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療法與漢丁頓舞蹈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漢丁頓舞蹈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基因中CAG重複序列過多,導致製造出來的漢丁頓蛋白(huntingtin, Htt)變異,進而傷害腦部神經細胞。這種疾病會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認知能力和情緒。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現有的治療僅能緩解症狀,無法阻止疾病惡化。此篇文獻探討了幹細胞療法作為潛在治療方式的進展,並分析其優缺點,希望能為未來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研究人員透過檢索醫學文獻,整理了幹細胞治療在漢丁頓舞蹈症方面的研究進展,發現利用幹細胞修復受損神經是很有希望的方向。
raw-image


神經幹細胞(NSCs)因為可以直接分化成腦部的神經細胞,被認為是最常被研究的幹細胞類型。研究顯示,神經幹細胞可以修復受損的腦部網路,並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保護神經細胞。另外,間質幹細胞(MSCs)也顯示出潛力,它們可以促進神經再生、減少發炎反應,並且可能穿透血腦屏障。此外,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也可以從患者自身的細胞培養而來,這就降低了免疫排斥的風險,但是製備過程較為複雜。胚胎幹細胞(ESCs)雖然有多種分化潛力,但因倫理問題和腫瘤風險較少被使用。

儘管幹細胞治療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的潛力,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免疫排斥反應、腫瘤形成的風險、以及細胞如何安全且有效地進入大腦等技術問題。目前,臨床試驗大多在早期階段,需要更多研究來驗證其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此外,研究人員也關注到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的潛力,可以精確地修正患者細胞中的基因缺陷,並產生健康的幹細胞以供移植。總結來說,幹細胞療法是很有希望的治療方向,但要成為漢丁頓舞蹈症的有效療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註:本文僅為科學期刊討論,並無醫學治療的建議。

