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的第一年:沒有年終獎金,但我有心靈重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成為自由工作者後,這是第一次沒有年終獎金的一年。

雖然是意料之內,仍然感覺新鮮,也多少有些失落。

同時我也在想,自由工作者最大的挑戰之一,或許在於:當外在的回報機制(規律的獎金、各種員工關懷與支持)消失時,我們如何為自己建立支持與滿足?

因此,想透過設計新的儀式,把物質上缺席的錢轉化為內在的充實感,於是萌生了「挑戰過年書單」!


一則想測試,密集閱讀帶來的心靈肌耐力如何。

二則某些書的篇幅實難在平日讀完,常常讀著讀著,就一個月過去了,還會忘記自己讀到哪裡。

我預計在 1/22-2/2 這 12 天的期間,讀完以下書籍,分成兩部分:

心靈重訓:挑戰耐力與專注力,可能因為篇幅或內容強度,讀起來會有些辛苦。

  • 《瘋狂亞當三部曲》Margaret Atwood
  • 《三輩子》聶華苓
  • 《大裂》胡遷


內心瑜伽大休息:帶來平靜、愉悅,甚至可以躺著讀(?)

  • 《好好休息》蔡宇哲、蔡佳璇
  • 《文豪酒癮診斷書》廖泊喬
  • 《微儀式》張在烈
  • 《時勢》小 Lin
  • 《創運思維》金度潤


期待這次的過年書單挑戰,來鍛鍊與舒展心靈肌肉。

也將這份充實延續到我的個案諮詢與外部合作中,讓我能更踏實地重新定義,從事自由工作的回報與滿足。

或許,這是沒有年終獎金的第一年,即便少了規律的外界認可與物質回饋,我能夠專注的是去探究個人內在的回饋機制,讓自己有更多的動能去創造與測試。

因此,這也是打掉重練,狠狠玩出可能性的一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4會員
118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冒冒從研究所畢業後,當完兵進入到職場,已將近 13 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 年輕的時候,抱著想要從事金融業的 IT,進入到職場。做為新人的前幾年,一心往前衝,拼命在工作上求取好表現,進而可以得到好的考績。 很幸運的是,身邊有貴人相助,在工作上還算順利,所以職級上有慢慢往上,薪水也有持續地在調薪。
Thumbnail
冒冒從研究所畢業後,當完兵進入到職場,已將近 13 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 年輕的時候,抱著想要從事金融業的 IT,進入到職場。做為新人的前幾年,一心往前衝,拼命在工作上求取好表現,進而可以得到好的考績。 很幸運的是,身邊有貴人相助,在工作上還算順利,所以職級上有慢慢往上,薪水也有持續地在調薪。
Thumbnail
其實我從來沒有不裸辭,沒有那種在找工作的過程之中一邊邊找工作,一邊準備離職的經歷。一方面來說,我覺得會主張不裸辭的人,有幾種,一種是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給自己什麼休息時間,屬於閒不下來,或者常常讓自己處在隨時很緊繃,逼迫自己身體不休息的人。可能是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沒有價值休息,也可能是礙於父母家庭觀感。一
Thumbnail
其實我從來沒有不裸辭,沒有那種在找工作的過程之中一邊邊找工作,一邊準備離職的經歷。一方面來說,我覺得會主張不裸辭的人,有幾種,一種是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給自己什麼休息時間,屬於閒不下來,或者常常讓自己處在隨時很緊繃,逼迫自己身體不休息的人。可能是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沒有價值休息,也可能是礙於父母家庭觀感。一
Thumbnail
這不是第一次裸辭,但這一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我第一次裸辭是21年末,我因為被職場霸凌而身心崩潰。那一年我決定轉職,也用了3個月時間讓自己從抑鬱中走出來。在休息期後期也有接一些自由業的入門級工作,為自己轉職作準備。這一次我是為了給自己反思期。
Thumbnail
這不是第一次裸辭,但這一次就是有那麼一點不一樣。我第一次裸辭是21年末,我因為被職場霸凌而身心崩潰。那一年我決定轉職,也用了3個月時間讓自己從抑鬱中走出來。在休息期後期也有接一些自由業的入門級工作,為自己轉職作準備。這一次我是為了給自己反思期。
Thumbnail
由正職到開展自由業者的生滙的我。
Thumbnail
由正職到開展自由業者的生滙的我。
Thumbnail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Thumbnail
從2022年4月初從公職裸辭,已經將近1年了,2023年我覺得是要邁向下一步的時候了!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前份工作離職後,把一段完整的時間留給自己,趁著"gap year"體驗一下離開舒適圈的感覺。
Thumbnail
前份工作離職後,把一段完整的時間留給自己,趁著"gap year"體驗一下離開舒適圈的感覺。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