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時代的鉛污染真的很嚴重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生活在現代實在是一種幸福,雖然有時候會想要回到古代去看看李白、看看凱撒,但是考慮到古代連自來水跟抽水馬桶都沒有,再想想或許就會意識到,古代的生活並不是那麼愉快。


畢竟知識需要累積,所以我們現在知道,鉛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造成兒童智力障礙,因此,各國都訂有可暴露的上限。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有規定,空氣中的鉛的年平均濃度不得高於0.5 μg/m³ (即 500 ng/m³)。


但是羅馬時代的人們並不知道鉛對人體有極大的害處。由於鉛的質地較軟,容易鍛造成不同形狀,所以羅馬時代的人用鉛來做鍋子煮食物、做水管輸水,還用鉛丹刷牆壁。因此,有人認為,羅馬時代後期的人之所以生育率降低,可能是因為鉛污染造成的。


到底,羅馬時代的鉛污染有多嚴重呢?最近有一個研究團隊對這個問題感到好奇,於是他們做了一個研究[1]。


他們去格陵蘭(對,就是川川想買的地方)挖冰芯(ice core),檢驗裡面的鉛污染記錄。為什麼要去格陵蘭挖冰芯呢?因為在北極圈裡,冰幾乎不會融化,然後每年又降下新的雪,一年一年堆積下來,就成了「萬古玄冰」。


如果是在武俠小說裡,這「萬古玄冰」大概就是修練絕世神功的好地方;但是在考古學家的眼裡,因為雪花降下來的時候也會把當時的空氣一併收藏,所以研究冰芯就成了瞭解當時的空氣狀況的好材料。


當然,羅馬帝國並不是位於北極圈,所以雖然空氣是互通的,但是要飄到北極圈去,也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中間也會被稀釋。因此,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大氣模型,來模擬鉛污染的傳播,推算出冰芯中的鉛含量大約等同於羅馬帝國區域的多少鉛含量。


研究團隊取了不少冰芯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羅馬盛世時期(Pax Romana),歐洲地區空氣中的鉛濃度顯著升高。污染主要來自採礦和冶煉活動。以他們建立的模型推斷,羅馬盛世的礦區附近,空氣中的鉛濃度應該是超過150 ng/m³。


這個數字代表了什麼意義呢?當時整個歐洲平均鉛濃度只增加了超過1.0 ng/m³,也就是說,羅馬的礦區的鉛濃度是整個歐洲的150倍左右。從這個數值去估計,當時兒童血液中的鉛含量比新石器時代背景值(約1.0 μg/dl)高出約2.4 μg/dl,也就是說,當時兒童血鉛含量至少有3.4 μg/dl。


所以,研究團隊認為,在安東尼瘟疫(165-180s CE)發生之前,羅馬帝國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高度鉛污染。由於鉛污染也可能會削弱了人們的免疫系統,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後來安東尼瘟疫發生時,造成500-1000萬人死亡的潛在原因。


不過,空氣中的鉛濃度,很可能不是主要影響羅馬人健康的原因。怎麼說呢?我們提到,研究團隊推論,當時的礦區附近的空氣中鉛濃度大約是150 ng/m³。這個濃度其實不算高,因為美國環保署(EPA)標準是三個月滾動平均值:0.15 μg/m³ (即 150 ng/m³)以下,而歐盟則是年平均濃度需要維持在0.5 μg/m³ (即 500 ng/m³)以下。而台灣標準則是季平均值要在1.0 μg/m³ (即 1000 ng/m³)以下。所以150 ng/m³其實真的不算高。


之前有一個研究團隊[2],研究了來自帝國各地的墓地的173具羅馬時期的人類遺骸,其中也包括59具胎兒和2歲以下幼兒的遺骸。結果他們發現,這些遺骸的血鉛濃度範圍從0.3到超過1,800 μg/dl!對照另外一個研究裡的11具新石器時代人類遺骸的鉛含量則是介於0.03-0.27 μg/g,而平均值則為0.11 μg/g,羅馬時代的人類的鉛濃度實在是高得驚人。


說到底,雖然羅馬時期的空氣好像不太好,但其實鉛污染的狀況也沒有真的很糟。那麼,為什麼這些人的遺骸裡的鉛濃度這麼高呢?


主要是因為,羅馬人的鉛污染是多源頭的。除了空氣裡的鉛,還有他們使用鉛鍋、鉛製水管、用鉛丹刷牆壁,甚至他們還相信,鉛可以用來防止他們最愛的葡萄酒變質,於是乾脆在葡萄酒裡面加鉛。


更恐怖的事情還在後面,他們還把鉛當作甜味劑。原來不知道是誰發現,把發酸的葡萄酒放在鉛鍋裡面煮沸,會產生帶有甜味的物質,然後他們就把這個玩意兒叫做薩帕(SAPA)。


薩帕的鉛濃度高達1000ppm,吃這樣的東西,不需要很多就會鉛中毒!所以,羅馬時期的鉛污染真的是很嚴重,但不是只有空氣的問題...其實,空氣應該還算過得去啦!


