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水溫萃取小測試

咖啡的水溫萃取小測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挖到這篇過去針對水溫與咖啡萃取的實際測試,不同水溫萃取出來的咖啡喝起來有什麼樣的差別呢,感興趣的咖啡同好朋友們請看看。




水溫越高越能提高萃取效率,這是常識,但過度萃取也會有苦味雜味產生,也有人說低溫萃取喝起來比較醇口,但明明萃取比較不足啊!為什麼會比較醇口呢?這些說法是真的嗎?今天來做個有趣的小測試,用兩種水溫沖同一品咖啡,看看有什麼樣的表現結果。

93度的相對高水溫手沖。

93度的相對高水溫手沖。

首先我們用攝氏93度的相對高水溫手沖,粉水比例為 1:14。


82度的相對低水溫手沖。

82度的相對低水溫手沖。

再來我們用攝氏82度的相對低水溫手沖,粉水比例為 1:14。


分別做了兩次濃度計的儀測

分別做了兩次濃度計的儀測

接下來說明一下測試的結果,我分別做了兩次濃度計的儀測,高水溫的儀測結果分別是 1.25、1.30,低水溫的儀測結果分別是 1.20、1.20,可以看得出水溫較高確實萃取效率也較高。那感官差異呢?嗅覺上,高水溫沖出來的咖啡焦糖香氣非常清楚濃烈,直到接近常溫濃香依然,而低水溫沖出來的咖啡焦糖香氣則較為淡雅不具攻擊性。滋味與風味的差異,高溫萃取在滋味上苦味略高,而低溫萃取沒感覺苦味且甜度較高較為可口,風味上高溫萃取牛奶糖清晰、仙草風味鮮明,低溫萃取則牛奶糖清晰、仙草風味柔和。口感上到了微溫段差異就很清楚明確了,高溫萃取在口感上較為飽滿但利口利喉,低溫萃取口感則是較為圓潤醇口。




結論:果然和傳說中的差不多,非常有意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喜歡高溫萃取還是低溫萃取就請自己決定囉。


延伸閱讀:

閒聊咖啡好了

閒聊手沖咖啡重要的器材

如何喝咖啡

聊聊咖啡手沖壺

粉水比與手沖時間

咖啡觀念誤區

咖啡入門重點Q & A

水與咖啡

咖啡手沖滴漏濾杯測試比較-101、V60、K01


avatar-img
乙二浮想事務所
99會員
382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發表一些我所寫的觀察閒聊、小說,以及一些關於文學、電影的心得隨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乙二浮想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想躺在妳身邊,用眼描摹妳的輪廓和曲線
想要自己沖杯好喝的單品咖啡,手沖法大概是最容易入門的方式(雖然易學難精),而濾紙濾杯手沖法又有著方便沖泡以及器材好沖洗的優點,應該是最多人使用的方式。市面上濾紙濾杯的器材有四大主流,最早是使用T形濾紙的101濾杯,再來廣受歡迎的是錐形濾紙的V60濾杯,還有人稱隨便沖都好喝的波浪蛋糕形濾紙的蛋糕形濾杯
想躺在妳身邊,用眼描摹妳的輪廓和曲線
想要自己沖杯好喝的單品咖啡,手沖法大概是最容易入門的方式(雖然易學難精),而濾紙濾杯手沖法又有著方便沖泡以及器材好沖洗的優點,應該是最多人使用的方式。市面上濾紙濾杯的器材有四大主流,最早是使用T形濾紙的101濾杯,再來廣受歡迎的是錐形濾紙的V60濾杯,還有人稱隨便沖都好喝的波浪蛋糕形濾紙的蛋糕形濾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
已經出家的媽媽(悟師父)現在還是喜歡喝咖啡。 我們出生前,媽媽就借住在佛教精舍裡,寒暑假時,我們就會從烏日姨嬤家上台北和媽媽在這裡一起住一段時間,從小開始,我就記得媽媽煮了一手好咖啡,每次喝到都十分驚艷,尤其他沒有使用任何咖啡用具,只有咖啡粉和熱水。 小時候不懂咖啡,其實也忘了媽媽泡給我們的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人用陶鍋烘豆,所以這次就來挑戰陶鍋烘豆! 
爲了協助主管做一份今天要跟國外開會的報告,從上周開始就在燒腦,今天下午主管開完會,一切順利,我也暫時可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