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呼吸,撐出自在吐納空間_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法擺脫的緊身衣_筋膜及疤痕

吳小姐是一個64歲主動脈剝離的女性,在那一天突然昏倒之前,他只是一個尋常的女人,做著30幾年的會計工作。主動脈的修補置換是個和死神搶快的手術,手術費時,傷口又長,一路延伸到頸部下方,特別長的傷口讓他無法平順地做出吸吐動作,以致於開完刀之後他講話短促又沙啞,傷口跨過一部分的呼吸副肌,導致呼吸腹肌的過度活化,因此要先將傷口、附近筋膜、還有呼吸副肌放鬆,才能把橫膈肌誘發,我們從吸吐氣節奏開始調,從2.3個字換一次氣,到可以連續講一句話,一直到出院前他終能不疾不徐、連續地說:「我現在好想吃麻油雞湯加米血糕⋯⋯」。

心臟手術的患者通常會有一個長達十公分的傷口,如果手術涉及主動脈或頸部血管,傷口可能延伸到鎖骨附近,甚至達到頸部。而如果患者曾經裝過氣切管,傷口則可能位於前頸部。這些傷口常常會影響到呼吸的運作,特別是涉及胸部或腹部的手術,這些地方的傷口會讓患者的呼吸動作變得受限。

傷口在癒合過程中會收縮,周圍的軟組織和筋膜也會變得緊繃,這會減少胸腔和腹腔擴張的空間。這樣的狀況會影響到吸氣和吐氣的過程,讓每次的呼吸量都變得不足。當身體需要更多氣體來應付運動或活動時,這種限制會變得更加明顯,讓患者感覺到呼吸更為急促或困難。

腹部手術後的疤痕也會對呼吸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吸氣時,它可能限制了一側的胸部擴張,從而減少呼吸容量。而有些情況下,疤痕可能會導致肋骨一直保持張開狀態,進一步限制了吸氣。腹腔手術還會影響到連接內臟的軟組織,這些軟組織的沾黏也會影響呼吸。尤其是當疤痕沾黏得很嚴重時,它會增加橫膈肌向下壓的阻力,造成左右兩側橫膈肌運動不均。

因此,要有效處理由疤痕引起的呼吸困難,首先需要放鬆傷口周圍的筋膜和軟組織,並幫助胸廓恢復平衡的運動。這樣的過程需要小心進行,因為疤痕部位常常會帶來痛感,患者可能會感到不適。因此,治療時必須謹慎,避免造成額外的傷害。


