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FT 2024Q4財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1. 各業務部門的成長與盈利能力

整體業績概覽

  • 2024 財年第四季度,Microsoft 營收達約 647.3 億美元,年增約 15%,超出市場預期。
  • 單季淨利潤約 22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每股盈餘 2.95 美元,同比增長 10%。
  • 不計匯率影響,營收年增率達 16%,淨利年增率達 11%。
  • 營業利潤同比提升約 15%,營業利潤率維持在 43% 高水準。


各業務表現

  1. Intelligent Cloud(智慧雲端)
    • 營收約 285 億美元,年增約 19%。
    • Azure 及其他雲端服務收入增長 29%,稍低於先前約 31% 的預期。
    • 約 8 個百分點的成長歸功於 AI 需求。
    • 整體雲端業務營業利潤率仍保持穩定。
  2. Productivity & Business Processes(生產力與商業流程)
    • 營收約 203 億美元,年增 11%。
    • Office 商業產品及雲服務收入增 12%,Office 消費者產品及雲服務增 3%。
    • Dynamics(含 Dynamics 365)增長 16%,Dynamics 365 雲服務部分達 19%。
    • LinkedIn 營收年增 10%。
  3. More Personal Computing(個人運算)
    • 營收約 159 億美元,年增 14%。
    • Windows OEM 收入增加 7%,Xbox 內容與服務營收大增 61%(併購動視暴雪效應)。
    • 搜尋廣告收入成長 19%,Surface 等硬體業務下滑 11%,整體仍維持雙位數增幅。

盈利能力

  • 本季營業利潤率約 43%,單季淨利率約 34%(上年同期約 35%)。
  • 商業雲(Azure、Office 365、Dynamics 365 等)收入達 368 億美元,年增 21%。
  • 整體毛利率略有提升,雲端規模效應與 AI 付費需求帶動高毛利業務成長。

2. AI 相關業務表現

與 OpenAI 的深度合作

  • Microsoft 投資 OpenAI,獲得 GPT-4 等先進模型優先使用權。
  • Azure 成為 OpenAI 的獨家雲服務夥伴,提供 ChatGPT 等應用的核心運算支撐。
  • 60% 的SMP500企業已在使用 Azure OpenAI 服務,顯示市場對生成式 AI 的快速採用。

Copilot 等生成式 AI 產品

  • 在 Office、GitHub、Windows 生態系統推出 Copilot。
  • 60% 的SMP500企業已採用 Microsoft Copilot AI 工具。
  • GitHub Copilot 商業客戶數逾 7.7 萬家,年增 180%。
  • 引入 Copilot 後,企業版 Office 365 部分用戶月費增加,成為潛在高成長且經常性的訂閱收入。

Azure AI 服務

  • Azure AI 企業客戶數超過 6 萬家,同比增長近 60%。
  • AI 需求在 Azure 本季增長中貢獻約 8 個百分點,較上一季提高 1 個百分點。
  • Generative AI 成為雲端業務新動能,未來數季可望進一步拉高 Azure 成長。

3. 雲端運算(Azure)及特定技術領域

Azure 雲服務

  • Azure 及其他雲端服務收入增 29%,略低於先前預估。
  • 競爭對手 Amazon AWS(增 19%)、Google Cloud(增 28-29%),整體仍維持高成長。
  • Synergy Research 數據顯示,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AWS 32%、Azure 23%、Google Cloud 12%。
  • Azure 整合 AI,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對企業客戶更具吸引力。

企業 SaaS 與其他技術領域

  • Office 商業 & Microsoft 365:商業 Office 產品及雲服務收入增 12%,個人版 Microsoft 365 訂閱用戶數達 8250 萬。
  • Teams:月活用戶數曾在 2024 年突破 3.2 億人次。
  • Dynamics 365:營收增 19%,AI 功能挹注。
  • LinkedIn、Xbox、Bing 等其他事業體亦維持穩健至高成長。

4. 資本支出與未來投資方向

大幅擴充雲端與 AI 基礎設施

  • 本季資本支出達約 190 億美元,比上一季約 140 億美元增加 27%,年增近一倍。
  • 主要用於擴建數據中心、購置 GPU / CPU 伺服器等,因應大量 AI 運算需求。
  • CFO Amy Hood 表示將持續根據 AI 需求動態調整資本支出計畫。

