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司高層主管希望請代言人推廣,當我們向上呈報給老闆時,老闆說了一句「反正我只看ROAS跟ROI,如果你們有把握,我都可以」。
Yes!老闆只在意最後的商業價值,是否有為他帶來$$$,所以問題來了:找了代言人後,品牌聲量的提升 (前提還要找對代言人),能直接轉化為業績嗎?
在本文中,我們聊聊:
代言人的最大價值,通常在於藉由其名氣與影響力,為品牌帶來曝光,並讓更多人認識品牌或產品。這特別適合:
然而,這樣的曝光能否直接帶來業績轉換?答案取決於品牌是否做好了後續的行銷策略接續。
對於預算有限的企業,明星代言費用可能佔據了行銷預算的大部分。如果代言人費用後已無多餘資金佈局其他行銷管道(如廣告投放、促銷活動),那麼僅依賴代言人來推動業績,往往效果有限。
若企業目標是短期內看到營收成長,請代言人通常不是最佳策略。相反地,這種情況下,以下方式可能更實際:
如果老闆願意長期投資品牌形象,並以全局觀評估代言成效,以下指標可作為參考:
分析社群媒體上關於品牌的討論,透過關鍵字提及量與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來評估品牌形象。
收集品牌在新聞、報導、社交媒體等的出現次數和內容質量。包含
觀察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行為
請代言人並非萬能靈藥,它更像是行銷漏斗的上層助攻手,負責為品牌建立聲量與形象。如果預算有限,務必謹慎規劃,避免將所有資源投資於代言人而忽略其他重要行銷環節。反之,若企業有長遠規劃,請代言人就需要配合全局佈局,以量化數據評估成效,才能真正達成商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