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生三願]的判釋(象山慶25.1.24)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711514
問: 48願第18~20三願是核心願,對象十方眾生.18至心信樂→偏信,19至心發願→偏願,20至心迴向→偏行.每一願皆應具足信願行,十方眾生具足三資糧皆得往生.......19願不限特定對象,如大修行者。如何理解?
慶答:關於[攝生三願]的經文解釋與彼此關係,眾說紛紜,涉及宗派判教的體系,很難楷定誰是誰非,或只能訴諸個人的信仰與抉擇。法然上人云:
立宗之習,廣判教相,雖納眾機,終歸一味法也。……諸宗皆以「我所立」為至極,以「他所修」為方便。……奪聖道益,取入淨土一法也。所以真言、止觀妙行至證悟時者,必得淨土果報;華嚴、禪門悟入遂解脫日者自然可至法王家。至佛土者,必念佛身,諸教皆念佛也。
凡立宗之法,各以「自宗法」為勝,以「他人法」為劣。……所以禪門以教內為劣,以教外雖為至極,而是此「一宗執見」也,他宗全「不可許之」。
立宗派之名非佛說,乃就自己所志之經教,學究其義,判其宗旨也;諸宗各立宗名亦皆如是。
諸宗判教之習,作「與/奪」之釋,是常法也。
以下略舉有關[攝生三願]的幾種標準說法,各有依據與偏重;學人可各擇其所信受者,亦可引經論以質疑其他,但可能沒有最終的結論;因此,或應遵依善導大師所說:
佛法不思議之力……,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總說-
義寂稱為[攝取至心欲生願、攝取修德欲生願、攝取聞名欲生願],各攝《觀經》之[下下品、上品、中品];
法位、玄一、憬興謂依序攝《觀經》[上品、中品、下品];
元興寺智光稱為[諸緣信樂十念往生願、行者命終現前導生願、聞名係念修福即生願];
日本源空稱為[念佛往生願、臨終現前願、三生果遂願]。
釋大安:
對這三願,自古迄今,有不同的界說,或觸及局部,然不以偏概全。總之,往生的前提是信願,乃《觀經》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貫攝此三願,18「至心信樂欲生」,19「至心發願欲生」,20「至心迴向欲生」,此乃共同點。
在側重上不同:
18信願,一念淨信得往生,行持上「乃至十念」。
19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含攝宗門教下各大修行人,生前住持、弘揚佛法,歿後徑登安養者。
20念佛功夫,亦不捨通途教門,以此功德迴向,增上品位。
平等普攝三類眾生到淨土。三願乃對機的差異,不分優劣。淨業行人,抓住18願的(信願)核心,日常修為取法19、20願的內蘊。
釋慧淨:
《觀念法門》舉18.19.20為「攝生增上緣」,由這三願的增上作用力,能攝一切眾生得生極樂國土。
18念佛為真實,19諸行為方便,此二為當機,順次往生,受往生果;20為結緣,順後往生,第一生作業,第三生或之後受果。
18信佛智之全分念佛,直接化生。19疑佛智之少分念佛,或增進為全分念佛,即自然化生;或滯留諸行,亦蒙臨終來迎,然暫寄蓮胎。20為不明佛智之微分念佛,一生結緣下種,二生緣種成熟,或少分,或全分念佛,三生達成。三願皆由念佛得往生,而雜諸行自力者,疑佛智故,住蓮胎。
日本淨土真宗:
在阿彌陀佛的悲願中,與全人類有關係的有這三個願,也就是18、19、20。在這三個願中,皆提到了「十方眾生」,也就是我們活著的全人類。阿彌陀佛的願心跟我們有密切的關係。
-第18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19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20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這三個願是所有人完成「人生的目的」、得到「絕對幸福」的路。
18:真實--阿彌陀佛真正的心意,也就是要「無條件平等的給予所有人絕對的幸福」。
19、20:方便--人都以為阿彌陀佛的慈悲是有條件、有分別的,對於阿彌陀佛的慈悲很懷疑,因此阿彌陀佛又發起第19願和第20願。這兩個願又稱為「方便」的願。有第19、20,人也不了解18願的心,「方便」是進入真實的方法。
第18願 《大經》:阿彌陀佛賜給「絕對的幸福」,重點在「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三句。
第19願《觀經》:釋迦牟尼佛教韋提希夫人做善,也為後世的眾生開示。19願「修諸功德」--「定善、散善」十六觀,後三觀就是上品、中品、下品觀。
第20願《小經》:要「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十方諸佛証誠,同讚「南無阿彌陀佛」的殊勝。20願「植諸德本」,一切功德的根本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中。
。
19願--攝受自力修行者,在攝生三願中難度最大,但成效最高,多為上品上生,在信願行三資糧中,偏重於願。本願修行對應三輩往生的上輩往生。願文的發菩提心,有兩種解釋,1.大乘通途,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2.真信、切願、念佛願生西方,信願持名具足了大乘五菩提心,實質是一樣的。修諸功德,是六度萬行。本願攝受自他二力修行者,三資糧中偏於行。對應中輩往生,植諸德本,是《觀無量壽經》的淨業三福。自他二力念佛、修淨業三福,求彌陀感應,較符合國人的性格與踐行。但有三個盲點:1.不知要念多少佛號、修多少福德,才夠回向往生?沒有量化的標準,致信心不足;2.信心不足,就可能不往生或生邊地;3.不可執求感應,易有偏差。
18願:攝受他力修行者,偏於信。對應下輩往生。是彌陀本願中最不可思議的,不修六度萬行、淨業三福,只求至心信樂,稱佛名號,乃至十念,即可往生。與《觀經》流通分「付囑文」持無量壽佛名,及《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遙相呼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將淨土三經聯繫。與18願關係密切的是善導、源空、親鸞。
唐.善導大師認為往生憑藉阿彌陀佛的願力,信心正因,持名正行;雖推崇18願他力,並不排斥淨土門或聖道門的其他修法,也強調了內因外緣的具足,是偏重他力而不廢自力。九品往生皆凡夫,可入報土,並依生前的善惡與修行而定其往生品位的高下。
日本.源空繼承了善導的理論,但改動頗大:排除稱名念佛以外的諸行,只依第18願,這不僅有別於善導思想,亦不符大乘佛法的包容。全靠他力而斥自力。據念佛的深淺或數量,決定品位的高下。
日本.親鸞對源空的思想進一步認為,信心並非自力發起,而是阿彌陀佛所賜,在三資糧排除了「願、行」,只取「信」,建立了崇拜式的彌陀信仰,往生超九品而直取佛果,等同彌勒,位同如來。其說詞通俗易懂,但依其理論而生的激情式信心,卻難以持久。
日本人誤解了善導的思想,有兩個原因:1.當時日本文化的落後,造成了文化的斷層與差異;2.日本是「祭拜」的民族,理解偏頗、斷章取義,以宗派的思想,取代整體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