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出版業的下一個機會在行銷人手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簡單記下一些關於廣義出版業新機會的感想與期待:啟動這一波潮流的不會是傳統出版人,而是網路行銷人。

raw-image

前兩天跟某位事業有成的網路圈朋友在咖啡店聊完天,再加上最近的一些合作案和現象,我感受到的是,或許紙本出版業還會有機會翻身。

然而,啟動這一波潮流的不會是傳統出版人,而是網路行銷人。傳統出版人普遍對於新工具不熟悉、被太多規矩束縛、而且反應速度太慢了。

當然這不是他們的錯;一來專業知識隔行如隔山,二來出版是個百年行業,要瞬間扭轉當然不是那麼容易。

不同的目的、生意、結果

對於多數的傳統出版人來說,除了文以載道、兼善天下之外,賣書就是一切。出書是目的、是生意、也是結果;出好書是理想,但書鋪出去到通路之後就完全失控,只能幾個月後看報表、退書、結帳。

對於數位行銷人來說,出書不是主要的目的、生意、或是結果;書是線上內容(主要財源)的再運用、線下行銷工具、與潛在客戶之間的連結、提升內容對顧客心理價值的媒介、以及實體化的電子資產。

線上行銷一直是傳統出版者最弱的一環;除了對行銷工具與社群經營的熟悉度之外,企業體制和資源運用的束縛(大公司)或資源人力的匱乏(小公司)、以及沒有事後追蹤產品(書賣給了哪些人?這些人的輪廓是什麼?如何針對他們再行銷?)的能力與機制,都限制了傳統出版者的發展機會。

最近確實有很多數位行銷者想出書。對他們來說,出書最大的考量只有入門方法(書怎麼做?需要什麼樣的人?)、資源投入的多寡、以及最後怎麼經營發行通路;只要這些關卡能夠打通,他們已經可以完全不需要倚賴傳統出版業者。

因為賣書不是他們全部的生意,重點在於「行銷綜效」,所以數位行銷人不那麼在乎書有沒有賣到破萬、也不受限於「書摘只能授權全書的10%」;許多傳統規則都可以無視或打破,只要最後的行銷目的能達到就行了。

打破規則

題外話:「全書上網」而且「無損銷售」的理論與實踐,或許是從幾年前我自己出第一本書《一個人的出版史》時創立的;當時除了書稿編輯之前的全文可以在網上看到之外,我甚至在紙本書的封底印上了下載電子書的二維條碼(講得直白一點,你看到紙書可以不買,拿出手機來掃描就可以下載電子版)。

最後結果呢?沒差。

當然,並非所有類型的書籍都適合這樣的模式,但至少「作為行銷模式之一」的理論已經得到驗證。後來我協助出版的幾本書,都採用了前半段的模式(可以在網上找到原稿),也都創下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並且維持著遠比一般書籍高的長期詢問度。

也因為如此,最近一些發現這個模式可能有用的數位行銷人,也開始來找我洽詢這樣的出版模式。

在跟幾位不同的朋友談過之後,如同一開始時所說的,我開始覺得紙本出版會開始有另外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不一定會出現在傳統出版業。

要一起來玩嗎?

我約略向他們分析了一下進入的障礙、解決的方法、以及大致上需要的資源投入公式;相較於他們目前在從事的業務,這些應該都不是太大問題,只在於判斷「對行銷綜效是否有利」的決策而已。

由於紙本出版是已經非常成熟的產業、而且各類細項工作(編輯、校稿、排版、印刷等等)會做的人非常多,所以我跟他們說,「出書在技術方面並不困難,只是眉角多、後面通路比較難搞定」,但這些也都不是跨不過的障礙,看要不要做而已。

回過頭來說,我並不會到處推坑要人出書;究竟紙本出版業低迷已久,而且就算在不那麼低迷的時候,也不會是賺大錢暴富的行當。但如果有人要做、或者說任何可以幫忙推動出版業的事情,我都很願意幫忙。

因為出版雖然不是暴富行當,但就是會讓人身陷其中難以自拔;歡迎大家一起來玩,用行銷人的力量和思維改變這個產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疫情影響,書籍出版業面臨著行業轉型的重大挑戰。儘管電子書市場正在成長,但免費閱讀的趨勢讓出版社的收益受到威脅。該文章探討了紙本書與電子書之間的優劣,並分析了免費借閱資源對出版業的影響,深入討論了盜版與市場變遷的議題,並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協助出版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尋找出路。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疫情影響,書籍出版業面臨著行業轉型的重大挑戰。儘管電子書市場正在成長,但免費閱讀的趨勢讓出版社的收益受到威脅。該文章探討了紙本書與電子書之間的優劣,並分析了免費借閱資源對出版業的影響,深入討論了盜版與市場變遷的議題,並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協助出版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尋找出路。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了寫手在出版書籍上的收入以及相關的資訊。寫手不能完全靠寫書賺錢,但可以用它作為行銷工具。文章還提供了寫手在線上賺錢的策略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章討論了寫手在出版書籍上的收入以及相關的資訊。寫手不能完全靠寫書賺錢,但可以用它作為行銷工具。文章還提供了寫手在線上賺錢的策略和建議。
Thumbnail
出版作業的流水線的社畜生涯 迄今,仍有很多文字工作者或攝影師或model想要出版紙本書。 才過十多年,紙本書變成是一種造神的證明。 即使是大家明知紙本出版行情低迷。 大概十年前吧(本稿寫於2024年7月),有一家合作過的出版社總編跟我說:「目前紙本賣得很難,要不老師你先拍這位的
Thumbnail
出版作業的流水線的社畜生涯 迄今,仍有很多文字工作者或攝影師或model想要出版紙本書。 才過十多年,紙本書變成是一種造神的證明。 即使是大家明知紙本出版行情低迷。 大概十年前吧(本稿寫於2024年7月),有一家合作過的出版社總編跟我說:「目前紙本賣得很難,要不老師你先拍這位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獨立出版書籍的多個途徑,包括投稿給出版社、找補助、出版贊助提案、以及自費獨立出版的方式。 提到了不同出版方式對作者得到的%數以及風險和回報的平衡。文章還對經銷商鋪貨至網路書店、國外銷售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獨立出版書籍的多個途徑,包括投稿給出版社、找補助、出版贊助提案、以及自費獨立出版的方式。 提到了不同出版方式對作者得到的%數以及風險和回報的平衡。文章還對經銷商鋪貨至網路書店、國外銷售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