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閉關的好處(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童年的啟蒙時刻當然不能與榮格的相提並論,但兩個例子卻闡明,偉大如榮格、平凡如我,皆受益於獨處與安靜,得到自我認識和成長的洞見。接下來的兩個例子,則指出獨處與安靜能夠幫助我們專注思考、獲得超凡的屬靈體會。

邦妮(Edith Bone,1889~1975)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律師家庭,大學時到法國和瑞士修讀醫學,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醫師。她行醫期間見證無數受戰火蹂躪、受不公社會制度欺壓的貧寒大眾,於是生出為無產階級請命的志向,積極參與歐洲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並在而立之年成為共產黨員。一九四九年,邦妮已經貴為社運前輩,與英籍配偶在倫敦定居多年,一個偶然的打工機會,卻讓她墮入身心和靈命的煉獄之中,非人磨難的經歷更成為二十世紀獨處與安靜的經典教材。

當年春天,匈牙利出版社提供一筆優厚的報酬,安排邦妮到布達佩斯短期居住,把英文科學書籍翻譯為匈牙利文出版。考慮到當地氣候溫和、物產豐饒(當時英國仍實行糧食配給),又可以順道探望多年不見的兄弟,她很快就欣然答應。除了翻譯工作之外,她也自薦為共產主義報社擔任特派記者,報導布達佩斯地標塞切尼鏈橋建城一百週年紀念活動。(Seven Years Solitary 頁32~33)翻譯和報導工作結束,記者好友為邦妮餞別,她的家人更在回英當天在機場送行,期待下次見面。

就在邦妮安然預備離開匈牙利之際,在移民署檢查站被攔下來,官員表示她的英國護照上、申請在匈牙利逗留的簽證已經過期,因此不予登機離境。經過多次拷問,在沒有辯護律師和英國外交人員協助之下,邦妮很快因從事間諜活動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在被囚的七年當中,她一直遭單獨監禁,刑期首五個月更被關在不見天日,也沒有燈光的漆黑環境中。一九五六年,邦妮終得釋放,回到英國,寫成《獨處七年》(Seven Years Solitary),向世界訴說自己如何熬過慘無人道的七年。

「作為活了超過六十年的老人,單獨監禁讓我第一次有機會沉思和消化過去人生所吸收的養分。過去因為要務纏身、照顧生計,以及創作新事物的壓力而無法好好吸收生命的養分。但在囚室獨處期間,我很大程度上不受干擾,尤其在首五個月的漆黑狀態,我絕對無法行動。在一片黑暗中,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思考。因為沒有任何事物讓我分心,所以思考的強度是過去尋常日子少有的。」(SYS頁90)

「為了自保,我必須避免自憐,利用自身資源構思一些方法度過被囚的時間,最少讓自己得到些許益處。在不見光明的日子,我嘗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誦詩詞,且從一種文字翻譯成另一種文字。」(SYS頁91)

「在地下漆黑的囚室中,除了背詩寫詩之外,我無法做別的事,甚至連來回踱步──一般囚犯可以任意做的事──也不行,因為我害怕在骯髒發臭的地板上踏步。」(SYS頁92)

「漆黑的囚室給我一種釋懷的感覺,讓我從不停的警戒,從對未知難關的預測和準備當中得到喘息。」(SYS頁92)

雖然邦妮在單獨監禁的痛苦當中,經歷前所未有的獨處與安靜,得以極度專注,思考生命,但她的經歷並非美化、反而是有血有肉地控訴單獨監禁如何不人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17
期待下一篇。有中譯本嗎?獨處很好,但被迫就悲劇了!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29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5/04/28
我們可以參考傅士德的建議,在居所為自己設計一個獨處與安靜的角落,也許是房間掛了聖經經文的一面牆,或者是放著聖經和十字架的書桌,定時在那裡禱告、讀經、安靜。我們也可以規畫定期退修,例如像傅士德建議一年四次,用上半天的時間,在主面前安靜,省察自己生命景況,尋求上帝的引領,校正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28
我們可以參考傅士德的建議,在居所為自己設計一個獨處與安靜的角落,也許是房間掛了聖經經文的一面牆,或者是放著聖經和十字架的書桌,定時在那裡禱告、讀經、安靜。我們也可以規畫定期退修,例如像傅士德建議一年四次,用上半天的時間,在主面前安靜,省察自己生命景況,尋求上帝的引領,校正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21
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Thumbnail
2025/04/21
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Thumbnail
2025/04/14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Thumbnail
2025/04/14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