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她嬌小的身軀,硬要往人群裡擠,看似座位區前方,還有一丁點位置。
「你不用道歉,我沒打算讓你過去。」她前面那人,頭也不回的說。
「那你們可以站裡面一點嗎?」她問。
「憑什麼?」她前面好幾個人都異口同聲。
「你為什麼要擠進去?」她旁邊的人問。
「這裡很擠。」她理直氣壯地說。
「這裡還有位置。」站門口的人指他旁邊。
她沒理他,一心只想突破座位區空間。
「這裡一樣擠,你為什麼要擠進來?」她前前前面的人問。
「你們不動沒關係,我可以過去」她嘟噥著說。
「你不能插隊!我比你先來。」她前面的人說。
「你想擠進來的理由,跟我們都一樣」她前面的人說。
「我也想坐,但不想擠進去。」她後面的人說。
「我想坐也想擠進去,可是太丟臉,我放棄。」她旁邊的人說。
「我就是想坐,才會站這裡」她前面的人說。
「我想坐,所以我慢慢等。」她前前面的人說。
「如果沒人坐,我會坐一下。」她前前前面的人說。
看來,大部分人都想坐。關於這點,大伙兒倒是異體同心啊!
這樣的戲碼,幾乎每天都在公共運輸上演,通勤上班族的日常。
不同的是,一般人不太會「真實」的說出事實。這大概是亞洲人「以和為貴」的信念吧。
但這並不代表衝突沒有發生,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暗潮洶湧。不見得明著來,卻經常暗裡去。
比如有的人:
內心不悅,不好抗拒,任由他人插隊,頂多小動作或微表情示警。但往往就是「別人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於是老是氣噗噗的~
比如有的人:
為達目標,不擇手段,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搞得別人不得安寧,因此加大了業力,賠了夫人又折兵。
類似這種能量的糾纏,總在我們不知道的空間,不斷的交雜著。
不敢對外人生氣的結果,就是轉身尋找代罪羊,而相對安全的對象,不外乎就是最親密的人「伴侶、親友、孩子、寵物或自己。」
情緒總需要一個出口,特別是憤怒的情緒。它無法被安撫、無法被轉念,而需要好好的釋放,才可能真正的let go消散。
有沒有一個不傷及無辜,又能豁然開朗的方法呢?
特別是在這個資訊開放的世代裏,只要願意開始自我探索的人,一般都能輕鬆找到。但究竟怎樣才最適合自己,光說不練是徒勞的,需要去親身體驗,自然才會知曉。
我還滿喜歡觀察人間百態的,就像[通勤族的日常:座位爭奪戰]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於是我才發現,原來每一個面相,都有我的一部份。而不論[體諒]或[尊重]都需要練習,與其說善待別人,真正善待的其實是自己。這種感覺滿像拚圖的,唯有將所有碎片拚上了,才能看見圖象完整的面貌,然後從中發現更多,新的可能性。
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不爭不搶不強求,安穩待在自己所在之地,座位就主動展現在眼前呢?」類似這種「意外」其實經常會發生,它通常出現在,當我們願意「臣服」於現況時。
但唯有保持覺察,有意識的自我觀照,才能欣賞到這片刻的美妙,並且心懷感激。於是乎,天天都能發現,原來「獎勵」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