參考文獻:


[1] McConnell, J. R., Chellman, N. J., Plach, A., Wensman, S. M., Plunkett, G., Stohl, A., Smith, N.-K., Vinther, B. M., Dahl-Jensen, D., Steffensen, J. P., Fritzsche, D., Camara-Brugger, S. O., McDonald, B. T., & Wilson, A. I. (2025). Pan-European atmospheric lead pollution, enhanced blood lead levels, and cognitive decline from Roman-era mining and smelt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2(3), e2419630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9630121


[2]Moore, J., Filipek, K., Kalendar, M., & Khalid, W. (2021). Death metal: Evidence for the impact of lead poisoning on childhood health within the Roman Empi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 31(5), 846-85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1/11
謝謝老師分享!真的很驚人的歷史故事!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25會員
746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Thumbnail
走進羅馬,就是走進歴史,據說走在路上隨便踢到一顆小石頭,就是碰觸到兩千年前的遺物。羅馬帝國統治當時西歐到西亞的大部份區域。
Thumbnail
一起來讀《興亡的世界史—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一起來解決羅馬帝國留給我們的幾個難題吧!
Thumbnail
一起來讀《興亡的世界史—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一起來解決羅馬帝國留給我們的幾個難題吧!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古代罗马人的夜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建了好几百年,所以一直没有任何总体规划或者分区限制。那么事实上呢,罗马人的夜生活其实是很无聊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当人们迁移到罗马时,他们只是想尽可能的在多个地方,建造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古代罗马人的夜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它建了好几百年,所以一直没有任何总体规划或者分区限制。那么事实上呢,罗马人的夜生活其实是很无聊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当人们迁移到罗马时,他们只是想尽可能的在多个地方,建造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並不是為了透過歷史來預測未來,而是透過歷史來擴展視野。世界很大,總是會碰到之前沒有遇過的新鮮事,事件本身無法複製,但是古人面對重大事件的心境應該是類似的,我們現代人可以借助歷史事件作為參考點。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並不是為了透過歷史來預測未來,而是透過歷史來擴展視野。世界很大,總是會碰到之前沒有遇過的新鮮事,事件本身無法複製,但是古人面對重大事件的心境應該是類似的,我們現代人可以借助歷史事件作為參考點。
Thumbnail
早在西方的羅馬時代,當時的羅馬共和國在征服了其一生最大的勁敵迦太基之後,因為種種的版圖擴張行動使得羅馬共和國的疆域逐漸的擴大,除了為羅馬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在內政上的不穩定性。首都羅馬的命令無法迅速地傳達至遠在天邊的邊疆地區,行政效率也開始跟著低落,以及羅馬城內外充斥著為主人辛勤工作的奴隸...
Thumbnail
早在西方的羅馬時代,當時的羅馬共和國在征服了其一生最大的勁敵迦太基之後,因為種種的版圖擴張行動使得羅馬共和國的疆域逐漸的擴大,除了為羅馬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在內政上的不穩定性。首都羅馬的命令無法迅速地傳達至遠在天邊的邊疆地區,行政效率也開始跟著低落,以及羅馬城內外充斥著為主人辛勤工作的奴隸...
Thumbnail
長期且大量的奴隸資源,是羅馬走向衰亡的部分原因,正應驗了那句古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Thumbnail
長期且大量的奴隸資源,是羅馬走向衰亡的部分原因,正應驗了那句古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Thumbnail
2014 年的愛智領隊青蘭說,當時決定要去龐貝,是因為羅馬。青蘭說:「我們覺得在歐洲大陸那塊土地上,真的累積了很豐富的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所有的文學藝術建築都要回溯到希臘羅馬的時代,我們覺得羅馬是一個值得看一看的地方。」
Thumbnail
2014 年的愛智領隊青蘭說,當時決定要去龐貝,是因為羅馬。青蘭說:「我們覺得在歐洲大陸那塊土地上,真的累積了很豐富的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所有的文學藝術建築都要回溯到希臘羅馬的時代,我們覺得羅馬是一個值得看一看的地方。」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Thumbnail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Thumbnail
備課想法 從指引中得知,這一課是運用散敘性的寫作手法,也將此定位成此課教學重點。這一篇橫跨一千七百多年的故事,並沒有照著時間脈絡來寫,運用多面向的側寫來呈現兩古城的立體面貌。
Thumbnail
備課想法 從指引中得知,這一課是運用散敘性的寫作手法,也將此定位成此課教學重點。這一篇橫跨一千七百多年的故事,並沒有照著時間脈絡來寫,運用多面向的側寫來呈現兩古城的立體面貌。
Thumbnail
MAPS備課想法 從指引中得知,這一課是運用散敘性的寫作手法,也將此定位成此課教學重點。這一篇橫跨一千七百多年的故事,並沒有照著時間脈絡來寫,運用多面向的側寫來呈現兩古城的立體面貌。
Thumbnail
MAPS備課想法 從指引中得知,這一課是運用散敘性的寫作手法,也將此定位成此課教學重點。這一篇橫跨一千七百多年的故事,並沒有照著時間脈絡來寫,運用多面向的側寫來呈現兩古城的立體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