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寂寞的獵人,無家可歸,孤獨的放逐在荒野中。時而吹吹口哨,然而也只有風聲回應我。正因為如此,我們渴求人們。正因為如此,我們苦苦追求人與人之間的溫存。
《寂寞獵人》是宮部美幸在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連載的短篇小說集,距今三十年前,宮部美幸察覺高度運轉的現代都市下,人們脫離家族與家庭的群體生活,卻成為被工作與生活所隔絕的個體,寂寞的人們啊,渴望被關懷與理解的人們啊,她該如何透過擅長的關懷溫情,照料撫慰每一個在都市裡奮力生存的讀者呢?
宮部美幸搭建了一個舊時代的舞台,昭和頑固老爹搭配純真無邪高中男孩,爺孫經營一間承載舊時人情義理的二手書店,以書為引,一一解開疏離社會之謎,而也在一篇篇故事裡,陪伴目送著即將踏入這個時代的新世代,希冀他們能夠更洞悉世事的長大成人。
這些讀者,不論是透過書店躲匿不幸、尋找寄託、遺留線索,還是透過書本傳遞訊息、獲得新生、甚至重啟,形形色色讀者的命運轉運站,都在書店裡得到反轉的生機。
六篇小說裡,都有藏書的線索,幫助讀者解開生命的謎團,甚至言外之意。宮部美幸特別詳細描述的書中書,像是岩老爹閱讀完《吹牛喇叭》驚覺這不是寫給兒童的童書,反而是意味深長的成人寓言,鼓吹任何意識形態的煽動者,都是偽善的大說謊家,而如今安然無恙悠哉度日,現實世界裡不知凡幾的惡,讓他審慎思考真正的犯人是誰;久永由紀子讀《紅鬍子怪醫診療譚》發覺每個故事都是無可奈何的哀傷沉痛,特別是最後一篇〈冰塊下的幼苗〉沉痛地訴說女性身不由己受到父權社會所擺布的舊時女性困境,而點醒了身處現代社會的她,可以選擇更獨立自由的人生,何必渾渾噩噩的追隨舊時代的價值觀而否定自己。
世間所有的書都是工具書,用來幫助讀者尋找生命答案,好的作者讓你通體舒暢,不好的作者讓你在自身的苦海裡不得翻身。宮部美幸也透過兩本虛構的小說,同情那些人生翻車的讀者,像是《揮旗叔叔的日記》明明寫下的是他自身平凡無奇的日常,卻成為他人生命汙點的證據;《寂寞獵人》明明寫下的是懸而未解的命案,連作者本人都無法參透無差別殺人的意義,卻成為有心人惡意操縱的假託聖典。
岩老爹的二手書店,也為讀者做了分門別類,特別是年代久遠、賣相不佳卻別具意義的專區,或者是特別放在櫃檯旁邊的「閉架區」,不是書籍多珍貴,而是要慎選讀者的書,例如包含毒品資料、刀械彈藥、殺人與犯罪等相關主題的書籍,都在老爹收在閉架區:
人類有自由閱讀的權利,岩老爹完全同意這個說法。然而在這龐大的書籍量中,他認為有管制比什麼都不做好。
極度不妥的頑固與雞婆性格,大概要在這個時代銷聲匿跡了,在社群瘋傳的「過年最討厭被問到的十句話」、「最討厭長輩的十句口頭禪」等勿擾文化走向極端,便是不聞不問的疏離日常,網路上的人物還比隔壁鄰居更相熟,這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日常,一點也不值得再說上,不合時宜的熱情變成困擾,內向是種天賦成為顯學,人人都不在社交,口說表達能力反而成為需要付錢上課的失傳技能。
寂寞啊,三十年後的現在,依舊寂寞,人人都在一個屋簷下、甚至一個餐桌下各自窩居社群媒體,不發一語的,社交著。
書店也即將要失傳的現在啊,還有什麼場所能夠為這些寂寞的人寫下寄託呢,連宮部美幸也會如此煩惱吧。
附帶一提,經典回歸版的封面畫得好美,窩居在城市角落的三坪大書店,靜靜在人來人往之中閃現微光。
宮部美幸 |獨步文化|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