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殿堂:《世界名畫鑑賞入門》帶你品味經典名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一個很常在博物館和畫廊等藝術空間出沒的人,原因是出自一種複雜的心理。


很愛各種類型的藝術作品,無論是畫作、雕像、甚至是建築等等,都會讓我的腳步停駐很久,總是一顆心懸在作品裡,欣賞完還不忍離去。


要解析一個藝術作品是非常勞心費神的,大部分的作品雖然懂得欣賞,卻不明瞭作品裡想要傳達的意涵,也不像藝術專家那樣看的懂作品的創作技法。堅持放慢腳步,停下來欣賞的唯有自己強烈的好奇心思,我猜這才是像我這樣的一般人願意細細品味的真正原因。


如果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有個人能為你解析其中的奧妙,絕對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


某次,我去奇美博物館走走的時候,看到紀念品店的架上放著一本解說畫作的書籍,也就是我想推薦的這本《世界名畫鑑賞入門》,才翻了幾頁來看,就決定要把它帶回家了。


本書的編著者挑了101幅世界名畫,解說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現代藝術創作的許多關於畫作的故事。讀完故事與解說之後,就能更加認識這些經典畫作,品味其中的絕妙之處。



我挑了自己最愛的四幅畫作,來與大家分享。


智慧與知識的盛宴


《雅典學院》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藝術家拉斐爾的重要作品之一。文藝復興在當時的歐洲,被視為一種「再生」,在神學巨大的統治權利下,經過幾場大規模瘟疫橫行的考驗後,人們漸漸明白了神與神學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在這其中孕育出的理性思維,讓人們開始從人與自我的角度出發,去探討各種議題。


西元1509年,26歲的拉斐爾被當時的羅馬教皇聘請來為梵蒂岡宮作裝飾,《雅典學院》是裝飾工作上最傑出的一幅壁畫。壁畫主題取材自「柏拉圖學院」,這是世上第一所系統化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希臘學術的中心點。


壁畫中間的兩位人物便是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他們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亞里斯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說明現實世界才是他所關注的;柏拉圖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知識都是源於神靈的啟示。一方面是人性,一方面則是神性,人性與神性的辯論在一群專注於知識的人們之中,展開一場平衡與辯證的追求


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


拉斐爾

拉斐爾


英雄的旅程


一個出生於科西嘉島的年輕小伙子,統領法國軍隊,連連戰勝歐洲各國組織起的反法聯盟。科西嘉島是義大利的政治籌碼,他們將科西嘉島拱手送給法國,以作為國家之間的利益交換。這個被國家輕視的科西嘉島上,竟然出現一個力挽狂瀾的人,這無疑是跌破了大家的眼鏡。


拿破崙挑選的是一條極端危險的道路,他率領軍隊越過蜿蜒崎嶇的阿爾卑斯山,山徑既窄且長,稍微不甚就會掉落山谷裡。四周的山巔被白雪覆蓋,暴風雪和雪崩更是恐怖的威脅,但在拿破崙的眼裡,這只是一條必經的道路


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完全想不到,拿破崙所統領的軍隊會從這種危險之地進發,因此奧地利軍隊根本不會將軍力分配在防守山隘口上,逼得奧地利軍隊只能倉促迎戰,根本無法抵擋其攻勢。


拿破崙在對義大利的戰爭勝利後,重新與西班牙王室建立起外交關係。這幅《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請求下,指示畫家大衛所著的一幅畫,象徵著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大衛的畫作也塑造出拿破崙無畏無懼的經典形象。


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大衛

大衛


揭竿而起


德拉克洛瓦是法國浪漫派主義的傑出畫家,《自由女神領導人民》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幅畫作。其中帶著強烈情感張力的畫作技法,是德拉克洛瓦極為擅長的。


畫作中,自由女神一手拿著步槍,一手高舉著法國的旗幟,號召人民向前衝鋒,推翻民主專制體系。畫面左側的男子穿著敞開的白襯衫,頭戴西瓜帽,手持長刀,象徵著工人階級的起義;另一名男子頭戴黑高帽,身著禮服,手持步槍,代表著知識份子與資產階級的革命;右側一名孩童,手持雙槍,意味著這場革命是不分年齡與階級的。