raw-image




avatar-img
47會員
136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間。Jacqueline 的其他內容
以前很強調腹式呼吸,教病人的時候會口語地說「用肚子呼吸」,很多練氣功的阿杯也常常熱切地回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丹田呼吸嘛!」 其實,不只是腹式呼吸,而是完美配合、環環相扣的「全呼吸」。
_淺談心衰竭患者運動訓練 很多心衰竭的病人會問:如果我開始運動治療,能夠讓我的心臟功能比現在更好嗎?   答案是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運動治療有機會讓你的生活品質,跟心臟功能正常的人一樣好!
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跟病人說: 「接下來應該要運動了!」 「保持這個運動可以改善」 「教你的運動要做喔」 有一半的時間會看到病人以一種「啊?!沒有更高明的東西嗎」的表情說:「運動簡單啦!」 「我以前是打籃球的」(高中體育課嗎) 「我以前是海軍陸戰隊」(阿杯五十年前的不算耶) 「我家隔壁就是大公園」
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在與最愛的人互動的挫折裡,催促小孩寫作業、鼓勵家裡的老人多出門走動或是勸自己的另一半戒掉熬夜的壞毛病。 在醫院裡我們則是需要勸說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改變他們舊有的習慣,因此也經常牽涉到拒絕改變的拉扯與挫折。
68歲女性,冠狀動脈繞道術後,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出院後接受心臟復健兩個月,如期回到術前良好的體能狀況,同時家庭支持度良好,全程陪伴及參與這段歷程。 但是那一天,他說現在仍經常在想到自己的疾病時,就會因爲太過憂鬱而忍不住潸然淚下。
以前很強調腹式呼吸,教病人的時候會口語地說「用肚子呼吸」,很多練氣功的阿杯也常常熱切地回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丹田呼吸嘛!」 其實,不只是腹式呼吸,而是完美配合、環環相扣的「全呼吸」。
_淺談心衰竭患者運動訓練 很多心衰竭的病人會問:如果我開始運動治療,能夠讓我的心臟功能比現在更好嗎?   答案是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運動治療有機會讓你的生活品質,跟心臟功能正常的人一樣好!
上一篇提到我阿爸身陷在每天做復健運動的深淵時,因為我們對疾病復原的期待,希望他每天晚上都能在病房練習,就像我們期待小孩回家寫評量、功課一樣。 (再看一次原文底家:https://vocus.cc/article/67766d9efd89780001f22272)
跟病人說: 「接下來應該要運動了!」 「保持這個運動可以改善」 「教你的運動要做喔」 有一半的時間會看到病人以一種「啊?!沒有更高明的東西嗎」的表情說:「運動簡單啦!」 「我以前是打籃球的」(高中體育課嗎) 「我以前是海軍陸戰隊」(阿杯五十年前的不算耶) 「我家隔壁就是大公園」
很多時候我們深陷在與最愛的人互動的挫折裡,催促小孩寫作業、鼓勵家裡的老人多出門走動或是勸自己的另一半戒掉熬夜的壞毛病。 在醫院裡我們則是需要勸說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很多時候需要改變他們舊有的習慣,因此也經常牽涉到拒絕改變的拉扯與挫折。
68歲女性,冠狀動脈繞道術後,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出院後接受心臟復健兩個月,如期回到術前良好的體能狀況,同時家庭支持度良好,全程陪伴及參與這段歷程。 但是那一天,他說現在仍經常在想到自己的疾病時,就會因爲太過憂鬱而忍不住潸然淚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腦斷層結果終於出爐。 但是在她的住院最後一程,我為她做了一部影片。
Thumbnail
「外傷診間新病人!」勤務這樣喊道。 進來一個40多歲的女性,胸前包著零散的一大疊紗布混著血跡, 旁邊跟著一位看起來國高中的女生看似心事重重,低著頭不吭一聲。
Thumbnail
「醫生,我呼吸不到氧氣」 「小姐不要動喔,會有點痛」 我身上彷彿一個連結站一般,連結了點滴、儀器、以及我無盡無力 「並非是因為被疾病抽取了所有的力,而是對於一切的發生感到悲哀,極致無奈的痛」我並非難過,而是感到徬徨因為正當我認為一切的方向往好轉的地方前進時,當我看到光亮時「迴光返照」難道就是如此嗎?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長期肩膀卡卡舉不高、伴隨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暢的病友,經過一次乾針治療,她主動來訊分享:『真的舒服很多,連呼吸都比較順暢!』
Thumbnail
今天想聊聊心情。首先,我們都知道病人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但未必能隨時保持,正能量也有耗盡的時候。仔細察覺自己心情的變化格外重要,影響也極大。就拿復健來說今天又比左天更進一步了,心情就顯得很好,成就感會帶來喜悅;每天漫無目的的復健,感覺沒有盡頭,就容易被負面情緒拉著走。 這是一場自己的抗戰,意
第三格 突如其來的訊息,像一道閃電直接擊中了我的心臟,有那幾秒鐘似乎心跳停止,似乎真的停止跳動,似乎停止了! 「媽媽肺腺癌末期!!」 媽媽堅定的面帶笑容輕柔的說:「我要接受所有可以延長時間的治療,我不放棄任何我們的相聚時光哪怕是一秒鐘」 自此,我無止境的來回奔波於醫院、爸媽家、自己家
Thumbnail
宜蘭縣一位59歲的黃姓婦人因就醫其他症狀而入院,卻在住院期間意外中風。她出現了反應遲鈍、嘴巴及眼睛偏右,以及左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幸運的是,黃姓婦人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了動脈內機械取栓(EVT)手術治療,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Thumbnail
「那是一位66歲的女士,因為末期心臟衰竭而喘得很厲害,經常需要住院治療。」鄭羽廷醫師指出,「由於年紀較大無法接受心臟移植,所以在詳細討論後,決定安裝持久性心室輔助器。」 接受手術後,患者順利出院,心臟衰竭的症狀大幅改善,體力與活動力也明顯提升,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腦斷層結果終於出爐。 但是在她的住院最後一程,我為她做了一部影片。
Thumbnail
「外傷診間新病人!」勤務這樣喊道。 進來一個40多歲的女性,胸前包著零散的一大疊紗布混著血跡, 旁邊跟著一位看起來國高中的女生看似心事重重,低著頭不吭一聲。
Thumbnail
「醫生,我呼吸不到氧氣」 「小姐不要動喔,會有點痛」 我身上彷彿一個連結站一般,連結了點滴、儀器、以及我無盡無力 「並非是因為被疾病抽取了所有的力,而是對於一切的發生感到悲哀,極致無奈的痛」我並非難過,而是感到徬徨因為正當我認為一切的方向往好轉的地方前進時,當我看到光亮時「迴光返照」難道就是如此嗎?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長期肩膀卡卡舉不高、伴隨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暢的病友,經過一次乾針治療,她主動來訊分享:『真的舒服很多,連呼吸都比較順暢!』
Thumbnail
今天想聊聊心情。首先,我們都知道病人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但未必能隨時保持,正能量也有耗盡的時候。仔細察覺自己心情的變化格外重要,影響也極大。就拿復健來說今天又比左天更進一步了,心情就顯得很好,成就感會帶來喜悅;每天漫無目的的復健,感覺沒有盡頭,就容易被負面情緒拉著走。 這是一場自己的抗戰,意
第三格 突如其來的訊息,像一道閃電直接擊中了我的心臟,有那幾秒鐘似乎心跳停止,似乎真的停止跳動,似乎停止了! 「媽媽肺腺癌末期!!」 媽媽堅定的面帶笑容輕柔的說:「我要接受所有可以延長時間的治療,我不放棄任何我們的相聚時光哪怕是一秒鐘」 自此,我無止境的來回奔波於醫院、爸媽家、自己家
Thumbnail
宜蘭縣一位59歲的黃姓婦人因就醫其他症狀而入院,卻在住院期間意外中風。她出現了反應遲鈍、嘴巴及眼睛偏右,以及左側肢體無力等症狀。幸運的是,黃姓婦人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了動脈內機械取栓(EVT)手術治療,成功挽救了她的生命。
Thumbnail
「那是一位66歲的女士,因為末期心臟衰竭而喘得很厲害,經常需要住院治療。」鄭羽廷醫師指出,「由於年紀較大無法接受心臟移植,所以在詳細討論後,決定安裝持久性心室輔助器。」 接受手術後,患者順利出院,心臟衰竭的症狀大幅改善,體力與活動力也明顯提升,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