未來投資重點

  • AI 基礎建設:滿足大型模型的訓練與推理需求。
  • 雲端與網路基礎:資料中心全球佈局、骨幹網路升級等。
  • 研發與新技術:自研 AI 晶片、Bing AI、Microsoft Security、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

5. 市場股價反應與分析師評價

股價即時反應

  • 財報公布後,盤後股價一度急挫約 6%,原因在於 Azure 預期增速未達部分投資人更高期望。
  • 隔日開盤下跌約 4%,其後在一週內逐漸收復部分失地;年初至今累計漲幅仍逾 12%。
  • 整體屬短期情緒波動,未改變市場對 Microsoft 長期基本面的信心。

分析師觀點與評級

  • 多數分析師維持「買入」建議,認為 Azure 近 30% 的成長已相當強勁。
  • 部分機構微幅下調目標價,但整體平均目標價約在 500~520 美元區間。
  • 大多數分析師將此回調視為投資良機,強調 Microsoft 在 AI 商業化上依然領先。

6. 與競爭對手(Google、Amazon)比較

雲端業務

  • AWS 營收成長 19%、GCP 則約 28-29%,Azure 仍以 29% 增幅領跑。
  • 市場份額上,Azure 約 23%,落後 AWS 32%,領先 GCP 12%。
  • Azure 結合 Office、Dynamics 等企業軟體,一站式整合方案優勢明顯。

AI 技術與應用

  • 對 Google:OpenAI + Microsoft 的合作讓 Microsoft 在生成式 AI 的落地速度領先 Bard。
  • 對 Amazon:AWS 側重基礎設施與多元模型合作(Anthropic 等),Microsoft 則專注自家 AI 應用(Copilot, Bing AI)。
  • Microsoft 也在與 Salesforce、Oracle、SAP 角逐企業應用市場,Google 及 Amazon 在這領域的布局相對薄弱。

7. 對 Microsoft 未來財測的影響

短期指引

  • 2025 財年第一季度營收指引 638~648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13.8%。
  • Azure 成長約 28~29%,維持高成長但稍低於前一季。
  • 預計營業費用略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對成本的嚴格控管。

