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是我的第五本書,這本書在整理時因為科技的進步讓我嘗試了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嘗試用社會工作相關的理論來分析書中的文章,而會有這樣的想法並非偶然,更非近來才有的想法,其實早在約10年前就有了這個念頭,因為當時有位朋友一時興起,分析了我當時寫的幾篇文章,讓我驚艷不已!同時也發現這樣的分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不僅對於社會工作者有很大的啟示與幫忙,淺顯易懂的內容就連一般社會大眾也可以更了解社會工作,這不正是推廣社會工作讓更多人理解最佳的方式嗎?因此這個念頭一直放在心中。
無奈因為理論分析自己並不擅長,擅長的朋友不僅很少且都無法幫忙,因此直到<光影>一書的整理時才藉由科技試著來分析看看,雖然工作並不是非常成熟,但已經讓我感受到他帶來的好處與幫助,希望能藉著這本書讓更多人更輕易的理解社會工作。
文章分析-02負擔-對偏鄉學童的負擔真的能夠成為留在偏鄉的主因嗎?
優勢觀點 (Strengths Perspective)
文章探討了對偏鄉學童的負擔是否能成為留在偏鄉的主要動力,這適合用優勢觀點來進行分析。優勢觀點強調發掘並利用個體及社群中的正面資源和潛力,以達成積極的改變。在多次面試應徵者的過程中,督導發現許多人表達對偏鄉學童有「負擔」和「情感」,但在實際面對偏鄉艱苦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時,卻無法堅持下去。然而,正是在這種現實挑戰中,督導逐漸強調了另一種更加務實和有效的「負擔」概念。
一開始,督導自己並沒有特別偉大的理想或抱負,只是單純為了養家糊口,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督導慢慢發掘自己的潛能和對偏鄉工作的貢獻,並且在幫助學童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這種過程其實就是優勢觀點的應用:督導並非一開始就抱持偉大的理想,而是在投入工作後,發現了自己的強項和能夠帶來的改變,於是進一步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熱情。這正說明了一個人只要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支持,就能逐步發揮自己的潛力,並在過程中成長。
此外,在後來面試應徵者時,督導更注重的是他們是否能務實地解決問題並且做好手邊的工作,而不是僅僅依靠「負擔」或「情感」來維持熱情。這也是運用優勢觀點的實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發揮的潛力,而作為督導,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些潛力,並利用適當的資源去支持他們發揮這些潛力。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務實的能力,是基於相信每個應徵者都有可以被發掘的強項,而這些強項將是偏鄉教育工作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
總之,這篇文章運用了優勢觀點來強調,真正能夠對偏鄉學童做出貢獻的,不一定是那些一開始就有理想和負擔的人,而是那些在面對挑戰時,能夠找到自己力量並持續做出貢獻的人。這種觀點鼓勵社工人員在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時候,注重發掘內在的優勢和資源,以克服困難並實現改變。
看完分析,有沒有對文章內容更好奇,如果有,買一本<光影-走在堅持與希望交織的社工路>來看看吧!
<光影--走在堅持與希望交織的社工路>訂購免運費,每本新台幣400元。
訂購網址: https://reurl.cc/xpjd6b