參考文獻:Advances in Stem Cell Therapy for Huntington's Diseas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Shah S, Mansour HM, Lucke-Wold B. Cells. 2025 Jan 3;14(1):4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桑的書摘
10會員
202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伊桑的書摘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探討如何利用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iPSC) 衍生的神經元進行轉譯疾病建模,並著重於開發適用於治療藥物發現的篩選平台。iPSC 技術被視為增進我們對疾病生物學理解、促進藥物開發的一大途徑。
Thumbnail
2025/02/19
探討如何利用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iPSC) 衍生的神經元進行轉譯疾病建模,並著重於開發適用於治療藥物發現的篩選平台。iPSC 技術被視為增進我們對疾病生物學理解、促進藥物開發的一大途徑。
Thumbnail
2025/02/18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CAR-T細胞治療的最新進展與挑戰。自2017年以來,FDA已批准多種CAR-T療法用於治療血癌,但在療效、安全性與適用範圍上仍存在限制 。
Thumbnail
2025/02/18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CAR-T細胞治療的最新進展與挑戰。自2017年以來,FDA已批准多種CAR-T療法用於治療血癌,但在療效、安全性與適用範圍上仍存在限制 。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介紹一種可擴展的懸浮培養方法,用於大量生產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巨噬細胞(iPSC-Mac)。此方法利用 在攪拌槽生物反應器(STBR)中培養的骨髓細胞形成複合物(MCFC)中間體,實現了巨噬細胞的連續生產。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介紹一種可擴展的懸浮培養方法,用於大量生產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巨噬細胞(iPSC-Mac)。此方法利用 在攪拌槽生物反應器(STBR)中培養的骨髓細胞形成複合物(MCFC)中間體,實現了巨噬細胞的連續生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與其病理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中,腦類神經元多可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沉積,因此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某些人儘管大腦有類澱粉斑塊的形成,卻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認知功能,這種情況稱為認知韌性。此篇研究簡述MIT研究員對於認知韌性的新發現。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與其病理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中,腦類神經元多可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沉積,因此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某些人儘管大腦有類澱粉斑塊的形成,卻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認知功能,這種情況稱為認知韌性。此篇研究簡述MIT研究員對於認知韌性的新發現。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Thumbnail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Thumbnail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Thumbnail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Thumbnail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個慢性病,除了配合醫師作積極的藥物治療,降低復發或新病灶的產生,日常也應管理飲食及適當運動,學會與疾病共處才能穩定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個慢性病,除了配合醫師作積極的藥物治療,降低復發或新病灶的產生,日常也應管理飲食及適當運動,學會與疾病共處才能穩定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小腦病變懶人包 #常常不平衡跌倒? #拿東西手常常會抖? #常常暈眩? 一起來認識 #小腦病變 吧 發生原因 發育性:基因與環境造成 遺傳性 腦中風 創傷性腦傷(頭部外傷) 酒精中毒 常見症狀 動作協調異常 拿物品時手會震顫 平衡能力異常 暈眩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姿勢、動作、協調及平衡訓練 -
Thumbnail
小腦病變懶人包 #常常不平衡跌倒? #拿東西手常常會抖? #常常暈眩? 一起來認識 #小腦病變 吧 發生原因 發育性:基因與環境造成 遺傳性 腦中風 創傷性腦傷(頭部外傷) 酒精中毒 常見症狀 動作協調異常 拿物品時手會震顫 平衡能力異常 暈眩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姿勢、動作、協調及平衡訓練 -
Thumbnail
發展協調障礙懶人包 #我的小孩怎麼跑步常常跌倒? #我的孩子國小了還不會綁鞋帶? 一起來 #發展協調障礙 吧 定義 智能有同年齡水準但日常生活動作協調表現顯著較低 非腦性麻痺、肌肉失養等醫學狀況造成 盛行率 學齡前約4-5% 學齡兒童約5-8% 症狀 運動競賽表現差 做事笨拙 拿不牢東西 書寫不佳
Thumbnail
發展協調障礙懶人包 #我的小孩怎麼跑步常常跌倒? #我的孩子國小了還不會綁鞋帶? 一起來 #發展協調障礙 吧 定義 智能有同年齡水準但日常生活動作協調表現顯著較低 非腦性麻痺、肌肉失養等醫學狀況造成 盛行率 學齡前約4-5% 學齡兒童約5-8% 症狀 運動競賽表現差 做事笨拙 拿不牢東西 書寫不佳
Thumbnail
唐氏症懶人包 定義及好發族群 第21對染色體異常造成 男性大於女性 35歲以上孕婦 症狀 臉部平坦、眼瞼向內摺疊等外觀 大多數輕度到中度智能障礙 可能伴隨有心臟病、聽力障礙、眼科疾病等 關節較鬆 第一及第二節頸椎不穩定 低張力,有扁平足及脊椎側彎風險 異常動作模式 物理治療 平衡訓練 肌力訓練 -
Thumbnail
唐氏症懶人包 定義及好發族群 第21對染色體異常造成 男性大於女性 35歲以上孕婦 症狀 臉部平坦、眼瞼向內摺疊等外觀 大多數輕度到中度智能障礙 可能伴隨有心臟病、聽力障礙、眼科疾病等 關節較鬆 第一及第二節頸椎不穩定 低張力,有扁平足及脊椎側彎風險 異常動作模式 物理治療 平衡訓練 肌力訓練 -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懶人包 簡介: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基底核黑質細胞退化造成多巴胺分泌減少影響運動功能 好發族群: 好發年齡為50-60 歲 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身體僵硬、駝背 動作功能障礙、動作遲緩:動作緩慢、小碎步 休息時顫抖(手部顫抖) 容易失去平衡、跌倒 後期失智 治療: 職能治療 藥物治療
Thumbnail
四肢輕癱(Tetraparesis)通常會被定義為四隻腳的自主活動功能減弱,並且會根據動物還能不能自主行走進一步的區分;而當四隻腳完全喪失了自主活動的能力時則會被歸類於四肢全癱(Tetraplegia)。
Thumbnail
四肢輕癱(Tetraparesis)通常會被定義為四隻腳的自主活動功能減弱,並且會根據動物還能不能自主行走進一步的區分;而當四隻腳完全喪失了自主活動的能力時則會被歸類於四肢全癱(Tetraplegi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