整幅畫作透過自由女神的引導,賦予作品激昂而義憤的,極為強烈的革命號召力,象徵著光榮革命之後,即將出現一道振奮人心的自由之光


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


日出的光影


莫內是印象派的創始人,對於印象派的理論與實踐有著極大的貢獻,他曾經說過:「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棵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條紋狀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就是了.........」可以說,莫內的一生都奉行著這樣的美學理念,在畫作中呈現出他最真實的印象和視覺經驗。


印象派」一詞的由來,便是出自這幅《印象•日出》。莫內的一生都在追求光影的變化,他可以為了一道絕美的光影而等上數年,只為了將他最真實的感覺,和他認為最美的那道光,呈現在世人面前


對於此事,莫內是樂此不疲的,那便是他一生嚮往的極致追求。


印象。日出

印象。日出


莫內

莫內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喜歡藝術作品,卻又苦於不明白其中的奧妙,這本書可以帶領大家走進藝術作品裡,去品味那美麗的世界。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你好,我的筆名是墨逸。 「墨」代表文字、對智慧的追求,「逸」代表不受限制、真正的自由。以此為期許。 這個故事小天地主要是分享: 我創作的故事 書籍的內容和閱讀感想 電影的內容及推薦 一些沉思 記錄光芒耀眼的靈魂 很高興認識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墨逸的故事小天地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中關於強大力量的抉擇、以及心靈老化的議題。文章分析霍爾與荒野女巫對強大魔法力量的不同運用,並藉由蘇菲的經歷,闡述心靈狀態如何影響人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年齡僅僅是個數字,心靈年輕才是最重要的。
2024年個人成長回顧,分享如何提升專注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以及和囤物症傾向的母親改善相處模式。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改變心態和尋找共同話題,學習看見自己的內心,並在成長的路上持續精進。
本文探討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帶來的啟示,說明弱者不一定弱,強者不一定強,並強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章並提及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的寫作風格及其他作品。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高齡社會中「下流老人」的議題,透過一個感人的故事和暢銷書籍《下流老人》的內容,點出許多造成老後生活不安穩的因素,並提供四大重點建議:理財規劃、健康管理、社會連結和善用社會福利,呼籲讀者及早規劃,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這篇文章探討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中關於強大力量的抉擇、以及心靈老化的議題。文章分析霍爾與荒野女巫對強大魔法力量的不同運用,並藉由蘇菲的經歷,闡述心靈狀態如何影響人們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年齡僅僅是個數字,心靈年輕才是最重要的。
2024年個人成長回顧,分享如何提升專注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以及和囤物症傾向的母親改善相處模式。透過調整生活習慣、改變心態和尋找共同話題,學習看見自己的內心,並在成長的路上持續精進。
本文探討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帶來的啟示,說明弱者不一定弱,強者不一定強,並強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章並提及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的寫作風格及其他作品。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高齡社會中「下流老人」的議題,透過一個感人的故事和暢銷書籍《下流老人》的內容,點出許多造成老後生活不安穩的因素,並提供四大重點建議:理財規劃、健康管理、社會連結和善用社會福利,呼籲讀者及早規劃,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全球20間必訪博物館,從羅浮宮博物館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各地的藝術珍品帶給人們深度的情感和震撼。藉由這些藝術作品,可以連結古今、溝通心靈,體驗到心靈深處的永恆感動。建議出國旅遊時,絕對不要錯過這些能為生活注入詩意和靈動的藝術光輝。
Thumbnail
之前讀完《圖解兒少埃及古文明》好喜歡,沒想到竟然再度出版新主題!且印象派的主題也恰巧搭上台南奇美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不知道有沒有書友前往呢?(我好想去,可是似乎沒有空檔的假期Q_Q)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全球20間必訪博物館,從羅浮宮博物館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各地的藝術珍品帶給人們深度的情感和震撼。藉由這些藝術作品,可以連結古今、溝通心靈,體驗到心靈深處的永恆感動。建議出國旅遊時,絕對不要錯過這些能為生活注入詩意和靈動的藝術光輝。
Thumbnail
之前讀完《圖解兒少埃及古文明》好喜歡,沒想到竟然再度出版新主題!且印象派的主題也恰巧搭上台南奇美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不知道有沒有書友前往呢?(我好想去,可是似乎沒有空檔的假期Q_Q)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