2025 財年展望

  • 預計全年營收與營業利潤維持雙位數成長,資本支出增長帶來短期利潤率壓力。
  • AI 商業化進度為主要增長動能:Copilot 訂閱、Azure OpenAI 服務料將帶來新一波收入來源。
  • 競爭風險來自 Google、Amazon 加碼 AI 投資,以及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2025年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對臺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分析半導體、電子代工及其他科技產業(光電、網通、AI、電動車)的衝擊與轉機。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臺灣廠商藉由轉單效應、產能多元佈局,以及與美國合作等策略,在美中科技對抗中取得關鍵地位,但也面臨成本提升和地緣風險的挑戰。
DeepSeek的技術創新如何影響NVIDIA的GPU需求、技術發展方向、市場競爭地位以及財務狀況。本文分析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高效能運算、多輪推理等技術特點,以及其對NVIDIA在AI訓練、推理市場的影響,並探討NVIDIA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本文分享了我在8月提出的下跌逆勢加碼計畫的執行過程與成果。計畫基於基本估值及市場波動,透過合理的本益比及回調幅度進行佈局,最終成功在10月11日兌現獲利。文中詳細闡述了買入及賣出的策略,交易檢討,並提出未來修正計畫的建議,旨在提供讀者實戰經驗與參考。
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而我們看過去5年0050跟正2的走勢就知道0050正2確實呈現大盤2倍的走勢,但並非所有國家的指數都是長期向上且正2指數是賺錢的
投資到底要選擇臺積電還是0050指數的不同觀點。從教主與教授的辯論開始發現大家都很疑惑,本文分析了這兩者的表現、優缺點及指數化投資的概念。投資策略並無絕對正確之道,每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研究和風險承受能力作出選擇。透過探討倖存者偏差與後見之明偏誤,提供讀者有關長期持有個股與指數投資的深度見解。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本文探討2025年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對臺灣科技產業的影響,分析半導體、電子代工及其他科技產業(光電、網通、AI、電動車)的衝擊與轉機。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臺灣廠商藉由轉單效應、產能多元佈局,以及與美國合作等策略,在美中科技對抗中取得關鍵地位,但也面臨成本提升和地緣風險的挑戰。
DeepSeek的技術創新如何影響NVIDIA的GPU需求、技術發展方向、市場競爭地位以及財務狀況。本文分析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高效能運算、多輪推理等技術特點,以及其對NVIDIA在AI訓練、推理市場的影響,並探討NVIDIA如何應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本文分享了我在8月提出的下跌逆勢加碼計畫的執行過程與成果。計畫基於基本估值及市場波動,透過合理的本益比及回調幅度進行佈局,最終成功在10月11日兌現獲利。文中詳細闡述了買入及賣出的策略,交易檢討,並提出未來修正計畫的建議,旨在提供讀者實戰經驗與參考。
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而我們看過去5年0050跟正2的走勢就知道0050正2確實呈現大盤2倍的走勢,但並非所有國家的指數都是長期向上且正2指數是賺錢的
投資到底要選擇臺積電還是0050指數的不同觀點。從教主與教授的辯論開始發現大家都很疑惑,本文分析了這兩者的表現、優缺點及指數化投資的概念。投資策略並無絕對正確之道,每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研究和風險承受能力作出選擇。透過探討倖存者偏差與後見之明偏誤,提供讀者有關長期持有個股與指數投資的深度見解。
也許有些人不知道,股市並非反應過去,而是對「未來」的投注,因此很多「存股」書籍用過去的數據如ROE、股利來估算公司未來的表現,就是我們說的看後照鏡投資,投資之所以有趣是因為「未來」是不可知的,但已經發生之後我們又覺得就是這麼簡單,為何當初沒有勇敢執行呢? 承認客觀的無知(不確定性) 在康納曼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今年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日前正式發布了今年第一季 (微軟財務年度為 2024 Q3,實際期間為 2024 一到三月) 的最新財報,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本季微軟都繳出了打敗共識預期的表現,並創下歷史次高,季度新高的營收紀錄......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正式發表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都超越了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預期,但市場顯然有更高的期望 - 在宣布 Meta 將會拉高今後的資本支出,投資在 AI 相關的計畫後,Meta 的股價在財報後出現了一波下跌。究竟,本季 Meta 的財報,是否需要憂心呢?
Thumbnail
MSFT 在 FY3Q24 繳出亮眼成績,其中最讓市場關注的 Azure 成長率 YoY +31% (上季為 +27%),不僅超越 Sell Side 預期 (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市場預期) 的 +28.6%,更是超越大多數 Buy Side 預期的 +30%。
Thumbnail
實際業績正在反應微軟和Google對AI的投資正在取得回報,繼續加大他們對AI的胃口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近期市值突破三兆美元,並且再次超越蘋果登上世界最有價值公司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在外界高度期待下,正式發布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在這份最新的財報中,微軟無論是在營收或者是獲利上,都打敗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可以說是份非常良好的成績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微軟 Q2財報市場看到了什麼問題?Azure 雲端成長放緩是泡沫要爆了?你可能想得太多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今年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日前正式發布了今年第一季 (微軟財務年度為 2024 Q3,實際期間為 2024 一到三月) 的最新財報,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本季微軟都繳出了打敗共識預期的表現,並創下歷史次高,季度新高的營收紀錄......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正式發表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都超越了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預期,但市場顯然有更高的期望 - 在宣布 Meta 將會拉高今後的資本支出,投資在 AI 相關的計畫後,Meta 的股價在財報後出現了一波下跌。究竟,本季 Meta 的財報,是否需要憂心呢?
Thumbnail
MSFT 在 FY3Q24 繳出亮眼成績,其中最讓市場關注的 Azure 成長率 YoY +31% (上季為 +27%),不僅超越 Sell Side 預期 (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市場預期) 的 +28.6%,更是超越大多數 Buy Side 預期的 +30%。
Thumbnail
實際業績正在反應微軟和Google對AI的投資正在取得回報,繼續加大他們對AI的胃口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近期市值突破三兆美元,並且再次超越蘋果登上世界最有價值公司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在外界高度期待下,正式發布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在這份最新的財報中,微軟無論是在營收或者是獲利上,都打敗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可以說是份非常良好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