核心階段:前思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和維持期,理解了行為的養成不是一蹴可幾的單點目標,而是動態變化的漸進過程,同時還考慮了啟動改變的因素、以及過程中的決策平衡和自我效能等重要概念。
核心階段
各階段的動態變化
個體的健康行為改變是漸進的,而非一次性完成。例如,衛教病患減少吸菸,病患可能會從完全不考慮戒菸(前思期),到開始考慮改變(思考期),進而計畫戒菸(準備期),嘗試實際行動(行動期),並努力避免復發(維持期)。也可能原本有規律穩定的運動習慣(維持期),因為疫情中斷,而退回準備期或甚至是思考期。
推動改變
在每個階段,適用的介入策略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前思期,可以通過提高個體對健康問題的認識(如提供吸菸對健康影響的教育)來激發動機;在準備和行動期,可以運用具體的行動計劃和支持系統(如參加戒菸課程或加入支持小組)。
決策平衡與自我效能
決策平衡是指個體在改變行為時對「行為改變的利與弊」進行權衡的心理過程。例如開始運動帶來的好處是更好的健康、生活品質提高;壞處是失去舒適習慣、時間壓力等。
自我效能則是自身對於成功執行行為的信心程度,高自我效能的人更有可能採取行動並堅持下去。
提升自我效能的方法有:
決策平衡和自我效能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決策平衡的正向結果會提升自我效能,當我們更清楚改變的益處大於弊處時,信心也會增加;而自我效能會影響決策平衡的評估,當個體相信自己能克服挑戰時,對改變的弊處感知會減弱。
了解決策平衡和自我效能對於行為改變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擬定改變病患行為的策略,認識改變行為的好處大於不改變的代價,同時提升其應對挑戰的自信心。
跨理論模式的優勢在於其彈性和適用性,可以根據個體的特定需求提供階段性支持。這不僅適用於吸菸、運動、飲食等行為改變,也能應用於慢性病管理等健康促進情境中,從而幫助更多人實現持久的健康行為改變。
在醫療的現場,我們經常希望病人能改掉壞習慣、或從今天開始就自然而然養成健康行為,例如定時服藥、規律運動、減重、飲食控制、戒菸等,事實上,行為的改變往往比有形醫療的介入困難,在我們先入為主落入說教之前,跨理論模式幫助我們先辨識對方目前的行為階段,然後才選定正確的策略。
不同階段往下一個階段推,應該選擇不同的策略,有趣的是,我們慣用自以為救贖的「衛教」,只是其中的一種方法而已。
這一系列,還有幾篇分別討論如何協助身處不同階段的對方,往下一階段邁進的方法,歡迎大家繼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